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汉代人如何说汉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09:22 光明日报

  王乾荣

  虽说“汉语”之“汉”有汉族的意思,而我们的民族之所以称为“汉族”,也与汉朝不无关系,但是从文献看,被后世命名为“汉语”的这种语言,却有四千年历史了,比汉朝距今时间长得多。我们和我们的祖先都说汉语(也即汉话),但是各朝各代的人所说却有不同。作为历史剧的《汉武大帝》中的角色,应该如何说汉话?

  有人说,剧中人应该“在确保观众能够看懂、不影响对剧情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汉代的语言特点。”(见1月17日《新京报》)这怎么“可能”呢?当然今人谁也没有亲耳听过汉代人说话,但是据语言史家研究,其时人们的话语,与当今差别甚大,如果剧中人说话“尽可能保留汉代的语言特点”,那么除了研究古汉语音韵的专家,就没有人能够听懂了,又何谈“理解剧情”?所以你这个历史剧的语言,只能保留汉代少量的书面语或口头“说法”,如“诺”、“寡人”等等,大量的,还须用现代汉语。

  而《汉武大帝》导演则说:“我们根本不介意后代的语言由前人代用,因为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毕竟并不是真的汉代人。”(同上)这“根本”,又走到另一极端,太绝对了吧?用现在的话表现历史剧,这是没有办法之事,但也应有一个限度,即由“后代”的具体人物、新事物或新事件而生出的一些特别的词或说法,你不能在“前代”使用。比如现在说“是”,汉代说“诺”,两者在剧中都不妨用之,无非是前者雅驯一些,后者平实一些而已;但若你令剧中人满嘴“国企改革”或“重视三农问题”,那就是戏说了。你不能因为他“不是真的汉代人”,就让他胡说,因为他说的毕竟是汉代之事。导演还说:“什么话有力,就讲什么。怎么讲能打动人,就怎么去讲。”(同上)还是绝对得很。“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谁怕谁?为了保卫红色革命政权,为了打倒匈奴,冲啊!”您看这话够不够“有力”?那就请卫青或李广讲一个试试。

  茅盾先生在《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一书中,说马致远在《汉宫秋》一剧里让汉元帝对王昭君说“封你为明妃”,是“犯了时代错误”,因为“明妃”是晋朝以后人们对昭君的称呼(避司马昭讳,以“明”代“昭”)。而曹禺的《卧薪尝胆》是说春秋时代的事,却出现了后世才发生的与楚汉争霸相关的成语“四面楚歌”等等。茅盾说这类错误模糊了历史面目,让人感受不到历史氛围,所以“看上去最为别扭”。《汉武大帝》作者既然宣称其作品为“历史正剧”,遵循的是“史书记载”,则剧中至少不该让明朝顾炎武先生的警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前一千多年问世吧——哪怕它再“能打动人”呢。不过,你倒是可以把这句话说成“咱老百姓都应该为国家尽到责任”,尽管可能没有体现“汉代语言的特点”,想来老百姓还是可以接受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