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北京宜居城市建设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10:54 新华网

  1月12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一2020年)》获得原则通过。该规划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1月23日,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向人们充分体现了北京市政府在实现上述四大目标上的努力。

  “《政府工作报告》很务实,尤其是在改善城市居住和生活环境方面要办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看了很振奋。北京城将会变得越来越适宜居住和生活。”—位市民给本刊打来电话说。

  目前,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进行的一项名为“宜居北京”的调查显示,住区环境、交通、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是现阶段市民关注的焦点。专家表示,北京城距离宜居域市的目标还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走。

  北京大学教授董黎明认为,一座城市要建设成宜居城市,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市政、生活配套设施要齐备。尤其是公共交通要完备,要利于人们出行;最后,还应该包括社会环境因素,比如治安环境、人文环境、就业等。

  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在政府2005年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涉及了建设宜居城市的方方面面。

  在生态环境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63%”,这比2004年的天数又增加了0.5个百分点;“积极推进公园绿地和园林景观道路等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尤其引人注目的一个目标是,“城八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而2004年的数字是41.8%。在城市环境方面,“今年重点整治三环路以内以及奥运场馆周边69个城中村”,“完成40公里城市河段治理任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栗德祥认为:“从城市生态角度看,自然环境起主导作用的环境才是宜居环境,但同时也要满足舒适、健康、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栗德祥说,建设宜居的城市环境包括三个层次——宜居的室内、室外环境和宜居的城市环境。他说:“--+城市自然生态方面最重要的是构建城市生态安全网络。同时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三废的资源化,这也是环保的最高理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方面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的目标,不仅仅针对土地、水资源,还针对目前建筑能源耗费大的现实,强调要“严格执行新的建筑节能标准,制定节约型居住区指标并展开试点工作”。

  在市政、生活配套方面,今年的大手笔也将频出。在交通方面.“加快建设4条轨道交通线路,新建机场北线等高速公路,建设莲花池西路、通惠河北路等城市快速路,以及朝阳路等城市主干路。继续改善城市道路微循环系统,推进回龙观等8个重点地区的道路及公共客运系统建设,做好五环路内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工作,完成南中轴路大容量快速公交建设。”在用气、供暖方面.“重点抓好陕京天然气二线市内配套工程、公主坟和车公庄地区热力管网西延工程,发展天然气用户12万户、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等。

  对于许多市民关心的影响交通和环境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城区小商品批发市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逐步被调整出市中心区”。相反,针对目前北京普遍存在的郊区新建楼盘基础设施不足、普遍缺乏生活配套的现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进入郊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于郊区商业设施,要“加快连锁超市、便民店向郊区和新建社区延伸,鼓励和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

  宜居城市的建设除了包括上述“硬件”,还包括诸多软环境方面的内容,如人文环境、就业等。大至古城文化历史的保护,报告提出,要“听取专家意见,保护古都风貌”.“稳步推进6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试点项目”;小至一个社区最易引发纠纷的物业管理,报告也提出,要“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探索正确协调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单位的有效措施”。

  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富剑萍说,《政府工作报告》对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城市的努力,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实践和运用。董黎明认为,宜居城市理应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只有把北京建设成为适宜居住和生活的城市,其它方面的职能才能更好地得到履行。(文/杨昱)(来源:参考消息)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