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四个农民家庭的年终“增收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03:48 济南日报

  本报记者 庄云锋

  去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如今2005年春节将至,忙活了一年的农民开始盘算自家的“小账”,估摸着这一年挣了多少钱。

  “俺家里有好几个小本本,都是记账用的。你问种地能挣多少钱,俺把账本拿给你看看就知道了。”——商河县殷巷镇火把孙村村民孙方瑞

  孙方瑞今年65岁,家里5口人:儿子、儿媳、两个孙子。大孙子在天津打工,小孙子正读高中,儿子和儿媳在家里帮老孙头种地。

  “老孙头能种地”,这是远近出了名的。他家共有11.55亩地:粮田5亩,棉花地5.5亩,1亩地种蒜;其中3.6亩是承包地。

  别看老孙头轻描淡写地说着自家田地的分配模式,这里头还有不少“道道儿”:棉花地里套种了两亩西瓜;1亩蒜地麦收时节收获大蒜,接着种大葱,中秋节前后卖葱,接着种上小麦;5亩粮田里小麦和玉米轮番“上马”,一年下来麦子能收2500公斤,玉米全都喂了牲畜。

  说起养牲畜,老孙头一脸得意。2004年初,他买了6头猪仔,到了4月每头都长到100多公斤,卖了4头收入2800元;8月份剩下的两头母猪各生了两窝猪仔,一共有20多头,卖了7000多元。还有12只山羊,卖了9只,又挣了1700元。这一年下来,老孙头家里的“小本本”上记了个满满当当:棉花亩产250公斤,4.44元/公斤,5.5亩棉花共收益6000元;大蒜收了3万头,每头0.03元,卖了900元;蒜薹收了350公斤,卖了600元;大葱收了2500公斤,卖了1000多元;两亩西瓜共收获6500公斤,置换了1750公斤小麦,收益3000元;5亩粮田收获小麦2500公斤,自家吃了750公斤,剩下的又收益2800元。加上养牲畜的收益,全年“小本本”上的收益额达到25800元;再加上大孙子的打工收益,全家一年收益3.3万多元。去掉农业税、土地承包费、化肥饲料等成本约7000元,纯收入2.6万余元。

  “‘养马当差、纳粮办草’的日子没了,现在俺村里的人都抢着种地,再也看不到粮田里长着尺把高的草没人管的事儿了。”——章丘市宁家埠镇袁辛村农民王兆敬

  2004年给王兆敬最大的感触是:农业税、民兵训练费、治保联防费……全都不用交了,“政府没给老百姓要一分钱,还给俺钱。”粮食直补13元/人,钱不在多少,关键是农民的心气儿顺畅多了。

  老王家里3口人,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济南工作,妻子帮老王种着4.5亩地,其中3.5亩种小麦,间种大葱;1亩种玉米。去年冬葱卖了8000公斤,收益6000元;小麦收获1500公斤,卖了1000公斤,收益1600元;玉米收了700公斤,卖了700元。等春葱下来,老王估计还能收获6000公斤,收入4000多元。核算一下,这一年老王从地里能拿到1.2万多元的收益。

  老王还干了个代收大葱的活儿。河南洛阳的葱贩子从老王手里运走100万公斤大葱,1公斤大葱给老王2分钱的劳务费,仅这一项老王每年能再收益1万多元。

  去年老王拿出2.5万元把自家的五六间房子装修了一番,吊了吊屋顶,铺了铺地面,内墙上刮了刮瓷……心里亮堂多了。其实老王心里“亮堂”不是因为房子漂亮了,关键是去年除了种地、日常生活等必要的开支外,没有向外拿一分钱。2003年450公斤小麦的“公粮提留”没有再缴,还有一些交了多年的费税也没有再拿。算了算,去年家里每人省下了130元。

  “种地、养孩儿都是俺老两口的事儿,要不是村里的支持,光浇地这活儿也得折腾儿子从北京赶回来几趟。”——商河县殷巷镇火把孙村村民孙方新

  与同村的老孙头相比,今年63岁的孙方新小日子过得也不赖。守着9.8亩地,浇着“省心水”,孙方新笑得合不拢嘴。

  这个“省心水”可是名副其实。

  孙方新家9口人,两个儿子、两个媳妇和三个孙子。两个儿子在北京打工,两个儿媳也都前去“助阵”,家里只剩下老两口照看着孙子。老两口身体还硬实,下地干活不成问题,但给地浇水却不是件容易事。拖着水泵、水管费劲不说,还因为机井不够多,有时浇不上水,这下可难坏了孙方新。

  为难的不只孙方新一家,这个623人的村子里,有150多人外出打工,壮劳力不在家,“留守者”都为此犯愁。村里没有坐视不管,而是推出了“统一浇地、专人管理”的办法:打下8眼机井,扯上几条电路,轮流浇地,有序进行。这下好了,孙方新平时不再管浇地的事儿,轮到自家时就到地里看看,不仅9亩多地四五天就能喝个饱,还省下了买水泵的几千元钱。关键是儿子儿媳不用牵挂着浇地的事,可以安心在外打工挣钱了。用孙方新的话说,这个“省心水”浇没了后顾之忧、浇出了旱涝保收。

  “现在得琢磨着怎么吃得更好、穿得更好。今年俺想先买上10头小猪仔,养猪村里不但给集中管理,还发补助哩。”——章丘市文祖镇文祖北村村民崔方国

  和孙方新的“省心”比起来,崔方国今年想着“琢磨点事儿”。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位于山区的文祖镇都是旱地,虽然种地的收获让全家人吃饭不成问题,但再加上孩子读高中的开支,就让老崔感觉有点吃力了。他开始寻思着今年加入村里的养殖规划区,搞牲畜饲养挣点钱。

  这个养殖规划区建在山上,有猪圈、牛棚、鸡舍,通水通电,防疫工作也做得滴水不漏,还有专人指导科学养殖,这一切不用农民出一分钱。不仅如此,加入养殖规划区后,养一头牛政府补助500元,养一头猪政府补助50元。老崔心动了,给村里交上了一份申请,准备今年买上10只猪仔,痛痛快快地大干一场。

  “政府支持,政策落实,一切按文件办事,来年肯定更是个增收年哩。”老崔的眼睛一亮……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