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圳:残疾人就业顺利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05:34 人民网-人民日报

  胡谋 范勤学

  1月18日,深圳第四个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挂牌成立。为帮助残疾人走出“就业即失业”怪圈,深圳试图在“社会力量介入,定点培训、定点就业、集中管理”上走出一段新路。

  自身缺技能、社会缺配合

  残疾人就业存在诸多难点

  高玉媚,二级视力残疾,23岁的她即使透过2200度的超厚镜片视野依然模糊。凭着中专财会文凭,经残联多次职业推介,一年中她先后到几家工厂做过出纳、文员等工作。屡次被“炒鱿鱼”,高玉媚很心酸。短暂的工作带给她短暂的欢乐,接着就是长久的伤痛。

  和高玉媚有着相同就业经历的残疾人,在深圳有很多,全国更多。每年,随着各地残联部门专场招聘会的举行,残疾人就业率一度迅速攀升,但不久就下降。这个就业统计的抛物线与残疾人“就业—下岗—再就业—再下岗”的怪圈正好是重合的。据深圳残联统计: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大致需要经过残联部门5次以上的职业介绍以及15次以上的就业跟踪服务,才能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

  业内人士分析,造成残疾人不稳定就业的因素有多种:一是残疾人受身体条件等的限制,选择范围窄小;二是很多企业缺乏无障碍环境与设施,对残疾人就业持消极甚至歧视态度,挫伤了残疾人就业积极性;三是残疾人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渠道不畅。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地方建有专门的残疾人人力资源市场,残疾人就业还是由政府安排。这种单方面的就业安置形式,因用人单位和残疾人双方对各自情况不尽了解,极易造成残疾人就业“短期行为”。

  港资、民企等社会力量介入

  建立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

  为帮深圳近4万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者找到稳定岗位,深圳残联工作人员形成新思路:建设一批集残疾人培训、就业、管理于一体的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既方便残疾人学习、掌握技能,也能避免因双方不了解而导致残疾人就业即失业的“短期行为”。

  1月18日,深圳市泰康制药有限公司成立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经集体培训试用,21位残疾人成为员工,与其他职工同吃、同住、同工、同酬。董事长陈文彬慈祥地称他们为“孩子”。

  据介绍,从2004年4月开始,深圳已建起4家残疾人就业基地,以港资和民营企业为主。为残疾人安置的岗位主要有中式面点师、西式糕点师、包装工等。这种基地不是社会福利企业,也不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只是一种扶持、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社会行为。

  8个多月的实践表明: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提高了残疾人就业的稳定性。这种残疾人就业社会化的新模式得到中国残联理事长汤小泉、广东省残联理事长郭德勤的肯定。

  专家谈根本之道

  在于全社会共同努力

  深圳残联将残疾人集中就业模式在全市推广,将通过政府扶持或吸收社会资源,发展各类庇护工场(农场)、简易手工操作的实体或企业,以及各类“就业—培训—生活服务”一体化的残疾人集中就业与培训基地。

  不少专家学者对此现象颇为关注。他们认为,残疾人就业是项长期社会任务,仅靠企业家慈善行为是不够的,政府扶持、激发企业参与是保证该模式能成功推广的前提。但专家也有担忧:安排残疾人就业,不单为改变其生活状况,更重在让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生存品质。有专家认为: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在给残疾人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存在弊端——缩小了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范围。解决残疾人就业的根本出路期待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和努力。

  《人民日报》 (2005年02月01日 第五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