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纪念没有句号(记者手记)(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05:48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新华社记者 邵进摄 本报驻波兰记者 金钊 连日来席卷欧洲的大雪,使通往波兰古都克拉科夫东部小城奥斯维辛的道路通行变得非常困难,但是参加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仪式的5000多人还是早早地来到了集中营前的广场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说,2005年1月27日这天的天气像60年前一样,同样是寒冷的冬季、同样下着雪。波兰当地时间下午3时,纪念仪式正式开始,随即响起了火车的汽笛声。60年前,这汽笛声对100多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来说,曾是不祥的死亡之号。而60年后的这一天,在通往昔日死亡集中营大门的铁轨上摆满了烛火,以抚慰惨死在这里的百多万冤魂。 在5000多名纪念仪式的参加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几百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或者穿着当年在集中营的囚服、或者手里拿着照片和集中营的编号。编号上没有姓名,一个编号就代表着一个生命。看着60年前已经略显模糊的照片,这段历史仿佛离我们很远,站在幸存者身边,60年前的奥斯维辛与我们又是如此的接近。 奥斯维辛在很多语言中是死亡、痛苦、毁灭的代名词,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没有墓碑的坟墓。在这片方圆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纳粹德国屠杀了100多万人,其中90%是犹太人,牺牲者中还有吉普赛人以及当时纳粹德国在欧洲二十几个占领区和国家的公民。直到今天,集中营内死亡的具体人数仍无法统计清楚。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只找到了7000多名奄奄一息的幸存者。 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纳粹屠杀和暴行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无法愈合的伤疤。1945年二战的结束,对奥斯维辛和近2000个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和他们的后人来说并不是梦魇的终结,他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创痛永远不可医治。纪念仪式的中间出现了一个意外,在以色列总统卡察夫讲演结束时,一名跟随着他的年逾八旬的老妇人走上了讲坛。她的出现是在组织者安排之外,这位当年被抓时只有17岁的幸存者挽起袖子露出前臂上的号码,她激动地用波兰语呼喊道:“他们拿掉了我的名字,给了我这个号码。我曾经什么都不是,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烧杀我的人民?”她的这段话没有翻译给在现场的44个国家的代表团成员听,但这个普通受难者的呼喊使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出席纪念仪式的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儿子,在纪念仪式当天早些时候,在克拉科夫一间剧院里举行的题为“让我的人民活下去”的论坛上,他深深地埋着头、双手捂着脸听完了电影银幕上放映的短片,在随后的讲话中,他说:“我希望我的同胞以及全世界的人与我一起分担这个痛苦,因为只有痛苦和纪念能够给我们力量和智慧。” 历史的记忆是人类所有记忆中最容易被遗忘的。这场骇人听闻的惨剧就发生在60年前,距今天并不遥远。今天,我们虽然还能听到幸存者的呼喊,但历史的真相已经开始渐渐模糊。在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一半的波兰人知道奥斯维辛的牺牲者多数是犹太人,而这个比例在所有欧洲国家中还是最高的,甚至有人认为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关押的是“恐怖分子”。在英、法、德、俄这些曾遭受纳粹暴行,牺牲最惨重的国家里,主要媒体都出现了“波兰集中营”这样简单的字样,替代了“纳粹在波兰的集中营”这样更确切的说法。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很多人惊呼,如果无知掩盖了历史的真相,人类离下一次悲剧就不远了。 在此次纪念仪式上发言的人都呼吁要让纳粹屠杀的记忆一代代传承下去,让历史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昔日的死亡集中营奥斯维辛现在是一座博物馆,是供人参观、进行历史教育的地方。60年来,人类从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究竟吸取了多少教训呢?今天,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悲剧是不会重演了,但奥斯维辛解放后,悲剧还在世界各地出现。 奥斯维辛的生还者今天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一位经历了这场浩劫的老人说,“10年、20年之后将不会有这么多的人亲口说,我看到了,我经历了。”这场隆重的纪念仪式过去以后,奥斯维辛这座小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整个世界也恢复了平静,但愿对奥斯维辛的纪念永远没有句号。 《人民日报》 (2005年02月01日 第十六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