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31日长春市下发通知加强流脑防治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08:32 新华网

  1月31日,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通知,加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防治工作。同时强调,对流脑疫情不报、漏报、误报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学校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通知》指出,冬春季是流脑的高发季节,儿童发病率较高。鉴于近期我国河北、安徽、江苏等地先后发生流脑局部流行,并出现死亡病例,为有效控制流脑疫情的发生、扩散与蔓延,市疾控中心要求高度重视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的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密切注意疫情动态,一旦发现可疑疫情,要按照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和程序及时上报。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及时派出专业人员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

  在流脑流行期间,对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要及时就地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日,一般不少于病后7日,以防止疫情扩散。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日。对公共场所,要做好通风换气、消毒处理工作。加强流脑监测工作,对中小学校的学生及托幼机构的儿童要进行带菌率调查和血清分型鉴定;对流脑患者要在菌血症期及时采集血清进行增菌培养和平板分离培养。及时了解长春地区监测时段内菌群变迁规律,为防止流脑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通知》要求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开展流脑疫苗免疫注射工作,提高流脑疫苗覆盖率,减少免疫空白。要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防止漏种和多次反复接种,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如出现流脑小暴发流行时,要对重点人群进行全面接种。因以往A群流脑疫苗接种所产生的免疫力不能抵御C群脑膜炎双球菌的感染,考虑到安徽省已经出现C群流脑疫情,故推荐接种A+C双价多糖菌苗。另据了解,2月1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通两部咨询电话,市民如想咨询流脑相关知识和打疫苗的事宜,可打电话:4692150、2738929。(陈伟萍记者张寒梅)

  

  何为流脑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主要症状为,感染后初为低热、咽痛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体温升高、畏寒、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大小不一的皮疹。病情严重时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怕光、狂躁、颈后疼痛、颈项强直等症状。7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3月—4月份。

  

  接种疫苗切忌盲目

  市疾控中心计免科科长刘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1岁至6岁的孩子,国家实行计划内流脑免疫疫苗接种,即孩子们已经按程序(上学前共计接种4针)接种了流脑疫苗。这些孩子接种的是A群疫苗,目前我省尚无C群流脑,所以说孩子们的免疫足够了。7岁以上的孩子,国家无计划免疫,因此可以考虑接种流脑疫苗。打一次疫苗,有效期是3年。目前,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的流脑疫苗是A+ C 双价多糖菌苗,价格为19元。此外,市民到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可接种流脑疫苗。

  同时,刘佳提醒市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人;有高热惊厥史的人;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尤其是脏器功能不全的人;有精神系统疾病和精神病的人;有过敏史的,如发烧或正处于疾病急性期的人,不宜接种疫苗。

  

  其他省份流脑疫情

  2004年12月20日至2005年1月28日,除在南京死亡的3名安徽病人外,安徽省已有5人因患流脑死亡、7人隔离,其他49人治愈。这61个“新型C群流行性脑膜炎”病例,涉及该省17个城市中的11个城市。在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1月30日发布的通告中,该省北部出现了6例流脑病例,另有一例疑似。

  此外,广州发生一例零星散发流脑病例,未发现大规模相互传染的疫情。经查,近期在安徽发生流脑疫情属于C群流脑,系C群脑膜炎双球菌传播所致,这一群种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报告的菌群。与过去常见的A群流脑相比,C群流脑具有易传播、隐性感染比例高、起病急、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常表现为暴发型,病人可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

  C群流脑感染者以高热为首发症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皮肤瘀斑、瘀点,颈部强直、喷射性呕吐等。冬春季节是此病的高发期,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3月至4月。(来源:长春晚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