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海南民间为何对从未踏上琼岛的马伏波崇敬有加,历千年而不废?马援:平定岭南深孚人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09:31 海南日报

  海南岛民间广泛流传着马伏波的故事,东方、昌江、儋州一带甚至还有马伏波的“遗迹”如白马井、白马涌泉、伏波将军庙、伏波井之类,还有为纪念马伏波而举行的祭祀活动等,可谓影响深远。

  然而,历史研究并不拊循民间感情,学者们的结论是:当年马伏波南征并没有登陆海南岛,他的军队自合浦往西,“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与叛军战于交趾麊泠县一带(今越南北境)。既然马伏波未曾到过海南,则传说中他的坐骑“跑沙得泉”的故事就只能是“民间话语”了,而且关于这一传说,海南的地方志书也一直以“存疑”的态度置之。如《儋县志·古迹》条说,“马井涌泉”旧说为马伏波将军乘白马跑沙得泉,因为井;又说,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派辛、傅、李、赵四将部兵来此,适渴,白马嘶啖,跑沙得泉。

  既然如此,海南民间为何对马伏波崇敬有加,历千年而不废?且让我们看一看这位伏波将军马援。

  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其先祖并不姓马而姓赵。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赵奢是其先祖。赵奢因战功封“马服君”,其后人即以“马”为姓。马援自小即有大志。少年时,其兄送他从颍川满昌学《齐诗》,他不耐烦这些章句之学,请往边郡从事耕牧,至“有马牛羊数千头,谷数万斛”,年纪轻轻便成富甲一方的豪强。然而他认为财富这东西,贵在能广施赈济,不然便成可笑的守财奴。于是他散财聚贤,广蓄宾客。曾在宾客与部下之间留下“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马革裹尸还”等豪言壮语,千古传诵。

  马援一生征战无数,击匈奴、平叛乱,屡立战功,封“新息侯”,位如九卿,但却十分谦逊,处事小心,诫勉子弟不可恃势傲物,慎言人过失。直至他62岁那年,还自告奋勇,领兵征五溪蛮。后因决策失误,被困瘴地而死。尽管马援老当益壮,为国捐躯,而且为人侠义慷慨,品德高尚,又是功高位显,熟谙军事的良将,但他死后,仍不免遭受诬陷。原来他在岭南平乱时,为祛湿瘴,轻身健体,经常饵食薏苡。南方薏苡实大粒圆,形似珍珠,马援欲取作种子,令军士载了一车回北方。此事却让朝中忌妒他的贵戚借机诬陷,说他从南方带回来的都是“明珠文犀”,犯“欺君之罪”。这就是成语“明珠薏苡”、“薏苡兴谤”的出典。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马援这等立大志,干大事,为国为民甘当重任的英雄,更同情那些品德高尚公而忘私却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仁人志士,因此马伏波的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有广泛的流传。然而海南人民对马伏波的长久纪念原因还不止这些。自西汉在海南建立珠崖、儋耳郡后,由于地方官吏的贪酷暴戾,激起民愤,所以常有叛乱发生。至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朝廷听从贾捐之等的建议,基本放弃了珠崖、儋耳郡。从此直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3年)马伏波平定岭南止,前后八十多年间,广大人民群众又回复到豪强割据,黑恶势力横行的社会状态之中。马伏波将军平乱,勘定岭海深得人心,百姓奉为神明。尽管自此以后,海南地方是否真正有效地恢复了往日的行政建制与事务,历史上还有争论,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这就是马伏波将军的威望遏止了地方豪强侵渔百姓的罪行,其功业与道德人品深受敬仰,因而海南人民深切而永久地纪念他。

  作者:林冠群

  (来源:海南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