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曲靖市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12:47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网

  2003年,省委、省政府把曲靖市列为全省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试点地区之一,给曲靖市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带来新的机遇。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该市多渠道筹集资金,动工新建7所学校,改扩建26所学校,使全市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校生分别达到84232人和41686人;2004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生入学率达5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高考上线率达60.7%,比上年提高2.3%。更为可喜的是,农村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4年曲靖市少数民族考生上线率达55%,宣威市三中、四中、长征中学三所农村高完中的高考上线率分别达到73.6%、74.4%和83.3%。

  这些数据直观地体现了曲靖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数据的后面则显示了当地党政领导发展教育的远见卓识和科学运作。

  共识:发展的根本在教育

  2000年以来,曲靖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两基”后,就面临着教育结构不合理,大量初中毕业生升学无门的矛盾。2001年,全市7.8万初中毕业生有70%多无法继续升学。2002年,该市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分别为90.41%、46.31%、60%,明显呈“两头高、中间低”的“瓶颈”现象。“考高中比考大学难”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也影响着曲靖市“两基”成果的巩固。

  群众的呼声、经济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成为曲靖市各级党委、政府发展高中教育的直接动力。该市把教育发展作为为群众解决“八难”的首要问题来抓。启动全省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试点工作后,曲靖市各级党委、政府相继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四个调研组到省内外考察取经。市人大、政协多次深入各县(市)区和农村学校开展调研,为发展高中教育出计献策。曲靖各界对发展高中教育逐步形成共识: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型工业化城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脱贫致富,最根本的办法还是靠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动员政府和社会力量,下大力气抓高中教育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曲靖市在2004年投入教育资金10多亿元,带来了曲靖市9个县(市)区教育同步发展的好势头。

  统筹: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该市明确提出,政府仍然是高中教育尤其是农村高中教育的主体,要将高中教育发展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议事日程,增加投入并对农村高中加大扶持力度。

  扩大办学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曲靖市采取行政拨款与贷款相结合或政府贴息的方式,对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新建高中,市级财政按每校3000万元的投资额,分两期承担两年的银行贷款利息,市级安排给各县(市)区的城市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改扩建高中。同时,对除施工费、设计费和勘测费外的其他各项政策性收费,原则上予以免除,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一年来,市级财政已安排专项贴息经费1000万元,市县两级政府共投入改扩建、新建高中办学资金3.5亿元,其中,财政拨款0.98亿元,贷款及社会融资2.52亿元,政府有限的资金获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扩张效应。

  整合社会资源做大做强优质高中,政府的科学规划和组织实施,是曲靖市快速盘活资源的有力保障。麒麟区第一中学原占地面积46亩,拥有在校生3400多人,人多地窄、办学困难。与此相似的麒麟区六中周边还有三个企业,对办学造成了很大干扰。为满足群众对优质高中的需求,区政府把重新组建两所中学列入了重点建设工程,统筹对工程涉及的23家区属单位和463家住户进行搬迁。在救活三家企业的同时,使原麒麟区一中实现初高中分离,新建区一中占地面积翻了三倍多,在校学生达到5261人。依靠政府统筹,宣威市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如虎添翼,稳步实现扩容提质。该市拥有132万多人口,其中绝对贫困人口还有30万人。穷县办大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市委、市政府通过统筹制定、落实发展规划;统筹盘活资源、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统筹优化投资、政策环境;统筹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激活办学机制,使该市的高中教育扩容提质双向并举。2004年高中招收新生9291人,比上年净增2316人,高考上线人数达到5331人,连续10多年稳居曲靖市高考第一名。

  协调:多元驱动整体发展

  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协调发展,公办与民办教育互为补充,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曲靖市的教育改革做到了相得益彰。

  近年来,在全国中职教育滑坡的背景下,曲靖市的中职教育另有一番新天地。2004年该市8所中专、11所职技校新招生15874万余人,在校生总数达到41686人。当年,全市中职毕业生8615人,实现非农岗位就业6440人,就业率达75%,形成进口、出口双向畅通的可喜局面。曲靖市中等职教的兴旺发展,取决于该市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正确定位,以及把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放在同等位置协调发展的远见卓识。该市建立了“以市为主”的职教管理体制,从市到校层层成立职介部门,积极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面向市场整合优化职教资源,积极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使学生学有所用、适销对路。同时,加强科学宣传,改变社会上对职教的偏见,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方便学生灵活就学。为解决职教办学经费,从2004年开始,该市财政每年在原有职教和成人教育专款250万元的基础上,逐年增加经费,并从城市附加中安排20%用于职业教育。2004年,已投入340万元改善职校办学条件。

  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公办、民办教育互补发展。2004年,曲靖市制定出台措施,对新办普通民办高中,按公办高中同等条件和标准给予贴息补助;受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按照当地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给予财政补助;对自愿到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就业的教师,核给一定数量的公办教师编制,退休后享受公办教师待遇。去年,该市已为投资8000多万元的民办三元中学划拨了60个教师指标。师宗县为民办学校招收的150个教师全部由县财政承担费用。同时,该市鼓励公办名牌高中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行各校办民校,迅速做大做强优质高中。目前,由曲靖一中三元分校、师宗第三高级中学、曲靖石林育才学校等一批民办学校构成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已初步形成。

  编 后

  突破制约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要决策。曲靖市在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试点工作中,转变观念、大胆创新,通过政府主导、科学统筹、协调发展,使高中教育在增加容量、提高质量上均取得较大突破。曲靖的实践证明,突破高中教育发展“瓶颈”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资源、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普教与职教、近期与长远等诸多关系,这样的改革,才能最终达到办令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

  罗 霞(云南日报)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