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根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08:49 南方日报

  【热门话题】

  话题缘起 以马加爵事件为代表的高校暴力事件的频现,引发了人们对人文教育缺失的高度关注。当代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应更加强调人的精神建构、重视人文精神、注重人的综合素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怎样?如何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针对这些问题,在日前由《教育研究》杂志社、本报理论评论工作室、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文论坛”上,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我们特编发其中的精彩观点,供读者参考。

  通识教育与高职人才

  陈 智

  高职教育目标: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更强调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由于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在变化,不仅要求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求能应变、生存和发展。所以,应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进行再认识,它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并着眼于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必须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又要为其长远、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学做事同时学做人

  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所以人才培养模式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要素、学习形态、学校功能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人性因素在上升,态度、价值、道德、情感、文化、精神等逐渐成为个人、机构、社会乃至国家成败的关键因素。国际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的阶段后,已向品行取向阶段发展。根据我们的调查,企事业用人部门对人才的勤奋敬业、诚信、合作、开拓创新、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看得比单纯的专业业务素质更为重要。因此,当代教育应该强调人的精神建构、重视人文精神、注重人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同样不能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探索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达到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相结合的目的。通识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生活体验、环境熏陶等三个环节进行,使学生学会做人;专业教育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进行,使学生学会做事。

  通识教育三模块:课堂上教学、生活中体验、环境中熏陶

  我们所强调的通识教育,有两层涵义:一是既通又识。通即通晓、明白、高尚;识即见识深邃,目光远大。二是通识教育观念,即通过通识教育使一个人有国家、文化、历史、社会问题的知识;有哲学、文学、艺术的修养;有科学的基本知识及对其发展、方法、精神的了解;对事物有客观分析的习惯和审辨能力。

  通识教育通过课内理论课程、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三个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综合素质。形象地说,就是使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学、生活中体验、环境中熏陶”来提高自己的做人水平。

  通识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外国语言、体育、数学、政治理论和大学国文等通识必修课,经济与管理、人文与社科、科学与艺术等限选课程和人文、社会与科技等任选课程。通过通识教育理论课程,增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了解,使学生知识面得到扩充,视野得以开阔,能看到不同学科、课程及其知识的联系,从而形成学科知识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的相互迁移。

  生活体验包括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及生产实践、课余科技和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达到了解社会、扩展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责任感、树立品牌意识和法律观念的目的。

  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感染、熏陶着师生,使其内化为信念与情感。有人说大学是一个大“染缸”、“大熔炉”,甚至说是个“泡菜坛子”,说明大学的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教育和熏陶作用,这种环境是文化氛围、文化品位。

  作者系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

  推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

  顾明远

  职业技术教育是不是只进行技术教育,培养职业技能就可以了?要不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如何进行人文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科技高度发达时代尤其要提高人的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化素养,这是任何学校都需要加强的,特别是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尤其不能迷信技术。科学技术固然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同时带来了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浪费、道德的滑坡,因此,需要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的人文素养,以消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

  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其实,人文精神中也包涵着科学精神;在科学精神中也应包涵人文精神。人的素质包涵许多方面(生理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就人文素质来讲,我认为一个人要做到“四个正确对待”。一是正确对待自然。认识到人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类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也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二是正确对待社会。人是社会的一员,人对社会的发展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因此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三是正确对待他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他人一起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中,因此每一个人需要学会与人相处,要善于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即我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四是正确对待自己。这是最不容易做到但却是最重要的。许多学生有心理障碍,就因为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有的人遇到了挫折就气馁,就自暴自弃,甚至走上绝路;有的人不能正确对待荣誉,获得了荣誉、有了地位就忘乎所以,结果因此而犯错误。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四个正确对待”,就是一个高素质的人,高尚的人,学校中的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这“四个正确对待”。

  提倡技术中的人文精神,在技术服务中渗透对人的关怀

  职业技术院校要加强人文教育,怎样进行?可以从二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人文学科的教育。现在都在提倡通识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所谓通识教育,就是每个学生,不管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接受的那种教育。哈佛大学在1945年提出、1978年修订的普通教育方案,提出五个领域,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博耶在他的《美国的大学教育》中提出七个领域,综合起来即:语文、文化艺术、历史、哲学、伦理、自然、自我认识等。职业技术院校中也需要加强通识教育。但是因为职业技术院校的学制较短,就不能更多地设立通识教育的课程,只能抓住其中一些核心领域,如语言文化、历史、伦理等领域开设一些精要的课程。

  二是在专业教育中,也即在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科学教育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特别是80年代以后,其理念有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科学教育重点是传授科学知识,80年代以后提出科学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学生认识科学、认识科学的本质、科学的价值观。所以,8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了一门新的课程STS课程(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即让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美国有些专家甚至把STS课程称为新的公民课,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学习的。STS课程后来传遍了全世界。根据这个新理念,职业技术院校中的专业教育应该重视STS的理念,即让学生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克服技术至上的观点,提倡技术中的人文精神,懂得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在技术服务中要渗透对人的关怀。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

  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构建人文教育环境

  邬大光

  人文教育是在人文精神的观照下,以人文学科为基础所展开的教育。由于近代大学基本上都是在人文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人文学科孕育了近代大学,构成了高等教育的底蕴。

  在近代大学中,人文教育主要是在人文学科的范畴内进行,传统意义上的人文教育主要是以学科的方式存在,人文教育的这种学科化倾向是与经典的大学理念紧密相关的。著名的英国教育家纽曼,作为古典大学理念的杰出代表,在他的《大学的理念》一书中就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是国民企求真理的中心,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受这种传统大学理念主导,他强烈地呼吁:大学最好不要进行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在大学以外的机构进行。

  近代高等教育虽然是以排斥职业教育为基础的,但社会需求引发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高等教育不仅成为人文文化而且成为科技文化传承、传播、发展与创造的场所,这就为高等职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系统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关键是要以渗透的方式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和职业教育中

  科学的分化,促进了学科的分化。在大学内部,自然、社会、人文三大学科群逐渐形成,彼此间的分野越来越明显,而人文学科的独立性开始受到挑战。人文教育的学科化既促进了人文学科的发展,保持了人文学科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但同时由于技术学科的兴起,也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弱化,使它失去了在整个大学学科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化已成为近代大学发展中不争的事实。英国学者C·P斯诺在其影响广泛而深远的《两种文化》一书中指出:人文与科技的分裂导致了人格的分裂,也将导致文化的分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裂尚且如此,人文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分割更是明显。因此,探讨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就成为时代的必需。也正由于此,如何使人文教育突破学科的界限,以渗透的方式融进专业和职业教育之中,就成为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

  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需要人文教育。因为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一种相对独立的系统,且以行业和职业需求为主要价值取向。高等职业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历史和文化积淀不足,与综合大学相比人文环境较弱,以至于出现了人文教育的“盲点”。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但是,专门人才的内涵不仅在“专”而且在“人”上,在科技高度发达、智能化机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生产领域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培养一批批高级技术人才,也在于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而这种良好的公民素质就需要由专业以外的人文教育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首先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

  基于上述人文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不能沿着传统大学中人文教育学科化的思路和模式,即从人文学科建设开始,然后是设置相应的专业,再到课程开设,最后形成相应的校园文化这样一个由上至下的方式进行。可行而现实的选择是采取与上述链条相反的路径,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首先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构建人文教育的环境;其次,要开设相应的人文课程,形成人文教育的课程模块。这种人文教育模式的建立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来说,目前的难题不仅在于技术和师资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转变观念。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人文教育从传统大学的核心地位演变为整个现代高等教育的根基,它同时也应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根基。

  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全人教育: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根本

  冯增俊

  我国的高职教育要克服时代发展带来的各种内在危机,就必须致力于建构一个在技艺教育基础上依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要求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增强人文素养的现代高职教育模式。建构这一模式要坚持三个原则。

  坚持社会功效观推进高职教育人文发展

  首先,必须坚持高职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动力的社会功效观,依据教育服务于生产发展来推进科研和建构符合生产发展的新人文。高职教育中技术与人文融合必须在遵循现代高等教育规律、注重社会功效、为生产发展服务的实践中推进。这种融合不是放弃而是要加强高职的应用性、技艺性,进一步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推动现代化的一支主力军的作用,使高职教育能更好地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全面发展观是高职教育统合人文性的坐标

  推进高职教育中人文与科技的融合,既是社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进高教中各部分、各要素、各功能整合及协调的结果,是在推进高职教育更好地融入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过程中实现的。

  高职教育人文性的发展要在推进高职教育融入高教体系并发挥其作用的实践中实现。国际教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高职教育发展决定了这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能走多远。过去用传统的“人文性”大学的标准看高职,不懂得高职教育与现代经济的直接作用,它们实质起着一种酵化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并推向产业使之变为生产力,从而推动更高社会需要的中转站的作用。过去高职在高等教育中定位不清,弄不清研究型大学与技术性大学的互为依存关系,而仅仅作为简单的分工,使各种大学的作用无法发挥。我认为我们科技创新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比率较低,主要原因也是发展高职教育不够。

  中国高职教育的人文发展,也应当在致力于推进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相结合,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精英与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精英相互动,面向大众、为大众服务与发展精英教育目标相一致的人文教育体系中实现。这种高职的人文发展有助于高职教育发挥决定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的关键作用。因为从美国、日本等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可见,在一个国家高教大众化过程中,几乎都是从初期依靠传统大学为主开始,随着大众化的推进,其重点逐渐转向以高职教育为实施大众化任务的基本力量。

  培养出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新人

  随着生产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要求生产者在掌握高科技的同时也要具备越来越高的文化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在推进人文素养建设中,应当按服务社会的原则来重新阐释和设计人文内涵,定义全人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走出应试教育误区;与此同时,全面地整合人文与科学、科研与教学、学术与应用的内在联系,培养不仅精于某项技术且操作技能突出,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有思想、有精神、品德高尚、有科学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教育的作用是培养人,人的素质反映了教育的成败。中国高职教育能否培养出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新人,关键是能否创立起科技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教育文化,培养的人才能否真正在职业技能、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创业能力、人文修养等方面体现出从业素质的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文发展要参与推进技艺性教育、科技性与学术型教育融合的实践,其关键指标是在于培养出高素养、高技艺的一代和谐发展的新人。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道德人和知识人的统一

  朱小蔓

  人文教育与广义教育目的相一致

  人类对人文主义的追求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发展至今,人文主义有两个特征不能忽略:其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报告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思想,即今天的人文主义是“新人文主义”,它以科学的人道主义为标志。它是关心人以及人的福利的,它又是追求科学的,因为它的内容需要通过科学对人的认识领域作出不断的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其二是全球化进程。这一进程慢慢走向对全人类利益的维护,进而出现了全民教育运动、终身学习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等等。这两个时代性特征,应进入关于人文教育的思考背景中来。归结起来看,人文主义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不断作出新的诠释的。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天的人文教育应是与广义的教育目的相一致的。今天的人文主义已包容、已历经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整合。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其含义是“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教育对象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同时也就是对于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界说。

  我认为,这种人文教育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它已不再是古典人文主义时期对精英教育的意义,也不仅以古典教育的内容如古典音乐、语法、修辞、历史等学科作为内容的价值取向;第二,它是培养“完整的人”的;第三,它应致力于开发人的全部脑——不只是左脑、右脑或大脑。

  人完全可以在学知识的同时学道德,学道德的同时学知识

  就我正在进行的课题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学习研究来说,道德教育一定是建立在个体生活、个体生命之中的,是在个体生活中学到道德,在个体的全时空生活经历中学道德,而不是过于强调从成人、从教师、从权威自上而下的、有步骤有计划的道德教育。我想,高等职业教育的潜力在哪里?我认为,情感性的资源、情感性的价值、情感性的品质,是今后走向全民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类型的学校教育)最可宝贵的人力资源宝库。研究已经发现,脑发育得不好有多种原因,其中与缺少人道主义有很大关系,如若个体所处环境不太人道、不太平等,造成人的恐惧、过分紧张、不安全、没有依恋感,就会产生脑发育缺损,这种缺损不亚于营养不良所造成的伤害。我们呼吁人道主义,使个体的脑神经元及其网络的形成得到良好的、有方向性的发育。

  情感之外,长期以来知识过分分科化以及我们习惯认定的学术标准,限制了大量的人才。我同意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博耶关于学术的概念,但笼统地谈“学术”与“应用”还是有问题的,让人误以为搞理论的是高级人才,不能做学术的人才做应用,他们不是人才。这一顽固观念一定要改变。那些能够应用知识、综合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人,那些在逻辑和书面语言之外能用其它方式,如身体动觉、情感等表达才智的人,他们的脑是相当聪明的。看那些老百姓中的人才,就会使我们放弃原有的“精英”、“天才”的观念。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在所有中小学以及高等教育中,都存在着如何处理知识学习的问题、如何处理学知识与学道德的关系问题。我在研究道德发展与情感、与脑的关系中发现,其实人是完全可以在学知识的同时学道德、学道德的同时学知识的。道德的人和知识的人在健全的社会和健全的教育中是可以统一的,这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19世纪建立起来的那些学科标准使完整的人变成了支离破碎的人,很多没有自尊或自尊心受挫的人是因为过不了学校学习这一关而受到社会的歧视。这一问题也成为今天谈教育、谈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主题——知识和知识之间如何产生联系,如何在知识与知识的联系中学习,如何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中学习,在知识与人的联系中找到学习知识的意义、获得学习的能力。如果不能在学知识中找到知识与人的联系,学习就没有意义,因为与人没有联系的知识不能使人享受幸福和快乐。我正在做的研究是希望把学知识与学道德变成一个统一的过程。

  由浓厚兴趣带来的快乐体验是道德的起点

  我也主张学校教育根本是育人,学校教育是有明确的德育目标的。但我认为德育不是与智、体、美、劳诸育并列并相互分割的,德育是可以生长在“智体美劳”中的,是全时空的、内在性渗透的。今天的学校道德教育之所以不那么有效,与生活实际脱节,原因之一是没有把学习道德与学习知识变成一个整体。其实,在儿童的学习中,当他对某个目标感兴趣时,他即表现出浓厚的注意,这种浓厚兴趣带来的快乐体验和随之而来的受人的肯定、他的自尊自爱的感受,即可以成为道德的起点。我希望人文教育走进新时代,道德教育不再脱离个人的生命和生活感受;希望教育坚实地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以及每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上。个人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应当成为判断社会综合发展进步的一个指标;我希望我们的教育让所有的人都有幸福的体验。

  作者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教授、博导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