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春联岂能没有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08:55 宁夏日报

  眼下,农历新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不少商家和沿街的摊贩都开始叫卖春联。无论农村城市,许多人家也都在准备购置春联,这让笔者不禁想起8年前自己曾经上街卖春联的事情来。

  那时,笔者正逢当老师的第一个寒假,赶上春节将至,于是花钱买了纸笔墨,自编自写了一些对联,约着友人一起上街去卖。当时市面上卖的春联,大多是批发来的印刷体春联,几乎没有手写的,内容也都是些恭喜发财之类的话,且不大讲究对仗、韵律。为了卖春联,我和友人想了个招数,按照顾客要求现编现写。农民要种田方面的,我们就编个期望农民增收的对子;要养殖的,就势写个发“羊”财、奔小康的对子;从事第三产业的,就写个有关流通方面的对子……卖了一两天,还真受欢迎,就连一些理发的、开音像店的、开饭馆的、搞批发的,也都上门要春联。

  这些年,因为工作原因再也没卖过春联,但每到年关还是顺便到市场上走一走、看一看。按理说,时代前进了,经济发展了,人们对春联的要求应该更高了。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在不少县乡,对联的出售对象大多是农民,可市场上卖的春联却多是过于注重包装的印刷体,真正手写的越来越少。特别是,许多对联还是过去的“老三篇”,不是“财源茂盛达三江”,就是“金猴迎春辞旧岁”之类的无新意的对联,至于那些展现时代进步、反映群众精神需求的对子,少得可怜。有些摊贩从一些地方成捆批发来的对联,内容上雷同陈旧,制作上粗制滥造,字体上呆板而无新意,艺术性不高,观赏性不强,更谈不上什么针对性,已让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色彩大打折扣。

  过年贴春联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习俗。改革开放以来,春联已走出“深闺”,通过市场行为体现出了特有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春联作为春节文化中的一部分,折射着当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卖春联”这一细小的“商品化”变迁可以看出,人们过于注重文化“商品化”后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文化产业的内涵性建设。有些地方发展文化产业宏观把握多,微观指导研究少;有些地方甚至在文化产业的市场转制中丢失了传统,丧失了优势;有些本属于大众的文化行为因为某种原因不是变异变种,就是成了部分人群的“奢侈品”,难以起到教化社会、回馈社会的功能。从另一个角度看,文化“小事”的忽略不计,不仅让人们的欣赏水平、综合素质有下降的危险,更让一些优良传统文化面临淘汰出局的尴尬。

  希望今年我们的春联能摆脱过去的老样子、老路子,有一个大的变化。有关部门不妨把各地的书法名家或者爱好者组织起来,到城市社区、农村庄点给人们手写一些新春联,或者搞一些春联比赛之类的活动,真正让春联成为反映广大群众心声,展现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一个文化载体,让春联真正发挥作用,给人吉祥,给人信心。(史振亚)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