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林芝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10:16 中国西藏新闻网

  近日,记者辗转林芝县各乡(镇)、村和农牧民群众家中采访,耳闻目睹最多的是:这里亮点多,变化大,后劲足。在新的一年里,全县人民正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杨传堂书记在自治区党员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林芝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写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灿烂篇章。

  上篇: 一路高歌唱辉煌

  提起2004年的工作,林芝县的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无不自豪,如数家珍。到去年12月底,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2.7亿多元,其中,县内部分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72亿多元,比2003年增长18.7%;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285.93万元,比2003年增长16.2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178.41元,现金收入达1938.8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9.05%和21.03%;粮食总产量达到9524.29吨;油菜总产量达到719.88吨,比2003年增长11.39%;酥油总产量达到211.48吨,比2003年增长3.26%;乡镇企业总产值预计达到3512万元,多种经营收入预计达到3278万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2.2%和38.6%;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比2003年增长33.9%;税收收入预计完成700万元。这是林芝县历年来经济收入增幅最大的一年。

  对此,林芝县县委常务副书记、县长索朗罗布欣慰地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咬定发展不放松,立足实际是前提,团结奋斗是基础,创新思路是动力,真抓实干是关键。”

  林芝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北岸、尼洋河下游,川藏公路横贯其境200多公里。那里森林密布,气候温和,景色秀美,人杰地灵,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绿色宝库”之美称。去年,林芝县县委、县政府立足该地实际,在2003年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1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林芝地委、行署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扬长避短,创新思路,更加响亮地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一个核心,强化一个基础,突出三个重点,实现一个目标”的“1131”发展思路,即:进一步深化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这个基础;突出抓好以布久乡、八一镇32个行政村为重点的小康乡(镇)、村建设,突出抓好以藏猪、藏鸡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突出抓好以八一镇新城区工布民俗一条街为核心的布久、百巴、鲁郎三翼齐飞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以此实现农牧业稳县、科教兴县、旅游富县的奋斗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林芝县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调整产业结构,既是优化产业布局,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又是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的重要途径。于是,林芝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放眼全局,从过去单纯的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解放出来,从过去以数量为主的生产方式调整到以品种、质量、特色型生产为中心的轨道上,把局限在某个乡镇内部的调整转移到以整个县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舞台上,紧紧抓住组织引导、试点示范、加大投入、深化服务四个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站的作用,认真抓好对先进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发展高新技术、先进经营管理技术、农牧综合配套技术,积极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农牧业技术力量和基层技术骨干、农牧民科技致富带头人,并加大政策引导、技术指导力度,提高科技致富的能力,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农牧业结构调整中,他们还根据各乡镇所处的区位环境、具备的优势,在战略定位上,因地制宜,发挥特长,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区域市场,使整个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走上一个良性、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的轨道。为此,他们依托市场,不遗余力地发挥真巴蔬菜基地、巴结蔬菜基地、尼池蔬菜基地、加丁嘎蔬菜基地的领头示范作用,引导周边群众积极参与,逐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使蔬菜种植面积从过去的4300亩扩大到了5000亩。在此基础上,林芝县县委、县政府又热情鼓励、积极支持农牧民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和花卉种植,并按照农、林、牧并举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种植经济林木12.7万多株,面积达2000亩,从而使多品种、多形式的无公害特色种植业取得了新的突破,粮、经、饲、蔬四元种植结构也更加科学合理。县政府的领导告诉记者:2004年全县种植业总播种面积为4.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种植面积,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69.3%、16.6%、2%和12.1%。同时,该县县委、县政府还针对该县主导产业尚未形成,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藏猪、藏鸡的养殖没有形成规模,品质不好,效益不明显等实际问题,着力打好西藏林芝特色牌,以特色占领市场,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强化经济基础。于是,他们在巩固好2003年110户特色养殖专业户的基础上,由政府贴息贷款,从实际出发,再次扩大藏鸡、藏猪的特色养殖户的户数,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各乡(镇)和农牧民群众发展特色养殖业的积极性。布久藏香猪厂下功夫扩大了规模和效益;米瑞、鲁郎、林芝镇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气候优势,在藏猪、藏鸡养殖上,不仅在追求数量上做文章,而且在提高品质,争创优良品牌上花力气,逐步形成了以优良品种为主导的养殖体系;八一镇紧密结合八一市场,在奶牛的养殖上提高科技含量,向八一城区输送优质的牛奶制品,形成了新的特色经营理念,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抓住一些民营企业在林芝建立农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的机会,加快特色养殖业发展,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农牧业的高产高效。据了解,林芝县藏猪、藏鸡养殖专业户已达130多户,藏猪养殖达9000余头、藏鸡养殖达42000余只,参与特色养殖的农户现金收入最少的也在数千元,最多的高达几万元。到2004年底,全县牲畜存栏87650头(只、匹),其中大畜47936头(只、匹),分别比上年增加6192头(只、匹)、2655头(只、匹);同时加快牲畜的出栏,年末牲畜出栏总数达25900头(只、匹),出栏率达31.8%,农畜产品商品率达32.18%。

  随着农牧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特色种养业的发展壮大,农牧民群众对进入市场、参加集市贸易、增加收入的愿望十分迫切。面对群众这一新的要求和愿望,林芝县县委、县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又把执政为民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投资1.65亿元建设了涉及“三农”的42个项目,有力拉动农牧区经济快速增长,大力改善农牧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坚持把培育和完善农牧区初级市场体系、畅通农牧区商品流通渠道、积极引导农牧民参与集市贸易、不断增强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作为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紧抓不放。逐步建立科技、信息、加工、销售和储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解决农牧民群众买难、卖难的问题,努力提高农畜产品的转化率,并坚持把建立和培育农牧区初级市场体系,与巩固和提高小集镇服务功能建设结合在一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在一起,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结合在一起,与出台优惠的产业政策结合在一起,千方百计为建立和培育农牧区初级市场体系创造宽松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鲁郎镇抓紧时间建立和规划了农畜产品综合市场,同时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与之融为一体,为创建鲁郎镇特色的集市贸易奠定了基础;林芝镇则以县城为中心,定期举办集市贸易,吸引和鼓励群众参与农畜产品的经营和加工,把千家万户与市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规划一流、建设一流、品位一流、民族特色浓郁,分别投资2400多万元和4430万元的布久乡生态小集镇、八一镇工布民俗商业一条街也已初具规模,开始成为农牧区商品流通的集散地。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去年林芝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小城镇建设总投资为6077万元,实际完成投资达4753万元。其中工布民俗一条街新建民房138户,完成投资4430万元;布久乡生态小集镇新建民房20户,完成投资100万元;更张小集镇新建民房26户,完成投资183万元;更张小集镇新建硬底路面5640平方米,完成投资54万元。全县共完成农房改造245户,受益群众达1273人,总投资1065.9万元(国家投资85.7万元,群众集资980.2万元)。此外,他们还立项申报了50户农家乐,并对3镇5村177户780人的农房改造进行了立项申报。

  为进一步拓宽农牧民群众的增收渠道,增强农牧区经济发展后劲,林芝县在扎实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向纵深发展,加快以小集镇建设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同时,认真分析农牧民群众纯收入构成的比例,坚持不懈地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鼓励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发展,作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和经济建设的重头戏来抓。充分利用本县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改建扩建了鲁郎石锅厂;对野生食用菌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保鲜、包装和储运供销;培育和扶持2家龙头企业,并继续与西藏药业企业联合,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农户的规模,形成以种植玻菱瓜子为主的多种藏药材种植,同时借助“2004年中国百姓生活游、西藏圣地游暨第二届林芝地区杜鹃花节”的大好时机,积极组织和引导农牧民参加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资交流会,促进农牧民增收。他们还结合林芝地区建设项目多、工程量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农牧民群众进行市场适用型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数量型向效益质量型转变。2004年,林芝县劳务输出人数达6.9万人次,输出车辆、机械960多辆(台);劳务输出收入达1169万元,其中劳务输出收入205万元,车辆、机械输出收入964万元。与此同时,林芝县县委、县政府还牢固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下大力气改变旅游“精品不精”、“缺少导游”、“没有专线车”、“标志牌不显著”的状况,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推介力度,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开发出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新产品,并充分发挥县旅游服务公司的职能作用,着力打造以八一镇为中心、辐射周边旅游景(区)点的特色精品生态旅游专线。积极引导、组织景区景点的农牧民开办家庭旅馆,制作民族旅游纪念品,从事餐饮、娱乐、导游等旅游服务,使群众在推进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实惠。200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8万人次,旅游创收达226万元,带动相关收入309万元。参与旅游服务的农牧民群众达300多人,创收54.96万元,人均创收1832元。同时,他们还以改善投融资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业和林芝地区“两游一节”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去年,林芝县在林芝地区“两游一节”期间,招商10个项目,合同总金额达8600多万元,随后又在广东省成功地招商引资了5个项目,合同金额达4500万元。

  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林芝县还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重视教育,政府狠抓教育,全社会关心教育,各行各业支持教育,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的良好氛围。因而,他们在2003年“普九”通过验收的基础上,全县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9.8%以上,在校学生巩固率保持在100%,“普九”巩固率达100%,并多渠道、多层次争取资金692.3万元,积极开展校园规范化建设,不断改善了办学条件。县财政还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资金140多万元,改善了部分乡镇小学的教学环境,同时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前全县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8.7%、86%,有线电视覆盖率达80%。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也得到深层次推进,农牧区医疗制度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合作医疗经费到位率达到100%。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和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基本实现了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整体推进。

  下篇:团结奋进写新章

  2005年的时候,林芝县人民面对昨天的辉煌,深感今天的责任更加光荣、重大。县委常务副书记、县长索朗罗布在林芝地区经济工作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区党委六届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林芝地区2005年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确保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这是林芝县200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为此要继续深化一个核心,抢抓三大机遇,突出三个重点,实现一个目标,即继续进一步深化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核心,改善和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即抢抓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国家和援藏资金向农牧区倾斜以及林芝地委、行署进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对林芝县予以重点支持的机遇;突出抓好“一园一带一基地”为重点的农牧业产业化建设;突出抓好以农房改造为主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突出抓好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及各项工作走在全地区的前列,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今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县内部分力争突破20000万元大关,达到20357万元,比去年增长1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亿元,比去年增长9%;财政收入完成1210万元,比去年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1元,现金收入达到2210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3.3%、14%;同时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社会局势长治久安。

  为确保2005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使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出现更多的特点和亮点,林芝县县委、县政府根据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措施: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采取多种形式,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区党委六届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林芝地区2005年工作会议精神,注重实效、领会实质、提高认识、鼓舞斗志,形成开展各项工作的强大凝聚力。同时,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和林芝地委的统一部署,分阶段、按步骤、保质保量地在全县党员中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执政水平和带领农牧民群众奔小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切实抓好“三农”工作,努力实现农牧区快速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今年林芝县将继续按照稳粮增产调结构、依靠特色抓增收的要求,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利用去冬今春农闲季节,组织动员农牧民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为今年的丰产丰收打牢基础,并组织维修乡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二是以创新为突破口,以特色为依托,以规模效益为目标,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林芝地区的统一部署,积极搞好“一园一带一基地”建设。在种植业方面,将依托市场、发挥区域优势,在确保粮食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群众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积极发展油菜、水果、藏药材、饲草或特色经济作物,重点放在巩固和扩大蔬菜尤其是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上,使5000亩蔬菜种植形成规模效益;在养殖业方面,将以“特”取胜,大力发展藏鸡、藏猪养殖,继续巩固和提高110户养殖户的规模和效益,在110户中每个乡镇重点扶持2-3户养殖专业户,力争使藏猪养殖达到2.5万头,藏鸡养殖达到3万只,经济林木种植达到2000亩。同时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推行“公司+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培植形成产、加、销一体化链条,真正把基地调大,把主导产品调优,把经营机制调活,把农牧民调富。三是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最重要、最紧迫、最突出的核心任务来抓,特别注重增加群众的现金收入,提高农牧民的购买力。加大督查力度,把县政府制定出台的《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十条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好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和服务工作,注重强化从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提高就业报酬,实现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输出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为此,力争2005年科技培训1万人次,劳务输出收入突破1200万元。

  ——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强劲增长。一是切实做好项目的争取和筹备工作。按照国家的投资政策,紧紧抓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的契机,立足实际,做好重点论证和准备工作,争取进入国家、自治区、地区的投资计划盘子。今年重点解决或改善50个村、4810名群众和牲畜的饮水难或饮用水不安全问题,解决2219户、9382名群众的用电难问题,改善11个村的交通条件,对18个村的道路实现硬底化建设,同时积极做好“十一·五”项目规划和发展编制工作。二是加大筹资力度。既要向国家积极争取,又要大力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同时还要用有良好效益和高额回报的项目,吸引尽可能多的民间资金、社会资金和外来资金的投入。三是要积极招商引资。通过改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放宽准入条件、减少审批程序,鼓励引导民间和外地资金投入到本地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来,扩大投资总量,拉动经济强劲增长。四是加大农房改造、小康乡镇(村)建设力度,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农房改造、小集镇、工布民俗一条街建设。完成农房改造300户,重点放在机场路和318国道沿线,积极开展小康村整体搬迁建设,解决“有新房无新村”的问题。——广辟税源,强化管理,实现财政增收节支。积极组织收入,保持财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资金支持。一是培植壮大税源。扶持一批利税大户和效益好的企业发展,培植和开拓税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二是加强税收征管,防止税源流失,强化列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的收缴,做到应收尽收。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保重点、压一般”的原则,保证机关工作正常运转,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城乡低保对象的补助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打造旅游精品,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依托林芝县旅游服务公司,大力招商引资,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形式,同区内外有资质的旅游公司、旅行社合作,携手开发旅游资源,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力争今年旅游创收突破300万元,同时加大宣传、促销和推介力度,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开发旅游新产品,打造以八一镇为中心,辐射周边旅游景(区)点的特色精品生态旅游专线。积极引、组织农牧民发展家庭旅馆、特色藏餐服务、旅游纪念品制作销售,使群众在参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实惠。通过发展旅游业这个平台,吸引人气,凝聚商气,带旺百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农牧区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瞄准市场,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农牧民群众从事石锅等系列环保产品的开发、农林牧副产品的采集加工销售、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的制作,不断壮大乡镇企业产值和多种经营规模。坚持把鼓励私营和个体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建设的重头戏来抓,摒弃一切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歧视和偏见,把它们同公有制经济同等对待,鼓励和支持它们改革、创新体制、提高素质、规范壮大,以求更好、更快发展。

  ——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一是提高档次,扩容提质。在切实搞好更张、布久小集镇和工布民俗一条街建设的基础上,对第一批兴建的百巴、鲁郎两个小集镇进行第二次建设提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扩建,高标准管理,突出民族特色,注重文化内涵,盘活资产存量,拓宽融资渠道,建成一定规模,发挥整体功能,恢复高效益运行。二是发展产业,培植产业支撑能力。积极引导各小城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因地制宜,依据特色,搞活市场,扩大产业,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后劲,培植产业支撑能力。三是减少农民,增加市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真正放低“门坎”,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农牧民到小城镇安居兴业,坚决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保证入住的农牧民群众与小城镇居民同等对待,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生活好,富得起。林芝县县委、县政府表示,在认真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他们还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和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继续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服务社会的职能,降低行政成本,努力建设勤政廉政型、学习开拓型、务实高效型政府。林芝县各族干部群众坚信,有自治区党委、政府、林芝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有全县人民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精神,上上下下一定会以新的工作姿态、新的丰硕成果、新的辉煌业绩向自治区成立40周年献上厚礼。

  作者:麦正伟

  (来源:西藏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