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想“吐口痰”我不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00:01 红网

  我一直有个问题没搞明白。我现在是农民,还是市民?说是农民,因为父母辈的父母辈是农民,按理说,农民的血统,只不过外衣有时换上了西服;说是市民,经过自己七拐八拐的努力,如今不用种地也能有口饭吃是事实,经过政府的“扶持”,我不久也能住上了“限价房”,我的身份又该属于市民范畴。但无论怎么说,是农民也罢,是市民也好,如果我真想随地“吐口痰”,但我又不敢。

  也许你要说,想“吐口痰”就吐呗,何惧之有?因为,一旦我随地吐了,我怕正宗的市民说我是农民,揭我的“老底”!那我努力来努力去想做正宗市民的愿望就会破灭,还是不“吐”为好。

  真正让我惧怕的还是来自一则新闻的报道。据2月1日人民网报道:在成都住了近50年、来自重庆的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成都市人大代表李映发提出名为《对入市流动人口进行城市文明“洗礼”》的议案,建议政府对进入成都的流动人口进行城市文明的“洗礼”教育。李映发认为,在成都买了房子的“原住市民”有较高的文明素质,而流动人口则缺乏足够的文明素质。闯红灯、吐口痰、损公物,缺乏基本城市文明习惯,不遵守城市生活秩序,影响城市文明环境。所以,在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今天,这部分“准市民”或“临时市民”很有必要接受城市文明的“洗礼”教育。

  如果我现在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种地农民,因国家政策好,在种好我那一亩三分地之外,也能凭自己苦力在城里挣一些养家糊口的钱,但由于自己不谙城市诸如“闯红灯、吐口痰”的规矩,犯了“错误”,进了“洗礼”教育学习班也就算了。但毕竟自己现在又有市民身份,倘若因农民“旧习”不改,以“市民”的身份进入这样的学习班,岂不被我那些农民的兄弟姐妹们笑话,你们“市民”也“吐痰”啊?我进学习班不要紧,给市民们丢脸的事我不干,倘若再出台其它什么法规把我还原成“农民”那可惨了。

  有一个词语叫做“入乡随俗”,到了什么地方就应按照当地习俗办事。如果“市民”到“农民”家作客,就比较好办,随便点,没那么多规矩;倘若“农民”到“市民”家作客,那得讲究点,掸尘进室,换鞋入堂。如果按照李教授的说法,农民进城就应该“入城随礼”。此“礼”,就是“讲究”。按照城里的规矩做一个“准市民”、“临时市民”,要不然你就别进城。

  大多数农民由于没有见过世面,生来胆小,常常在刚刚进城时,很少有不眼花缭乱、小心翼翼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也逐渐学会如何走在城里的大街小巷,如何跟市民打交道。李教授“洗礼”教育学习班要招的学生,在进城的农民中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因为大多数进城的农民知道,违反城里规矩往往是要罚款的,他们在城里能挣几个钱?罚款是罚不起的,还是规矩一点好!

  罚得起的常常是市民。不就是一二十元吗?罚就罚吧,不屑一顾。如果有市民违反了李教授列举的那些规定,不知是否也要收入“洗礼”教育学习班?

  尽管我现在自认为是市民,但我想“吐口痰”我还是不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进不了李教授的“洗礼”教育学习班,任我的“所作所为”下去,影响了我所在城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稿源:红网)(作者:卢玉春)(编辑:闵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