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戒网瘾,政府从关注到干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02:42 新闻晨报

  一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大军正日渐庞大,来自最新的数据报告触目惊心,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人数高达244万,互联网已成为部分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与之相关的犯罪案件因之越发普遍。

  又一个寒假来临的上网高峰之际,拯救青少年网络成瘾显得急迫,随着政府的相关部门一改以往对其现象的关注,正式将其作为一个严重的青少年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并开始全面干预。近日,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办、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的“为了明天—————青春自护远离网瘾行动”正式启动。

  神秘的全封闭训练营

  北京向北90公里,怀柔九渡河镇一处群山包围的旮旯里,著名的秦城监狱旁,除了有板栗和白杨树陪伴,13名患有网络依赖综合征组的青少年被封闭在这里,参加一种特殊的戒除网络依赖训练。

  这是一次绝密的训练计划,13名青少年于1月22日悄无声息地从北京来到了这里,接受为期8天的针对性戒除网瘾训练。为了保证训练不为外界干扰,专家通过各种方式谢绝了所有媒体的探营。

  这是由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协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市科委、中科院心理所联合主办的北京市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虹”计划的第一训练营,它的大背景正是团中央开展的“为了明天—————青春自护远离网瘾行动”,属于该行动的组成部分。

  13名成员从最小的15岁到最大的24岁,其中8名中学生,5名大学生。按照自愿报名的方式,他们从200名网络依赖症者中被挑选出来。这些成员对网络的依赖时间至少在一年半以上,每天泡在网上的时间少则8个小时,多的甚至在十几个小时以上,而且每个人上网的目的各自不同。

  主持这次训练营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高文斌透露,对于每个来这里的孩子,专家都作了相关调查,必须严格属于网络依赖者,为此专家与每个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作了沟通。

  5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临床心理学博士具体负责对孩子们进行特殊的训练,参加该项训练的还包括多名心理学研究生。

  记者多方了解到,特殊训练营的营地原本是一个度假村,广阔的空间使得这里具备了所有野外拓展训练的要素,安静的环境,以及各种运动器械。负责接待孩子们的度假村于经理告诉记者,晴冷的天气里,13名青少年在短短8天中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出营后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轻松多了。

  神秘的训练期间,13名网络依赖症青少年每天上午7时起床,吃过早餐即开始训练,直到晚上10时熄灯就寝。高文斌告诉记者,期间每个小时都有任务安排,之间没有什么纯粹自由的活动,但孩子可以利用吃饭等时间自由与家里通话。

  每天的训练由三大块组成,拓展训练,心理指导和团体活动。孩子被要求完成背摔,跨越障碍等团体合作项目,而孩子们在每一个项目中的具体表现都被专家如实地记录在案。

  “临床试验”刚开头欲推出标准化治疗方案

  经过8天全封闭训练,13名孩子已经从特殊训练营走出,然而,对于他们的训练还远没有结束。高文斌告诉记者,整个8天只是戒除网络依赖活动的一部分,后期还有一个很长的延续过程。专家要对返回家的孩子继续联系,一个月总结一次他们的后期表现,并得出效果评估。同时,家庭也要配合治疗,跟踪随访。

  总结8天训练的效果,高文斌认为:“从我们当初设计活动的目的来看,效果达到了,这有科学的数据支撑。”孩子对网络使用的态度认识改变了,他们发现了网络之外还有更多的乐趣,自卑和自控能力方面也得到改善。

  通过训练,在远离网络的世界里,孩子们喜欢上了彼此间进行交流,喜欢上了拓展训练安排的户外活动,而且他们中很多人都已经成了好朋友。特殊训练营里,专家不断向孩子传递,“现实生活中的游戏”更刺激。

  然而,戒除网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回家后,专家也给家长制订了一个营外训练计划,在态度上应该以积极鼓励为主,比如定一个契约,每天可以少上一会儿网。绝对不能打骂,还要经常和孩子聊聊天,把孩子的同学请到家里玩,带孩子做一些户外活动等。

  结果令许多家长感到惊喜,但对于高文斌来说,这次特殊训练只是“一期临床试验”。“接下来,我们还会推出第二期,第三期。”高文斌透露,虽然这次训练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帮助十几个孩子和家庭从网络的阴影中走出来,但重点则是通过训练找到网络成瘾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作祟,然后提出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戒除网络依赖训练问题

  大学生比高中生更严重

  在第一次秘密训练中,一个新的发现让高文斌吃惊———对于网络的依赖大学生比高中生还要厉害。“这也是我发现最大的一个问题。”高文斌告诉记者。

  一期的训练营中有5名大学生,他们都疯狂沉浸在网络游戏或者聊天中不能自拔,不是因此荒废了学业,就是与家庭同学关系紧张。进训练营前,这5个人被网络折磨得面黄肌瘦,情绪低落。

  “该是对大学生网络依赖者进行全面关注的时候了。”高文斌忧心忡忡。在边训练边攀谈中,专家发现很多大学生其实处于他们不能自控的环境。在一个老师、家庭、同学伙伴三不管的地带里,他们迷茫得只能寄托网络。

  高文化斌说,所谓大学生都是从去年的高三到今年的大一,从一个个体发展讲没有任何质的变化,只不过长了1岁或者过了一个暑假,但是周围环境的变化却非常大,原来是家庭什么都要管,现在是什么也管不着,大学里老师不再把你当高中生,你什么时间起床,何时上课,或去做什么,不会有人总在旁边管着你。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网络成瘾者基本都是男生,这与这个阶段男性的个体发展密切相关,此时男生容易产生的依赖心理,表现在对包括网络等外在东西的寻求上,而非像女生那样过多对父母依恋。

  需建立系统化拯救手段

  在高文斌看来,青少年对于网络的依赖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用科学的系统化的方法来解决。

  问题严重性的判断始于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下的“成瘾问题研究”。当他于2002年和2004年连续两次对北京市青少年网络使用的调查后发现,北京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从2002年的部分人迅速发展到13万多人,其中7成学生网民沉溺于网聊,4成多经常光顾色情网站,而且因为网络成瘾出现许多青少年犯罪的极端个案。

  报告出笼后,包括团中央等领导专门到学校附近的网吧作了考察,孩子们的“表现”让他们震惊。

  在此触动下,政府部门的态度开始从对问题的关注转向干预,手段从先前关闭网吧、规定网吧营业时间的简单干预基础上,开始转向寻找问题的症结。

  与此同时,在民间,很多人投入到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拯救中,但力量毕竟微不足道。比如武汉的陶宏开教授为此作了很多努力,有的比较成功,有的不太理想,而对于如何帮助更多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社会不可能指望出现100个或者1000个陶宏开。

  “如果想要拯救更多的青少年网络依赖者,陶教授等民间关注或干预者也应该从整个结构上帮政府找到症结所在,把他成功的元素突出来,再把不成功的原因找出来,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科学拯救手段。”高文斌说。

  作者:晨报特派记者杜琛申延宾北京、武汉摄影报道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