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忆深处的心灵震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05:0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沈源

  《响亮》作为一部电视剧的名字,乍听起来似乎不得要领,但看过全剧,觉得它还是有深意存焉。对于记忆深处某种蛰伏已久的隐秘东西,一旦因某种机缘而被激活,那么,来自心灵之弦的震响是巨大的。人生舞台上,曾经为我们所熟悉的音容笑貌、世事情状,回想起来往往还是那般铿锵作响,活色生香啊。

  20集电视连续剧《响亮》表现的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的心路途程。故事开始于1976年夏天,女孩牛红梅的父亲牛正国突然失踪,母亲何碧雪为了全家活路而改嫁给金大印。于是,牛红梅带着两个弟弟牛青松、牛翠柏相依为命,顽强生活,艰难成长。作品主要通过这姐弟三人的生活境遇,着重渲染了精神理想和社会现实的两重世界及其交互变奏,并呈示了分别象征自我精神与社会生活的尖锐对立与妥协和复归。以牛红梅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他们的成长记忆里,经历了“文革”的摧残,曾经那么坚固的根基顷刻间都烟消云散了,随后新时期的开始,他们又被裹挟着跌进社会转型期的巨大“漩涡”。在没有可靠信念支撑和社会规约的生活里,在没有父母之爱的眷顾中,一切都按照自我的意愿行事,因而除了守护那一点点微弱的情感和脆弱的良知以外,只能挣扎在无目的的躁动和空虚中。牛红梅恋爱和婚姻的风风雨雨,牛青松交友和行事的磕磕绊绊,牛翠柏学习和成长的坎坎坷坷,包括母亲改嫁后和金大印感情的反反复复,以及宁红毛、小奇等人的是是非非,都是那个时代物质世界贫乏和精神世界苍白绝妙重合的体现,是人性中善与恶等诸多因素尖锐冲突的结果。从他们身上,《响亮》推出了一组能准确传达那个时代神韵的人物群像,而牛红梅无疑是这组群像中的代表。可以说,她是那个特殊年代里的“另类”,不仅青春美丽,而且身上还有一种在那个年代非常缺乏的“行动精神”,也就是说,在压抑个性的年代里,牛红梅却个性张扬,时尚洒脱,将敢爱敢恨、坦荡率性展露无遗,为追求理想的爱情而不惜一切。然而,在什么样的角色定位上,就注定了人物会做出什么样的行动,也决定了具备什么样的价值。像以牛红梅为代表的这类女性在那个年代所注定要付出代价那样,现实给了她重重的打击,压抑、苦闷、奋争与难以言说的生活痛楚纷至沓来,感情和婚姻破碎得无法收拾。直到六七年后,躺在病床上的牛红梅忽然听到了父亲牛正国和弟弟牛青松的呼唤,此时,她在完成了姑娘、恋人、姐姐、妻子和母亲所有女人的角色之后,重又燃起生活的希望之火。这个艺术形象的魅力,在于当冷酷的现实击碎了一个少女最为珍贵的情感之梦时,她仍要以无畏和纯真去寻找,于是,她的追求愈执着,悲剧性也就愈强烈。她的身上,始终交织着少女与成人、幻想与现实、生存与毁灭、向善与趋恶的争斗,然而可贵的是,她没有被生活击倒,性灵之美没有被夺走,她完成了一次次人性和良知的拷问,最终走向新的人生旅程。

  《响亮》无疑是一部平民戏,平民戏的核心要素是普通人物性格命运和生活场景必须真实。的确,该剧将力量用在了对那个年代的生活本真状态的追求上,因而使得该剧看上去有着很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时代的真实感。无论是牛红梅一家的命运展开,还是剧中那个小镇的街景布置,都显得极为逼真。即使像牛红梅脚上穿的玻璃丝袜、塑料凉鞋上面的圆珠笔痕迹等细节,都做到了精心设计,头发也是参照几十年前的方法,用锡纸包着烫出来的。这都让观众有回到了过去那个特殊的年代的感觉。

  在肯定这部剧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谈一点它的不足。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而《响亮》更多的是提供了一幅逝去的日常生活图景,在人物命运方面呈现多于开掘,缺乏启人心智的思考、解读和剖析,这不能不感到是一种缺憾。另外,有自然主义手法的痕迹,这使剧中某些人物和事件的安排较为随意,显得缺乏选择和提炼,因而导致典型性不够;还有,叙事上也有一些问题,如父亲的自杀始终是全剧的一个巨大悬念,却在最后出场时不明不白,牛青松到边境寻找父亲的情节线也很让人感到模糊。当然,这些依然不影响它作为一部平民戏所具有的吸引力。

  《人民日报》 (2005年02月03日 第九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