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少年为何迷恋“恐怖文化”?(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08:47 沈阳晚报
青少年为何迷恋“恐怖文化”?(图)
  新华社广州2月2日专电(记者赖少芬)“恐怖文化”让不少青少年觉得胆战心惊,但是,即使被吓得尖叫连连,他们还是“越怕越想看”。这些打着“恐怖”旗号的“文化”为何会如此吸引青少年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害怕,但为了融入“青春社交圈”,硬着头皮看完恐怖故事,以显示自己的胆量;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看恐怖书、玩恐怖游戏只是为减轻课业负担。学生们的理由是:“平时功课太多了,压力好大,看恐怖的东西可以缓解心理压力。”

  正读初三的小麦说:“很多同学都看恐怖碟和恐怖小说,特别是男生,还玩恐怖游戏,平时大家也会讨论,我什么都不知道会显得很傻的。”“大家争着看恐怖小说,为的是显示英雄气概和勇气。”刚上大一的林胜说,玩恐怖游戏让他觉得惊险刺激,而且刚上大学时大家彼此之间不大熟悉,一起体验恐怖的感觉让他们找到了共同语言。

  暨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坚认为,“恐怖文化”带来的高度的紧张刺激,满足了一部分人舒缓压力的需求。现代社会所产生的紧张和压抑让一些人感到空虚、无趣,强烈的刺激就成了一种寻求新鲜感的途径。加之文化的大众化、市场化发展,一些商家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无形中也促成了“恐怖文化”的流行。

  另外,“恐怖文化”在青少年中流行,是由于“恐怖文化”中含有的对神秘和死亡的描绘,迎合了未成年人的猎奇心理。人总是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现在的小孩子生活太过优越,他们不曾受过惊吓的创伤,“恐怖文化”让他们尝到了惊恐和刺激的感觉,这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体验到的,所以受到了他们的追捧。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认为,当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倾向,就是过度竞争和过度物质化。不少家长、老师对学生教育的价值取向陷入极端的功利主义,却忽视了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情感教育。长年在“数字化生存”中挣扎的青少年已形成了所谓的“校园人格”,即自私、冷酷、内向、孤僻、空虚等。他们渴望从现实中摆脱学习压力,幻想过另一种生活,而带有紧张、刺激特点的“恐怖文化”正迎合了他们的心理。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