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春节晚会,欲罢不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08:58 南方日报

  野草之声/周原专栏

  春节联欢晚会第一次直播是在1983年,那时我还是懵懂无知的少年,粉碎“四人帮”还没几年。社会上打破了沉闷已久的政治高压,各种文艺形式开始崭露头角,创新出很多令人惊喜的节目。为了满足大众对文化的渴求,中央电视台响应大好的形势,特意在除夕举办覆盖全国的大众文艺晚会,简称“春晚”。

  文化大革命以后出现了伤痕文学、朦胧诗等众多新的文学流派。当年,10亿人口只有几部样板戏这样单一、枯燥的文艺形式聊以解渴,现在人性当中被压抑的各种精神需求终于找到宣泄的突破口。港台歌曲也不再被定性为靡靡之音,与美声、民族音乐同等并列,被称为通俗歌曲,迅速走红流行。沉寂多年的歌手只要在春晚上露个脸,就一炮走红。

  曾几何时,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有如宗教祭拜仪式,崇敬之情是油然而生的。全家老少,早早的把椅子摆在电视机正前方,摆上瓜子、糖果,泡杯茶水,暂时撂却所有的家务,忘掉所有的烦恼,等待那一场愉悦人性的精神饕餮大餐。那是如此的激动,普天都在同庆,几句歌词,几声祝愿的话语,都曾使人泪流满面,那时从来都不知道人性需要如此的抚慰。心灵从来没有与如此众多的心灵共聚此时,共同感受、欢庆着节日,没有争斗仇恨,只有快乐关爱。

  当时我仿佛感到一种大同社会般的幸福,而残酷的今天击碎了这个乌托邦的梦幻。由陈佩斯炮轰春节晚会的种种内幕,观众席位的明码标价,到春晚导演赵安因贪污受贿被刑拘判刑,以及春节晚会的种种潜规则和丑闻的不断曝光,节目的粗制滥造、愚弄大众,春晚,已经变味了。它再也不是往昔的精神盛宴,只不过是另一个名利的角逐场。

  撇开这些不谈,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精神需求的多样性,央视的春晚,已不可能再提供一个大一统的、符合大众口味的文化套餐。文化消费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没有必要再等着春晚提供的这道鸡肋,不再别无选择。这也反映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和消费的多元取向。人们越来越喜欢沉浸在自我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

  这几年的春晚,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指责和压力。除开节目编制的不合理以外,春晚提供的这一大众娱乐的内容和形式也遭到了尖锐的批评。举办春晚的目的无非是团结、喜庆。团结的效果,无从知晓,而喜庆倒是越来越少。喜庆,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会带来全身心的愉悦,是有幸福感的。喜庆有娱乐的内容,但并不等于娱乐,更不是庸俗的搞笑。观众成为被折磨的对象,庸俗且被庸俗着。倘若没有了那种集体命运的认同感和人类情感的息息相关性,共同的节日,便丧失掉了共同的情感依托。节日作为一个形式,便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花样百出。节日,只是一个人的节日。

  春晚的日益市场化,一不能承担央视的宏大叙事,二不能阐释百姓的生存境遇。春晚,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象征着文化霸权,权力、文化、市场,一个都不能少。春晚,就这样欲罢不能,在半死不活中,度日如年。

  本版插图/李明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