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救助新体系:政府帮 社会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09:02 南方日报

  广州越秀区企业主纷纷解囊资助贫困家庭

  救助新体系:政府帮 社会助

  本报讯(记者/陶达嫔)96户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自发给广州市越秀区区委书记写来感谢信,感谢该区的一位海味经营者每年捐出12万元成立基金会来帮助他们。大新街77岁的吉伯说:“每个月捐来的50元,让我的小病小痛医疗费有了着落”;157元对于广州的消费而言,是个小数字,而对于母女全靠每月600元的低保救济金度日的北京街低保特困人员李翠华来说,这笔房租费是个很大的负担,但从前年开始,北京街的个体商户资助了她每月的房租……

  “我要特别感谢从中牵线的街道工作人员。”李翠华对记者说:“解决了房租,省下157元,就等于不用再为买菜发愁了。”更让她感激的是,她的丈夫因病去世时,年幼的女儿非常消沉,经街道团委牵线,一名大学生经常上门义务给她辅导功课,引导女儿走上人生正轨。

  为了能够让这些低保户们每人每月除了领到300元的救济金之外,孩子上学、家人看病,孤寡老人精神孤独需要慰藉等困难问题得到解决,越秀区有关部门对区低保户采取“应保尽保”的帮扶政策,越秀区区委书记、区长在各种场合,经常会吁请善长仁翁继续向困难群众伸出援手。

  在区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下,越秀区1770多户贫困家庭在享受政府每人每月300元低保救济金的同时,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和社区热心人士的帮助。

  而这种政府“救”、社会“助”相结合的新型社会福利救助体系,已正在越秀区的每一条街道逐渐成型。

  深度

  专家纵论长效救助体系

  解决贫困问题 需靠民间力量

  这种政府“救”、社会“助”相结合的新型社会福利救助体系正在街道逐渐成型的现象,引发越秀区政府部门和越秀区企业老板们的思考。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由政府指引、捐资人自己管理的长效救助机构,来帮助区的贫困对象和一些发生意外等的社区居民?广州这座GDP排在全国前列的城市,是否能够通过一个民间长效救助机构来应对城市贫困问题?对此,记者专门走访了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贺立平。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如何看待这种政府“救”、社会“助”相结合的新型社会福利救助体系在越秀区街道逐渐成型?

  贺立平(以下简称“贺”):首先我们看这件事,政府只是在引导这样的一种民间力量形成,它是一种民间性质的慈善行为,也是一种长效救助体系的雏形。我们也从中能够看到,政府已经意识到城市贫困问题需要依靠民间力量来解决。这种意识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一个好开头。

  记:政府引导、民间性质的慈善行为和以往的慈善超市等贫困资助方式有何不同?

  贺:慈善超市是在探索一种新的济困模式,但我们常见的慈善超市是通过发购物票给受助者,受助者拿着票去换领物品,这种形式实质上和一次性捐款、捐物品给困难对象没有区别,而一次性的捐助,并不能解决受助者的问题。

  而通过政府引导、民间自发形成的民间慈善行为、甚至慈善组织,在实施一些具体的救助问题时更具有灵活性,往往会更有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筹集的资金直接给救助对象,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一是资金直接给受助对象,减少了很多规范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记:政府“救”、社会“助”是一种新型社会福利救助体系,怎么看创新济困方式?

  贺:创新济困方式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要转变思路。实际上作为任何机构、组织都有它的长处和优点。政府应该认清做什么有效、做什么低效、做什么无效。政府应该去做的是最有效的事情。

  救助的特殊性限制了政府工作的高效。因为政府的工作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规范程序,试图用这种很规范、刚性的方式来解决救助问题,往往是低效的。政府在这方面应该把这些政府做得低效、而民间能够灵活操作的事情让民间去做,而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去引导及提供政策上的把握。

  慈善是一种社会事物,社会事物需要社会来办。如果类似慈善这类社会事物的仍由政府来担任主要角色,则实质上还是属于政府在做这个事情。

  声音

  黄永青(越秀区民政局局长):

  凝聚民间力量帮助困难群众

  从这次印度洋海啸的捐助情况可以看出,我们中国有这种民间济困的力量存在,而且力量不小,只是目前政府还没有将它充分引导出来。

  我们区一直都有一些热心人士、企业老板在坚持帮扶着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员,过年、过节的捐赠,“一帮一”,一些老板资助家境贫困的孩子上学,一些老板为困难家庭支付房租费等。我们想把这些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一股力量,来帮助救助对象。而如果能够有一种长效的救助体系形成,增强长效救助体系,等于多了一只帮扶社会贫困人员的手。

  王少波(捐资人,越秀区海味干果协会会长):

  捐资人很关注捐资去向

  我们也希望对自己的捐资每年有一个预算,因此我们觉得这种长效的救助体系很有意义,我们愿意捐钱,一方面是为了帮助贫困对象,一方面是希望社区居民的生活稳定了,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做生意。营商环境好了,才有稳定的收入,才能不断地捐钱。

  捐资人都很关心自己捐出的资金能否有明晰的去向,希望捐款资金的账目公开,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捐款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救助对象时,我们都会乐意继续捐助。这对于形成长效救助体系很重要。

  潘燕飞(越秀区食品协会会长):

  捐资人需要鼓励

  我们了解到有很多区内的老板都愿意帮助贫困对象,我们也希望政府发动好宣传,把区里更多的企业老板发动参与进来。我个人觉得,政府能够给这些人一些荣誉上的鼓励,比如荣誉牌匾之类的,这样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捐资行为是有人肯定的,以后他们就有信心继续捐资。

  图:

  昨日,越秀区商人给困难人员送上新年慰问金。 符超军 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