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历不同年代 感受不同“年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5日10:21 汴梁晚报

  鸡年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无论你这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都是一个心灵的驿站。我们利用这几天聚一聚、吃一吃、玩一玩、歇一歇、乐一乐。如今,生活富足了,人们的追求更高了,很多人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细想来这“年味”不是淡了,而是更丰富了,更个性了。各家都有各家的过法,各家都有各家的欢乐。但无论怎么过,团圆是过年永恒的主题,在亲朋好友团聚之时,难免共叙往事。今天,我们就把不同年代过年的故事讲述给大家,以备我们团聚时共同品味“年”的味道。

  20世纪50年代 一二十块钱过个年

  家住延庆街的徐先生说,50年代的过年可是轰轰烈烈。全国人民大炼钢铁,家中的锅和铁器,连门锁都得上交。吃、喝都是“平均主义”。过年时最高兴的是从头到脚全是新的。父母再忙,年三十晚上也会给孩子准备好新年的衣服。

  徐先生说:“小时候过年,买几斤肉、几斤青菜和豆腐,够我们家快快活活地吃好几天,加上瓜子、花生、橘子、苹果还有花花绿绿的水果糖,花上一二十块钱就能过个年。”平时粗茶淡饭难见荤腥,除夕夜的饺子显得分外香,过年自己糊个纸灯笼,买个小风车,都能让大人小孩高兴好长时间。大跃进时期,除夕夜每家餐桌上摆着相似的年夜饭,居民对生活的渴望也是那么相似。那时和小朋友一起玩“打苏”,其实就是一种两头尖中间圆的小木棍,一板打出去另外一个小伙伴跑过去扔过来,小手冻裂了,仍然玩得高兴。我现在觉得那就是我儿时玩的“高尔夫”球了。再就是能和大人一起逛逛大相国寺庙会,抖空竹的、玩杂技的、踩高跷的,把庙会挤得水泄不通。哪怕是啥都不买,也高兴得屁颠屁颠的,也算是最快乐的事了。

  20世纪60年代 过年馒头蒸三样

  今年46岁的崔英大姐说,她小的时候,正值国家自然灾害年代,经济比较匮乏,各种物品都实行票证。她说:“过年时,居民每人多发给2两油、半斤肉、4斤面粉。”18岁成年人可以享受全口粮13公斤面粉。只有过节时,面粉和杂粮的比例才有所调整,她曾和妈妈一起到粮店领取白薯片,回家掰成小块熬粥喝。每年进入冬季,父母就买回整车的冬储大白菜、白萝卜,这几乎是一冬天的菜了,“大杂烩”成了平日的家常主食。

  1.32元一公斤的猪肉,平时谁也不舍得买。过年时拿着肉票到肉店专挑有肥油的肉,回家后把油提炼以备平时炒菜用。因为面粉短缺,大人就变出花样地蒸出三样馒头过春节,小孩子吃白面馍,年纪稍大的孩子吃花卷馍,大人只好吃黑窝窝。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有个腌制咸菜的大坛子,咸菜就是最好的零食。

  崔大姐说:“我总觉得那时的年夜饭是最丰富的,不管吃啥都香甜。为了这一顿新年‘大餐’,进入腊月我就将时间倒计时了。”

  20世纪70年代 劳动布改成新年衣

  “过年过年,有吃有穿又有钱。”刚过完36岁本命年的洪萱说,小时候,盼过年,最大的喜悦莫过于有新衣穿,有好东西吃,而且还有压岁钱。

  70年代劳动布、网球鞋是最时髦的服饰,从清一色的绿军装到喇叭裤颜色都比较灰暗,只有过年时才能穿上一套新衣服,裤子还是父亲发的劳动布工作服改的。开封有个风俗习惯是年初一不能洗脏衣服,年三十晚上换上从头到脚的新衣服。母亲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地说:“玩的时候要小心,别把新衣服弄脏了。”

  小时候喜欢过年就是巴望着穿新衣服,生活条件好了以后,母亲带着我们姐妹三人到裁缝店量体裁衣时,总是要求师傅把衣裤做得长长的,姐姐穿小了,妹妹穿。洪萱说“我小的时候,妈妈给我做了一件红灯蕊绒上衣,洗过缩小了不舍得扔,在下边加了一条宽宽的黑边继续穿,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20世纪80年代 春节晚会笑掉“牙”

  回忆起1983年的第一届现场直播春节晚会,王娟至今还记忆犹新。她8岁时爸爸托人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年三十晚上,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将她家的小屋挤得满满当当。为争第一排,妹妹把她气得大哭一常大家看着小品、听着歌曲、嗑着瓜子与荧屏上的明星同喜同乐直到凌晨结束才意犹未尽地离去。

  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唱响了天南地北,一曲《难忘今宵》成了每届晚会的结束曲。1984年的春节晚会中,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吃面条》让她们全家兴奋得整夜没睡觉。

  王娟说,当年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节目是王景愚的哑剧《吃鸡》。爷爷看电视时高兴地哈哈大笑,假牙什么时候丢了都不知道。大年初一,全家老少齐上阵,折腾了好长时间,才从柜子缝中找到了爷爷笑掉的牙。

  现在 过年的感觉很从容

  改革开放使居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鸡鸭鱼肉不再是年节才有的大菜,以往过年才能吃上的饺子已成家常便饭,那时要跑很远才能买到的年货,如今在一家超市或春交会上都能解决。过去,年三十下午没卖东西的了,现如今商家在春节期间畅开供应,货物琳琅满目,越是过年更想吃点清淡的、省事的。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们更向往田野和自然。绿色食品的盛行,农家菜的兴起,素食主义的流行,甚至连年夜饭也从家宴迁到了各大饭店。过年要过出个性、过出新意了。

  经营防盗门窗的孙经理说,忙碌了一年,也该歇歇了。平时没有时间,春节长假期间带妻子、女儿到海南沐浴阳光,享受沙滩,吃吃海鲜,感受他乡别样“年味”,感受不同地域不同风土人情,过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年。

  刚度完新婚蜜月的冯辉告诉记者,过年最累的就是父母,儿女们回家了,带上笑容,带上祝愿,再带上几张嘴,吃罢喝罢一走了之,父母洗洗涮涮累得直不起腰。他拿出两张昆明的往返机票让记者看,年三十他要送父母外出旅游过大年。

  过年的方式一天天变了。现在过年包含了联络感情、聚合亲情、释放激情的内涵。“年味”也随之有了更多的味道。

  (本报记者 赵红 )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