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叙事主题才是关注重心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6日00:42 红网 |
面对重重质疑,春晚导演郎昆说:“今年的总体水平高于往年”。(见《新闻晨报》2月3日) 事实上,春节晚会水平的高低似乎已经成了无关紧要的事情了,因为它已经从期待大餐到应景热菜。因此,导演的表态就无足轻重了。中央电视台1983年开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是我国文化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成为中国电视媒体文化的基本蓝本和模式。作为由文艺组合的晚会,艺术性是它的首要特色,但随着晚会的发展,宏大的叙事功能成为它的重要特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今,春节晚会事实上是以融主流意识形态、传统和民间文化庆典、市场经济目的以及大众文化消费为一体的文艺舞台和文化消费市场为特征的。曾经的一支独秀之势,现今已日趋平淡。其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变化是其根本原因。 春节晚会有三个重要特征,首先是苦心孤诣的筹划,其次是着力创作,精心打造节日,第三是晚会上知名演员、艺术家云集,但是近年来的小品节目笑谑有余而悲剧意识不足,对丑恶也是戏谑加调侃的“哨”的成分居多,缺失对丑恶的来自人类正义性、道德正义性和人文价值性的真正嘲笑与否定批判,如此一来,春节晚会无非是借助现代电视媒体,在主流社会的支持和大众的声援下,以艺术的形式搭建的全体社会成员过春节的公共平台,因此,它最本质的意义不在于平台的完整性和艺术性,而在于这个平台所提供的叙事的范围,叙事程度以至叙事的质量。 实际上,春节联欢晚会在某种意义上建构了整个民族春节叙事的公共话语空间,它使人们的春节情结突破了仅仅局限于私人空间的抒发,使大众欢度春节的主题叙事能够更突出、更透彻地表达。春节联欢晚会的叙事主题非常鲜明,那就是它带给过年的人们渴望的寓意和寄托。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欢度春节的话题下都有更深刻的主题。例如,喜庆,欢乐、团结、祥和与开拓、奋进、昂扬、向上等等多年来一直是晚会的基调,但是在这个基调下每年的晚会都有独立的宏大主题,运用这个欢乐的平台讲述它酝酿了整整一年的故事,从国际风云到国内重大事件、从宏大场面到一街一景、从国家话语到老百姓的街谈巷议,都是晚会这篇大文章的素材。在这里,艺术成为叙事的手段,大众语言转化为国家语言、政治语言,艺术和叙事成为春节联欢晚会的双重特征。 春节晚会是大众文化的折射。最富象征性的是某一年上海的春节晚会拉开大幕,映入眼帘的就是两个硕大的孔方兄,主持人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君子罕言利”的传统观念一扫而空,财富成为一个值得追求的价值目标。这是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涌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也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春节晚会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300万能露脸,1000万读贺电的央视春晚不正是说明吗? 春节联欢晚会,在美学性质上它属于传统理性主义范畴之下的“美感文艺”,而对于游戏娱乐节目,它则属于多少受着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快感文艺”。由此,笔者以为不论春节晚会引来多少争议,也仅仅是时代变迁带来的争议,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值得关注的仅仅是春节晚会的叙事主题罢了,其他的都留给喜欢争议的人就好了。(稿源:红网)(作者:朱四倍)(编辑:杨国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