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向文化平台重建的春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7日02:09 华夏时报

  22年的春节晚会,不管是被颂扬还是被奚落,都不可否认它已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强力的文化话语空间,由于占据了春节这个中国人无条件共同认可的平台,春晚不仅轻而易举地重组了人们对春节的共同感受,甚至扭转了许多人的审美视线。传统和现代、庆典和纪念、道德和丑恶,在22年孜孜不倦的叙述中,春晚对许多东西给予着界定。它告诉我们什么是欢快,什么是幽默,什么是批判,什么是关怀。它承载的太多,多到超过了一台晚会能够承载的极限,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被关注。

  中国社会22年来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春晚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同样变得不可避免。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是形式夸张而内容含蓄,因此独具韵味。

  春节联欢晚会的基调非常鲜明,就是喜庆、欢乐、祥和。在这个基调下,它从一开始就移植了传统的喜庆表现形式:大红、锣鼓等等,一切都是农业文明时代举行庆典的仪式特征。如果说在上世纪80年代这种特征仍为我们熟悉并乐意接受的话,在上世纪90年代后,这种外在表达形式越来越偏离大众文化消费的新走向。

  而春晚对于内容传承,更加难以为继。越难以为继就越在形式上下功夫,因此,视觉上我们被舞美符号越来越强烈地冲击,心灵却越来越难为所动。

  春晚的宏大叙事功能决定了它每年都有一个主题。从国际事件到国内新闻、从社会现象到百姓巷议,都可入题。这本是一个很好的立意。但是,春晚的组织结构使这一立意大打折扣。春晚从导演班子到登台演员,还没有做到开放式产生,加上商业因素的浸入,导致了对时代艺术描写的不力。近年来,小品笑谑有余而深刻性不足、歌曲宏大有余而贴近性不足,皆源于此。春节晚会是借助现代电视媒体,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快乐的平台,这是其最本质的功能所在。如果这个本质渐趋模糊,它的审美性就会失去,它就无法真实反映我们在新的一年对自己所寄托的渴望和对他人的祝福。没有人不对生活怀有渴望和祝福,所以,春节晚会仍然值得我们期待。为了这个期待,它要解决好艺术和叙事的关系,解决好艺术和商业的关系,然后,在求新中新生。

  作者:徐立凡

  (来源:华夏时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