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村里人”既盼拆迁又怕拆迁(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8日04:38 法制晚报
“村里人”既盼拆迁又怕拆迁(组图)
村里房挤房,小孩只能在护城河边玩耍 摄/本报记者 成怀喜

“村里人”既盼拆迁又怕拆迁(组图)
制图/毛京东

“村里人”既盼拆迁又怕拆迁(组图)
北京市城八区内“城市村庄”数量分布图

  自建小平房长年连成一大片 环境恶劣城里头挺扎眼 拆迁补偿引发居民顾虑———

  没有柏油路,满眼都是泥泞的土路;垃圾满地,集中收集和处理都很困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居民如厕要到户外的“旱厕所”,一到夏天,蚊蝇漫天飞、臭气熏天。这样的环境,就是北京市区某些角落的“城市村庄”最真实的写照。

  据首都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的最新统计,目前在北京城八区内共存在着“城中村”231处。按照规划,这231处“城中村”都将在2007年底前全部消失。但是,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居民们却普遍存在着“既盼拆迁又怕拆迁”的心理。

  现状

  高屋矮房城里头挺扎眼

  南二环玉蜓桥以东、护城河的北岸,错落着一片高屋矮房。屋外一米多宽的过道被各色杂物及晾晒的衣服、被褥所挤占。站在玉蜓桥上放眼望去,这一片杂乱的暗色建筑,与南侧川流不息的二环路、高楼林立的方庄小区及北侧中国棋院、北京游乐园形成了很不协调的对比。

  走进“村庄”,几间低矮破旧的平房就是居民杨大爷的家。补了又补的木门和门外的蜂窝煤炉首先映入眼帘。紧靠着窗户堆着很多树枝,“这些都是生火用的。”杨大爷说。这就是“城中村”中最普通的一个缩影。

  俩人挤在六平方米屋内

  “警示:近日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件,特别提醒广大居民锁好门、关好窗,提高防范意识。”昨天,当记者来到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4号院时,一张提醒居民注意防盗的警示贴在院门口的大门处。

  来自安徽的小夏在这个院已经住了7年了。初见小夏时,他正将自家的门卸下,用斧头等工具进行修理。“听说小区经常失窃,我怕门不结实。”记者注意到,小夏和妻子租住的这间平房不足6平方米,屋里除了一台14寸的电视机,再也看不到其他电器。“主要觉得这里的租金便宜,一个月才100元。”

  成因

  家中添人口 自建小平房

  杨大爷已经在玉蜓桥附近的这片平房里住了40多年了。“这是我结婚时,单位分给我的一间宿舍。当时,这里是一排排的砖房,质量还是不错的。”后来,这间18平方米的屋子成了4口之家。杨大爷说,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单位没有调房,他就学着别人的做法,在屋外搭了个小厨房,又盖了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子。

  掀起“盖房风”连成一大片

  杨大爷的邻居赵老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里掀起了一阵“盖房风”。“那时,从盖小厨房开始,自建房就越来越多。到最后,无论房前屋后,各家在‘自留地’上都见缝插针地盖上了房,原来整齐的排房变成了今天的一大片。”几十年下来,以前宽敞的过道,现在堆满了杂物,过人有时都得侧身,不然就会碰上人家晾的衣物。

  修房自己来 常年不交租

  杨大爷刚搬到“村”里时,每月的房租只有几角钱。1976年,受唐山大地震影响,这一片的房子“伤得不轻”。居民们向该管片的房管所申请修房,房管所说房屋的大修费用应由产权单位负担,于是他们又找到了产权单位。单位来查看后,拨来了油毡、木头、砖瓦等材料,由住户们采用邻里互助的方式,将房子进行了加固或修缮。当然,也有人借机用单位发的材料又盖了些“私房”。

  从那以后,房管所就不再来收房租了,一直延续至今。

  据当地居民介绍,这里只有少数临街、把口的房子租给了外地来京人员,大多数还是本市居民在居住。这里的人群以老人、下岗工人、无业人员居多,各家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

  展望

  不少“村里人”急盼拆迁

  “拆迁、拆迁,一步登天。”这句话曾在“城市村庄”的居民中十分流行。

  “我们早就盼着能拆迁了。”杨大爷说。自方庄社区开始建设后,他们这里就开始流传着拆迁的消息,可直到今天,还是没有实现。

  每一次政府的举动,对于“城市村庄”里的居民来说,都意味着新的希望。大到举办亚运会、申奥,小到附近的市政管道改造、绿化带建设,都给他们带来了一次次期盼,“可每次,大家等了一阵就没有了动静。”

  补偿款不够 拆迁有顾虑

  杨大爷说,拆迁能改变生活不假,但大家也有担心。其中,最主要的是担心他们没有房子的产权;另外,现在各家都盖了不少小房,一旦拆迁了,这些自建的面积都没有补偿。“要是买房,每家都得搭上一大笔钱,往哪儿找那么多钱去啊?”

  “拆迁?”当小夏听说和平里中街14号院也可能面临着拆迁时,却叹了口气说:“如果真的拆迁了,我和妻子去哪儿找这么便宜的房子住?”

  新闻背景

  2004年11月18日,《北京城市环境建设规划》及《折子工程》正式对外公布。北京将花3年多时间重点对改造都市村庄、拆除违法建设、整治广告牌匾、治理街头顽症、美化城市景观、开展净空行动、完善道路设施等10个方面进行集中整治。

  根据《北京城市环境建设规划》及《折子工程》要求,2007年底前,北京将基本完成城八区范围内现有的200多个“城中村”的整治任务。在2006年底前,将优先安排奥运场馆及区域周边“城中村”的整治工作,拆除“城中村”内违法建设和逾期临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在整治的基础上,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建设市政道路、绿地、生活服务设施和城市避险场所,形成一批多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

  从今年开始,拆除“城中村”的工作即将大刀阔斧地进行。

  名词解释

  所谓“城市村庄”,是指在北京城市规划区域的建成区(1040平方公里)内,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以及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并带有一定规模的地区(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简称“城中村”。

  作者:成怀喜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