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酒宴申报制”遭冷遇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8日10:47 南方日报

  南方论坛

  滕朝阳

  湖南省衡阳市为防止领导干部借操办酒宴之机敛财,出台了党员干部酒宴申报制度。然而,这项制度实行4个月以来,只有10人按照要求提出申请。该市纪委工作人员表示,这个数字太小,“不符合实情”。(据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 》)

  所谓“不符合实情”,当是指已申报者与应申报者之实情不符。而根据记者的调查,一方面当地部分领导干部我行我素,在酒宴敛财上只做不说;另一方面,当地群众冷眼静观,表现出对此制度的不信任。这样看来,“酒宴申报制”遭冷遇应是一个客观现实。如何看待这一客观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制度的命运,甚至可能影响到其他制度的命运。

  倘若抱着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也就无须探究“酒宴申报制”遭冷遇的原因。事实上,一些出台的制度最终沦为“制度秀”,正与此种消极态度不无关系。但一个有志于改造现实的制度设计者,首先应当是一个负责任的制度建设者。在这个前提下,可以探讨“酒宴申报制”的命运。

  应当肯定的是,“酒宴申报制”是有现实基础的。少数领导干部借婚丧娶嫁、新居乔迁、过生日、职务升迁、子女升学等名义大操大办酒席,又借操办酒宴之机大肆敛财,在一些地方并不鲜见,不少人对此种以人情之名行腐败之实的现象也见怪不怪。因此,“酒宴申报制”不仅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一项发明。这是这一制度存在的现实背景和客观理由。在这个意义上,“酒宴申报制”虽遭遇困难,却不应打退堂鼓,而应深入研究并切实解决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领导干部对“酒宴申报制”不感兴趣,这是肯定的,因为他们就是这一制度约束的对象。这当然是这一制度遭冷遇的原因之一,但却并非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群众对这一制度的不信任。一句妇孺皆知的至理名言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倘若群众对某项制度不信任,就不会有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举报的积极性,则制度执行的效果就可想而知;而制度执行的效果不好,反过来又会加深群众对制度的怀疑和不信任。这样就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群众对“酒宴申报制”不信任,可能与这一制度本身有关,但更多的或许来源于此前的“日常经验”。一些制度流于形式、沦为“花瓶”,一些举报人遭到打击报复,就是这样的“日常经验”。如此说来,群众的不信任仿佛是一种“历史积淀”。但恢复群众对制度的信任,唤回群众的监督意识,其实也没有必要过于悲观。年关临近,完善“酒宴申报制”,执行好“酒宴申报制”,使这一制度逐渐走出受冷遇的尴尬,就是重建群众信任的开端。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