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矿难记录为何唤不来新工业体制的曙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00:34 红网

  来自新华社的统计说:我国煤矿平均每人每年产煤321吨,全员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而百万吨死亡率则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从2001年到今年10月底,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88起,平均7.4天一起;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28起,平均50天一起。

  血的数字和事实摆在面前,如果还停留在技术性的反思阶段,仅仅反思出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淡化、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环境恶化、职工安全素质下降、安全管理和监察工作弱化造成等等此类的原因,并处理几位直接责任人,就能说的过去吗?不对传统能源工业的老工业化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如何告慰那些死去的同胞。

  为了突出能源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当下中国的能源工业仍是在传统的老工业模式里运行,粗放型开发、无序性开采,生产技术手段落后、效率低下,加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论国有或民营企业都难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原本滞后的安全生产规则还时常要被突破,工业灾难此起彼伏。血的教训提醒我们:能源工业不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中国没有前途!

  新型工业化的能源工业,要求对能源开发保持高度的谨慎态度,实行保护性限量开发,逐步剔除所有没有生命保障的开发项目和开采企业,甚至要对高瓦斯的煤矿或含毒气的油气井进行长期封存。同时,建立生命优先的能源企业生产原则,对达不到现代化安全生产标准的企业停产改进。

  当然,确立“以人为本”、“生命优先”的工业发展道路,需要一套新的替代模式,这就好比要用绿色GDP去代替传统GDP一样,需要高额的成本,甚至要求国家建立起承受能源紧张、生产畏缩的新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全面调整国家的战略发展结构。但是,只要同胞能免受工业灾难的死亡威胁,任何代价又算得了什么。(稿源:红网)(作者:康劲)(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