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收获与希望(文化视点半月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04:1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守仁

  由于名额的限制,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只评出5部,它们是贾平凹的《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李存葆的《大河遗梦》、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素素的《独语东北》和鄢烈山的《一个人的经典》。如果评奖名额不限于5部,那么我认为像周晓枫的《斑纹———兽皮上的地图》、费振钟的《黑白江南》、朱以撒的《古典幽梦》等都可以评上。当然,这评上的5部作品,可以说代表了近3年散文、杂文的创作水平。

  贾平凹“商州三录”充盈故土深情

  贾平凹是个才子型的作家,对新时期以来的散文有相当大的贡献。他的散文作品质高、量大。不久前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共收5篇长散文,分别是《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以及《老西安》和《西路上》,显示了一个成熟作家的文学功力和艺术趣味。“商州三录”充盈着作家对商州故土的拳拳之心,对童年生活的依依之情。平凹把故乡的历史沿革、地理自然、人情风俗、世事变迁娓娓道来,令人心驰神往。如《一对情人》,写得活灵活现,丝丝入扣,鲜活、野性,蕴涵深情。其中对话的精彩、形象的生动,氛围的渲染,情节的照应,处处透露出一个小说家写散文的特色和本领。

  李存葆散文纵论古今,忧国忧民,有汉赋雄风

  军旅作家李存葆因在上世纪发表了《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而名扬全国。之后,他写出了获奖的长篇报告文学《大王魂》、《沂蒙九章》。接着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散文创作之中。2001年12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大河遗梦》,就是他多年来散文创作的丰硕成果。该集中的《鲸殇》、《祖槐》、《大河遗梦》、《飘逝的绝唱》,以及2002年发表的《东方之神》,因这些作品题材的重大,涉及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具有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特点,故一经发表,就被众多报刊纷纷转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如果说22年前李存葆写《高山下的花环》的时候,他作为一个普通创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那么十多年后,当他已是部队里一位将军、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地位已经不卑的时候,他不仅不敢忘忧国,还不敢忘地球,不敢忘人类今日面临的生存危机。他怀着作家的责任感,登高望远,纵论古今,忧国忧民。他忧黄河断流,忧汾河污染,忧世上濒危物种的不断绝灭。他的作品已从热爱13亿人口的祖国扩展到热爱生活着60多亿人口的地球家园,显示了大气魄、大胸襟、大手笔。李存葆的散文精雕细刻,字斟句酌,云蒸霞蔚,铿锵有力,大有汉赋的雄风,常给人带来阅读的愉悦。

  史铁生《病隙碎笔》闪烁思想之光

  史铁生因双腿瘫痪从延安回京之后,以伤残之躯所写的小说如《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如《我与地坛》,均属文坛精品。最近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并由作家何立伟配上插图的《病隙碎笔》,是他患了双肾功能衰竭之后坚持“透析”期间写成的新作。全书共六章,每章由数十节思想性随笔构成。通读全文,让我们感到这是一个健康灵魂的哲理思考。这是一本充满人道和爱意、诘问生死大事的思辨式妙文。隽语警句随处涌现,思想之光熠熠闪烁。他虽然坐在轮椅上,躯体被病魔所折磨,但精神上已得到了解放,因而显得明慧、通达和宽容。

  素素散文集《独语东北》展示大东北地域特色

  这几年,女散文家的成就决不能低估。像张立勤、周晓枫、洁尘、格致、阿拉旦·淖尔等,都有佳作问世。素素于2001年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获奖散文集《独语东北》,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这位北方女子几年前只身闯荡大东北,跋涉白山黑水,游走三江平原,走近边境瑷珲,深入扎龙沼泽,抚摸旅顺伤痛,登临关外长城。每到一地,触景生情,追寻历史,心潮奔涌。她写了东北的大豆、高粱、森林、天池,描绘了淘金者的梦,叙述了采参人的苦。语言高度精炼,说“二人转是乐”,“火炕是生命的摇篮”,说东北寒冷,故男人爱喝酒。《独语东北》这部集子,展示了大东北的地域特色,并处处体现出女性所特有的诗性的心灵和脉脉的温情。

  鄢烈山杂文是当代的匕首和投枪

  2003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鄢烈山的杂文集《一个人的经典》,针砭时弊,指斥腐败;讽刺辛辣,爱憎分明;关心民生疾苦,充满人文精神。真正称得上是当代的匕首和投枪。正因为鄢烈山对祖国、对人民怀有深深的爱,才能用敏锐的目光透视习以为常的事物,指出社会的痼疾,希望引起疗救和改进的注意。鄢烈山学养深厚,记忆力好,诗词古文,随手拈来,为文添彩。他是南国的一只啄木鸟,啄食着社会之树上的种种害虫。中年的鄢烈山,把杂文写得有锋有芒,有理有节,实属不易。

  我纵观这次几十部被评作品,感到不足之处有三点:一、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底层人民思想感情的作品较少;二、长散文较多,像《黑白江南》这类既有韵味,又行文精致的千字文可说是凤毛麟角;三、语言缺乏锤炼,且具有鲜明个性和独创性的作品不多。我希望散文家们对这些缺憾能有所注意和改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2月16日 第七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