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再现与刻板印象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09:39 人民网 |
王维佳 【内容提要】本文集中介绍了刻板印象的概念和大众媒介在刻板印象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列举大众媒介对特定国家、种族、年龄、性别和职业等社会群体的再现方式以及由此引起的受众头脑中的刻板印象来说明在大众媒介中,特定群体总是以特定的形象被再现出来这一现象,并试图用霸权理论和这一领域内已有的各项研究结论来解释这种现象的成因 【关键词】 再现 刻板印象 霸权分析 意识形态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现代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附着在以媒介为节点所编织的高速网络之上。当个体间跨越空间且迅捷无比的信息交换得以实现之时,大众媒介的触角也伸向了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们越来越深地被淹没在媒介文本的海洋之中,依靠媒介提供的信息去了解自己生活之外的、原本须亲身体验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可否认,现代化媒介使得信息能够用以往难以想象的速度迅疾地传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济意义上的资源稀缺和效率底下的问题,成为社会中意义和物质交换的巨大推动力。然而,人为因素的存在和技术上无法克服的天然局限性的制约造成了大众媒介中的真实与现实世界的真实之间的不等同关系,对于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媒介获取信息的人们来说,这种不等同关系所带来的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信息不完整甚至偏颇会造成他们对特定问题、事件和人群等等认知的不完整甚至扭曲。这种情况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由媒介再现所造成的人们对某社会群体或种族、国家的刻板印象。 什么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在英文中被称为stereotypes,这个词有着十分有趣的来例,早期的印刷排版工人是按照字母的顺序查找字模来排版的,在这样的过程中,为了方便起见,他们把经常联合使用的词的字模捆绑起来,每次遇到连用就直接使用捆绑的字模而不必分别查找几次,以此加快排版速度。这些被捆绑起来的字模就叫做stereotypes。后来,刻板印象的词义得以延伸,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一般指“以选择及建构未经发展的、概括化的符号,将社会族群或某群体中的个别成员予以类别化的做法。”(1)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总会有一些相似性,同一职业或同一年龄段的人,他们的观念、社会态度和行为也可能比较接近,人们在认识社会时,会自然地概括这些特征,并把这些特征固定化,这样便产生了社会刻板印象。因此,刻板印象本身包含了一定的社会真实,所以,它通常成为人们简化认识过程,迅速适应环境的手段。但是,这种固定的,高度概括的方式不但有可能是非常片面的,而且很难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往往阻碍人们看到新的现实,接受新的观点,结果导致人们对某类群体的成见。 媒介文本中的刻板印象 在传播学领域内,学者们对于刻板印象的研究普遍集中在媒介对人们形成刻板印象所起的重要作用上。的确,既然媒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成为人们认识其他社会群体的主要途径,那么对于人们头脑中关于这些人群的刻板印象的形成来说,媒介文本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有关亚非拉地区的人群在北美和欧洲主要国家的大众媒体文本中所展现的形象的研究已经很多见,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的就是发达国家的媒体怎样通过刻画发展中国家人群的形象来促成受众的刻板印象,并以此来维持霸权的稳定。爱德华·萨义德在1978年完成的《东方学》就是这一领域的重要著作,在他看来,西方知识分子对于中东和印度的偏颇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自身权威地位的肯定并试图将这种权威正当化的努力。索哈特和斯塔姆在1994年的研究也发现,西方媒体经常将亚非拉国家的人们描绘成幼稚天真和愚昧的形象,以此来暗示这些国家的人们无法担当大任,从而试图将西方对这些地区所采取的控制正当化。而且,这种对发展中国家国民形象的描绘也可被看作是对欧美白人男性公民作为征服者和意义制造者的认可。(2)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实证研究的许多学者还发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从欧美国家输入的媒介文本也可以塑造该地区受众对于这些发达国家社会的刻板印象。例如对美国电视剧《达拉斯》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观众在观看了这部电视剧之后都形成了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崇尚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富于侵略性的和残酷性的印象。(3)大量研究证明在跨文化、跨种族、跨国界的领域内,大众媒介对特定社会群体的再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它的认知和印象。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1977年,英国、联邦德国、匈牙利和加拿大曾联合调查了四国青少年对外国人的印象,发现在电视的影响下,青少年们对外国人的印象大都是不准确的、片面的和过时的。青少年们接触外国人越少,看电视越多,则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越多。比如,当时欧洲的青少年很少接触前苏联人,对前苏联的文化、艺术、历史等所知甚少。谈起前苏联,英国青少年只会说:“苏联人爱好战争,他们对武器很感兴趣”,“苏联人想进攻美国”,“苏联人喜欢占领其他国家”……。研究者发现,青少年对前苏联的印象主要是西方新闻兴趣的反映。谈到中国,匈牙利青少年说:“中国人要发动战争”,“中国人爱打仗”,“如果中国人来了,我们就逃跑”。许多英国青少年不能很好地区别东德和西德,认为德国就是纳粹。(4) 在少数族裔的媒介形象问题上也有很多研究。美国从50年代就研究过黑人在电视中的形象,曾提出过两个问题:其一,黑人出现比例极小,只占2%,但实际生活中的比例比这大得多;其二,黑人在电视中主要从事卑微低下的工作。经过民权运动,到70、80年代,黑人在电视(包括黄金时间段)中的比例大大增加了,也可扮演教师或警察。但也有研究者指出,黑人很少与白人一起在电视中出现,这仍然是种族歧视的表现。(5) 大众媒介通过文本再现的方式,除了在种族、国家等对象的认识上可以造成人们的刻板印象和固定的成见之外,在年龄、性别、职业、社会阶层等等方面也会发生同样的作用。 例如媒介对于青少年形象再现的问题,很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调查了大众媒介对青少年形象的再现方式。美国“儿童表达中心”(ChildrensExpress)的学者在1998年通过对四百种报纸进行的内容分析总结出青少年在其中的七种主要形象,其中,三分之一的青少年作为犯罪受害者出现,其余的形象:报童小贩占27%;小恶棍占11%;聪明的孩子占10%;伴随成人出现的占8%;勇敢的小天使占5%;其他占7.5%。(6)可见有一半以上的青少年形象都是消极和负面的。1988年。黑迪吉也写过一篇有关青少年媒体再现的论文——《闪光灯下:对青少年的监视与展示》,在其中他提出,就历史来看,有关青少年的照片有两种不同、但相互依存的再现领域:“问题青少年”(youth-as-trouble)与“享乐青少年”(youth-as-fun)。(7)这种情况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青少年经常性地被成年人当成叛逆的、享乐的和不安定的人群,在公共场合中他们常常引起成年人的不安和歧视。 再比如大众媒介对性别形象的再现。有人将电视中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大致分为成了三类:第一类,电视中出现的女性职业角色大都是秘书、公关小姐、饭店服务员、护士等相当机械性、辅助性的工作。男性经常担任的工作是经理、律师、医生、侦探、工程师等具有高度智慧且能做重要决定的工作。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也从事一些重要的、需要专业技术的工作,也处于领导者的位置上,但电视对这类女性的活动就反映较少。偶尔在国内或国外侦探剧中能看到女警察,但这些女警察总是处于向男警察学习的地位,并且总是年轻漂亮并成为男警察的恋爱对象。第二类,女性的性格总被描述为柔弱、顺服、爱哭和情绪化。而男性的性格则被描述为独立、坚强、镇静、有学问且具有进攻性等。现实生活中则既有独立、坚强的女性,也有柔弱情绪化的男性。第三类,好男人总是事业成功的,所以需要在社会上努力奋斗;好女人总是年轻漂亮的,所以大量的节目中女性是在化妆和挑选衣饰。一些研究者指出,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在儿童节目里也很严重。男孩子总是生气勃勃的、淘气的、有能力做出决策的、喜欢冒险的,女孩子则是漂亮的、被动消极的、任性的、喜欢撒娇的等。(8) 在大众媒介中,特定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也有类似的被刻板化的倾向。比如,电视中的教授多为老年男性,而看到较年轻的女性是教授时我们会感到惊讶;电视剧中的记者多为年轻漂亮的女性,但据调查,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女记者只占全部记者编辑的1/3,25岁以下的年轻女记者只占8.4%,大多数记者是中年男性等等。 总之,众多研究表明,大众媒介对社会特定群体的形象再现一方面能够深深影响受众对这些群体的看法,从而形成舆论的合力;另一方面,当这些被影响的受众将刻板印象带入各自的实际生活时,当他们一对一地面对那些已经被刻板化的群体中的成员时,这些固定的成见便开始发挥作用,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霸权分析的视角 如上文所列举的,大量的建立在量化事实基础上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在大众媒介的文本中,多数情况下,特定社会群体的再现,总是以特定的方式突显出来。然而,包括内容分析在内的这些量化的研究方法通常只注重研究文本的外显内容,在发现事实之后往往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事实,即为什么特定社会群体的形象在媒介文本中总以特定的方式再现出来,缺乏对再现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探究。 按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观点,社会的表意活动就是再现。这样,就产生了关于再现的一个基本观点:用以建构再现的符号都是历史、文化与社会变迁下的产物,没有任何文化再现,能提供接近被再现物的真理,这些再现真能提供的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中的权利关系如何被组织起来。在这样的前提下,依这样的视角去考察和评估社会群体的再现就成为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的研究。相关的分析取向中,我们认为霸权分析的方法对于探求刻板印象形成的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霸权的观点长期以来是文化研究和媒介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观点,它所提供的是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主控的社会阶级或社会群体实现他们对该社会附属阶级或附属群体在社会、经济、文化上的控制的途径和方式。霸权观念的核心观点是“一个既有社会的附属阶级,并不是残暴地被压迫去相信而生活在主控的观念和意识形态之下;反而是,他们主动地承认了它们。”(9)类似的观点最早由葛兰西提出,在他看来,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确保他们社会和文化上的领导地位,是利用霸权作为手段劝诱被统治阶级接受它的道德、政治、文化价值。倘使统治阶级在这方面做的成功就无需使用强制和武力手段。霸权观念的关键不在于强迫大众违背自己的意愿和良知,屈从统治阶级的权利压迫,而是让个人心甘情愿,积极参与,被同化到统治集团的世界观或者说霸权中来。(10) 主控的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如此广为流传和被接收是靠那些历来被渲染成是不偏不斜的、中性的,对人一视同仁,并不特别偏向哪个阶级、种族或性别的社会制度来实现的,具体来看就是国家、法律、教育制度、传媒和家庭等等。通过这些制度,主控阶层强烈地将现状,特别是有关社会区分的观念(比如男人比女人强、白人比其他人种聪明等等)描述为不可避免的,于是主控意识形态变得自然而然,甚至被看作常识。这样社会力量不强的人只得安于他们的附属位置。因此,可以说这些制度实际上构成了霸权实施和推广的大本营。 依照霸权分析的观点来看,作为主控阶层推广其意识形态重要制度之一的大众媒介便是实现其社会控制的有力武器。它们通过在文本中再现各个社会群体的形象来塑造或强化受众头脑中对该群体的刻板印象。由此我们便可以得出结论:大众媒介中对某些社会群体的再现反映了媒介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和主控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这些社会群体的再现,塑造或强化了媒介受众的刻板印象,从而将社会区分的观念描述为自然而不可避免的,以此巩固和加强主控阶层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附属社会阶层的控制。例如前文指出的,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媒体中充斥着白人男性的英雄形象和富足民主的西方社会景象,同时亚非拉国家的社会则通常是动荡、贫困的,生活在这些国家的人群通常被再现成愚昧无知的形象,这种情况就很容易用霸权理论来解释:这些西方国家的主控阶层就是通过在媒体中再现这些形象将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霸权合法化。另外,刻板印象在性别、职业、年龄等方面的存在也可以用霸权分析的方式解释为一个社会主控阶层为巩固既有权力体系所做的努力。 进一步探讨 用霸权分析的视角来看待刻板印象的问题为特定社会群体在媒介中之所以有固定化的形象且被成见所包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很有价值的解释。然而,后续的研究和探讨表明,如果我们进一步探析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就会发现问题似乎并不一定这样简单。这些不认同声音的产生大概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霸权分析取向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的质疑,比如,以阶级斗争作为霸权理论的还原点来看,将文化意识形态的解释一概还原到它们的社会基础以及阶级斗争,这固然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方法,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大众文化都在阶级斗争的关系中演着什么功能。特别是在今天西方号称后工业的当代社会中,随着工人阶级无望地变成少数,传统意义上的阶级斗争将被顺利地消除。或者我们可以说,这样一种还原分析法,多少忽略了文化和意识形态本身独有的特点。事实上文化和阶级的关系不论多么复杂,文化的发展总是有它自己的规律。(11)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文化来说,一以贯之地用阶级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审视它的文本和文本中再现的各种形象似乎也有失偏颇。 其次,后续的许多研究,比如莫利、列文思顿、卡茨等人的研究都发现,不同的受众对于同一媒介文本中的社会群体再现形象有着不同的认识,从而会形成对这一群体的不同印象。(12)媒介受众的很多个人特征,比如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和所在社会阶层以及性格、职业、年龄等等因素形成了他们接受信息和看待问题的先决框架,这些框架使得他们在接触媒介文本时对特定社会群体在其中再现的形象产生了理解和记忆的选择性。因此,媒介再现所造成的刻板印象并不是机械的和绝对同一的,刻板印象的形成应该看作是媒介的影响和受众的解码立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研究都证明了以上观点,比如韦伯和科洛可在1983年所做的研究就表明媒介文本再现的某社会群体的形象如果与受众(通过亲身体验而得来的)对该社会群体成员形象的已有印象差别很大或相反的话将基本上不会影响受众的刻板印象。(13)类似的研究为我们引申出了一个假设:大众媒介所再现的特定社会群体形象在很多情况下都试图与受众在真实生活中所形成的刻板印象相符合。如果事实如此,那么我们便可以推断大众媒介在很多时候起到的作用也许并不是塑造受众的刻板印象,而是深化这些刻板印象。 综合各种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我们认为,媒介对社会群体的再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控阶层的意识形态以及他们对实现和稳固社会控制所做的努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主控阶层借大众媒介之力,通过受众对某些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的形成维持了社会现行权利结构。同时,受众对大众媒介文本再现的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们的个人因素会形成认识的框架和解码的不同立场,因此,他们在接触媒介文本时会进行选择,但通过掌握在主控阶层手中的各种社会制度长期的同化和社会学习的过程,在多数情况下,大众媒介可以有效地强化受众的刻板印象,甚至通过长时间频繁的影响塑造受众的刻板印象。当然,由于大众媒介的文本信息并不一定都与霸权相关,所以,受众的刻板印象也并不一定都受霸权影响或与其相关。 小结 现代社会的人们越发依赖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去认识自己生活之外的社会和世界,然而在媒介将身外世界转化成人们脑海中的图景的过程当中,由于人为观念和技术局限的原因,往往形成人们对某些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这些对于一定种族、国家、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群的固定的成见往往会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并影响人们的行为。当我们用霸权分析的视角来看待媒介的社会作用时,发现主控阶级的意识形态很可能深深地隐藏在媒介的文本当中,因而媒介对某些社会群体的再现很可能是有意识地要将某种刻板印象植入我们的头脑中,以实现其社会控制。当然,由于受众差异的原因和媒介文化相对独立性的存在,这种假设被许多研究证明过于绝对。无论如何,人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刻板印象的形成及其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重要社会意义,相关的研究还会继续和深化,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1)《大众传播媒体新论》Lisa Taylor & Andrew Willis 1999简妙如等译韦伯文化出版社 (2)“The World in the Screen” Alice Hall TBS journal No.6,Spring/Summer 2001 (3)The Influence of U.S. Media Use and Demographic FactorsonArgentine Men and Women About Perceptions of U.S. Lifestyle MaryE.Beadle TBS journal Issue No. 3 Fall 1999 (4) http://ec.cycnet.com 中国儿童表达中心 媒介课堂“电视不是世界的窗口” 卜卫策划 (5)同上。 (6)“Media stereotypes of young people” Jack O’Sullivan April221998 http://www.childrens-express.org (7)《大众传播媒体新论》Lisa Taylor & Andrew Willis 1999简妙如等译韦伯文化出版社 (8)http://ec.cycnet.com 中国儿童表达中心 媒介课堂“电视不是世界的窗口” 卜卫策划 (9)《大众传播媒体新论》Lisa Taylor & Andrew Willis 1999简妙如等译韦伯文化出版社 (10)《大众文化与传媒》 陆扬、王毅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 P44页 (11)《大众文化与传媒》 陆扬、王毅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 P47页 (12)“The World in the Screen” Alice Hall TBS journal No.6,Spring/Summer 2001 (13)Evidence for Subtyping Weber & Crocker,1983http://www.arts.uwaterloo.ca 作者:王维佳 北京广播学院传播学专业02级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