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导弹骄子”交出优秀答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7日05:08 中国青年报

  这是一个中国军人交出的优秀答卷:

  ———组织完成的我战略导弹部队某型装备发展论证、某新型装备综合集成演示验证等20余项重大课题,受到军委、总部首长的高度关注。

  ———主持完成了“复合环境下导弹技术测试与评估系统”、“大型智能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等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4项获国家部委或军队科技进步奖。

  ———撰写出版了6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两本专著由我国权威出版社———国家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7篇论文被国际工程索引(EI)索录。

  ———成功将神经网络技术和模糊控制理论引入导弹装备设计、论证、检测、延寿多项领域,解决了导弹飞行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

  ……

  交出这份答卷的是第二炮兵装备部装备预先研究办公室主任何玉彬。为此,他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去年被“二炮”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二炮”首届“十大砺剑尖兵”。

  一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以信息化作战手段为标志的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正在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任教的何玉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他决定放弃舒适安逸的教员生活,再次踏上求学之路。

  1994年,何玉彬如愿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也由以前的阵地管理改为测控力学,并且选择了力学领域最令人生畏的三大专业———弹性力学、振动力学和实验力学。由于成绩优秀,在获得硕士学位后,被导师推荐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跨入博士门槛的何玉彬,又作出了一个不寻常的举动:改变专业研究方向,选择最现代、最前沿、在军事研究领域具有重大潜在应用价值而又很难创新突破的智能控制专业。西安交大的领导和院士专家们看到了何玉彬的研究潜能,大胆决定将国家级重点科研工程建设项目———大型智能结构实验控制系统,交由读博只有半年的何玉彬领衔完成。

  该项目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其跨学科之多、涉猎前沿技术之广,决非某一领域的专家所能胜任。历经700多个日日夜夜,这项研究成果终于问世,并顺利通过了国家计委、教委联合组织的验收评审,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与此同时,何玉彬研制的“大型智能电液伺服机构试验装置”,将工程力学应用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身为军人的何玉彬,始终力求使所学知识技术迅速向军事实践转化。他从读硕士研究生起,便开始了“复合环境条件下导弹技术测试与评估系统方案论证”这一全军重点课题的研究,从探索神秘的“XX理论”、破解“XX一致性”玄奥,到开发运用人工网络控制、机电液一体化工程等先进技术,随着一道道难关的相继攻克,他最终以全新的理论和方法,完成了该系统的方案设计和论证。这项研究成果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测试方式带来的“天地环境差”问题,提高了武器发射成功率和命中精度,在装备测试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

  1999年,何玉彬怀揣博士文凭,走出西安交大校门。这时,导师和同学纷纷引荐他到英国剑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名校做访问学者。国内的一些名牌企业、驻外办事机构和科研院所,也纷纷邀他加盟。

  何去何从?何玉彬忘不了当年考上大学时外公那句“报国才是最大出息”的叮嘱,更割舍不下那身已穿了10多年的军装。他选择了回到母校———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当年底,正当何玉彬在三尺讲台和学术研究上齐头并进时,第二炮兵装备预先研究办公室成立,纳贤若渴的领导点将何玉彬。他愉快地服从决定,放弃副教授的头衔和稳定安逸的生活,来到二炮机关当了一名参谋。

  刚来北京,何玉彬与家人分居两地,一间斗室成了他的栖身之所。后来爱人和孩子到了北京,这间斗室就成了他们的家。面对生活条件等方面的落差,何玉彬没有任何抱怨,他看重的是在新的事业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报到后不久,为提高导弹武器的打击能力,何玉彬带领有关人员马不停蹄,8天走了7个城市,跑了12家科研单位,与上百名专家进行座谈讨论,全面摸清了我军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技术发展底数。之后,他放眼国内科研市场,组织几十家科研教学单位和厂家开展技术联合攻关。一个月内,他曾四进靶场,研究论证方案。为了赶进度,他高烧时一边输液,一边伏案撰写科研报告和攻关方案。

  短短一年半时间,何玉彬在牵头负责完成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的同时,潜心探索新时期兵种预研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无任何经验和现成法规可借鉴的情况下,首开先河组织编写出第二炮兵武器装备预研管理办法,形成了第二炮兵历史上装备预研工作的第一部法规;牵头负责完成了“十五”二炮预研计划论证、信息条件下二炮武器装备发展战略深化论证研究等重大课题,并全面展开了预研攻关工作。

  三

  上个世纪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军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由过去工业部门“总负责”,转变为由军方“负总责”。

  如何借体制转轨东风,尽快理顺关系,构建一种全新的科研管理机制,成为何玉彬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他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和反复思考,提出“课题招标强化竞争,项目分解发挥优长,统一调度形成合力”的科研新模式,得到二炮领导的大力支持。

  某型武器预研,交给地方一研究院多年无果。何玉彬接管这一课题后,经过详细了解得知,这个课题组不仅力量薄弱、关系不顺,而且牵头人根本不具备完成该项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他果断决定临阵“换将”。尽管引来了一些非议,但何玉彬没有让步。他亲自走进这家研究院,从课题的进展谈到部队的急需,从武器战技术要求谈到课题组的能力,从牵头人的素质谈到尖端技术的发展……何玉彬真诚坚决的态度,缜密严谨的分析,有理有据的力争,终于征服了对方,使改组方案得以实施。

  20天后,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的科研小组成立。新的科研小组,一年突破了关键技术,10个月完成了演示验证,5个月实现了首飞试验,使武器装备研制周期大大缩短。这个项目最后得到总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新的科研体制确立后,迫切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勇于开拓的何玉彬,于2002年2月成功地组织了“全国百名专家大会战”。这次首开二炮先河的会战,不仅使何玉彬和他的战友摸清了各研究机构的技术底数和专家们的优长,为二炮装备预研笼络来了一大批权威专家,而且解决了一大批制约二炮武器装备发展的难题,并于当年确定了9种武器装备研究课题,得到总部批准。

  那年,第二炮兵一位首长在一份科学杂志上看到一国外新技术的报道,让何玉彬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信息。何玉彬敏锐地意识到,这项新技术若能引入到二炮武器建设之中,将会对战斗力提升起到“倍增器”的作用。

  半年后,瘦了一大圈的何玉彬成功破译了这项新技术,并以此技术为依托,提出了一整套新型武器装备发展规划。这套规划经有关专家论证得到充分肯定,很快被总部机关批准立项。

  何玉彬,这位我军“打赢”路上的“急先锋”,正向着一个个新的高度冲锋。他说,军人不畏挑战,我要做一个让祖国和人民满意的“导弹骄子”!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