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车改提案”为何招来骂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7日05:16 深圳商报

  甘肃省政协委员贾光明近日比较烦,烦恼源于一份车改提案。在该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他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行公务用车改革的提案受到了关注。他所作的发言,受到了甘肃省委书记苏荣的高度赞扬。但参加完政协会议回到家,贾光明却接到不下20个电话,全是谩骂和指责,更有司机扬言要砸他家玻璃。有一人在电话中骂得实在过分,贾光明回拨过去,一问才知是某市建委的电话。(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改革遭遇争议,不算啥怪事儿,我们大可不必因个别人的骂声而放慢了公车改革步伐。不过有句俗话说得好,“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对那么多骚扰电话也不能一听而过,有关部门也该从骂声中听出些弦外音,认真分析这项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造福公众的改革,到底损害了哪些人的切身利益,又该如何平衡改革成本。

  贾光明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甘肃共有公车2.48万辆,车辆购置费用高达43.2亿元,相当于10年前全省的财政收入。年折旧、年养车费两项总和,占2003年甘肃省大口径财政收入的7.7%,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5.5%。这一庞大开支数额惊人,其中的浪费与漏洞更是令人咋舌。

  很有说服力的一组数据、如此好的一份提案,为什么会遭遇那么多唾沫星,恰恰说明它直戳某些人的痛处。早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现有公务用车基本是领导用三分之一,家属用三分之一,司机用三分之一。给公家开车,等于端上铁饭碗,跟的又大多是实权人物,公车私用是其一,从车辆维护保养中吃回扣是其二,司机是现有公务用车制度的既得利益者。贾光明的车改方案虽然与国与民有利,但损害了司机群体的既得利益和某些特权,彻底砸掉了不少人的铁饭碗,引起他们中个别人的不满甚至是忌恨是意料中的事情。这些不堪入耳的骂声,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公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围绕公车私用“利益场”产生的边际效应,已没边没沿扩大到这个份上,养了领导养司机,滋生了腐败土壤,培育了“食车一族”,不改革能行吗!

  严谨科学的车改方案,是不会轻易被“骂倒”的。这毫无理由的骂声,预示着改革的艰巨,提醒有关部门必须作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妥善安排好有关事宜。不过事后细细深究,这骂声里也能传出发人深思之处——“你是在维护官员的利益。车改了,他们有了车贴,我们司机怎么办?”各地标准不一的车改政策,以及某些单位对领导干部动辄数千元的车贴车补,都引起了群众的反感。这些补助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哪里,补助标准多高才算合适?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司机再就业安排好了,估计骂声会少很多。(张培元)

  作者:张培元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