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种资助一个都不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7日05:48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李洋

  中国农业大学的贫困生比例高达30%左右,在全国的普通高校中颇具代表性。学校如何看待高校里的这一群体?他们为此付出了哪些努力?

  经济资助,不让一个贫困生辍学

  中国农大每年10月都对学生经济状况进行一次调查,不断更新,形成了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动态跟踪机制。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农大有贫困家庭学生3984人,占全部本科生的28%。其中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学生有2956人,占总数的74%。

  在充分了解贫困生情况的基础上,农大整合资源,完善“奖、贷、勤、助、补、免”六位一体的经济资助体系,特别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从经济上解困,实现了学校“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经济原因辍学”的郑重承诺。

  中国农大是北京地区落实助学贷款新政策最早的高校之一。去年9月中旬,学校就与中国银行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和银校全面合作协议。10月中旬,50余名学生得到全国第一批助学贷款,11月下旬,全校2004年贷款工作全部完成。目前,一笔总额5亿元的贷款正在做前期的授信工作。

  知识资助,提升贫困生学习能力

  中国农大党委书记瞿振元说,经济资助解决了贫困生最迫切、最基础的问题,但仅有这些还不够,“知识资助”、“精神资助”与“经济资助”同等重要。

  经济困难学生除生活困难外,在学习成绩、学习条件等方面也存在困难。2003年学校获得学习优秀奖学金的贫困生仅占6%,经济困难学生的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以及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也低于其他学生,他们的英语基本都是“哑巴英语”。

  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开展了改善、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条件的“知识资助”工作。2003、2004年向英国的“ITOI”国际志愿者组织申请了7名外教,为经济困难学生补习英语口语和听力,两年中共培训了1000多名经济困难学生,经过培训的学生基本都具备了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

  精神资助,减轻贫困生心理压力

  以“感恩、诚信、回报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精神资助”,是中国农大的又一育人特色。

  学校利用各种机会召开表彰会、见面会,组织受助学生与资助人座谈,受助学生向资助人汇报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学校提醒受助同学问候资助人,使受助学生在与资助人的接触中体会到来自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学校还利用组建主要由经济困难学生为主的学生社团———爱心社,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去敬老院慰问、与打工子弟学校学生联谊、参加学校公益活动,使经济困难学生一方面克服心理上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建立回报国家、报答社会的理念。

  前不久,一名受到资助的同学主动放弃了获得的国家奖学金;一名颇受媒体关注的学生,在得到1000元的回家路费资助后,坚决不再接受其他资助,并主动将无法退还的资助款转赠给了中国扶贫基金会;100余名受过资助的2004届毕业生集资种下了名为“饮水思源”的纪念树,并承诺今后要尽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

  编后:中国农业大学把资助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在保证“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开创了“知识资助”和“精神资助”,不仅促进了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提高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一般来说,经济困难学生承受着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这种压力引导得好,可以成为学习的一种动力,否则就可能导致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更加自卑,甚至可能产生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让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健康成长,养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应该成为大学育人的重要任务。

  中国农大的探索和创新表明,资助工作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教育功能,每一所大学都有能力、有条件创造性地开展资助工作。

  《人民日报》 (2005年02月17日 第十三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