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类唱响自救宣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7日08:30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澄湜

  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升温的《京都议定书》于北京时间2月16日下午1时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反省自身活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结果,也是人类勇于修正自我的开始。全世界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如再不及时纠正,也许人类就将在毁灭环境的同时毁灭自身。对待《京都议定书》,大多数国家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感,但也有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借口执行《京都议定书》妨碍本国经济发展而拒绝执行。

  俄罗斯:提交实施计划

  在《京都议定书》生效前一天,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15日向政府提交了有关实施该议定书的综合性计划。

  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专家加夫里洛夫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该计划包括俄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一些具体义务并规定,俄应在2005年第二季度开始之前制定出确保《京都议定书》实施,以及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开展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交易的相关法令。

  他说,在2008年到2012年间,即《京都议定书》实施的第一阶段,俄实施该议定书不会影响本国经济发展。他认为,对工业生产实行环保限制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据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预测,即使俄经济发展中能源需求达到最高值,2012年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不会超过1990年的水平。英国:可能面临诉讼

  在议定书生效前夕,英国与欧盟在温室气体排放量问题上发生龃龉,英国希望增加其可排放配额的要求遭到欧盟委员会拒绝,并有可能面临诉讼。欧盟委员会14日说,英国政府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计划由于“不够严格”而“不合法”,并指责英国政府将提高排放限额达数千万吨。欧盟委员会警告,除非英国政府改变做法,否则将把英国告上法庭。欧盟曾在去年7月批准英国提出的减排计划,并对2007年之前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出限制。之后英国政府迫于工业界压力对其减排计划进行了重新修改,新计划使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比欧盟委员会批准的限额多出近3%。英国首相布莱尔因此被指责为“发出错误信号”。

  美国:顽固说“不”

  美国政府15日表示,今年将拨款58亿美元用于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但拒绝《京都议定书》的立场依旧不变。

  尽管美国曾是《京都议定书》的签字国之一,但早在2001年,美国参议院就拒不批准这一协议,美国总统布什随即宣布退出。当时美国提出的理由,一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还不清楚”;二是《京都议定书》没有要求一些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发达国家单方面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效果”。

  4年过去,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足以表明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原先对《京都议定书》持怀疑和犹豫态度的俄罗斯也最终转变立场,加入了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际大家庭行列,但美国的态度没有任何变化。分析人士早已指出,如果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近四分之一的美国按《京都议定书》要求履行减排义务,美国发达的石油和汽车工业将付出代价,布什政府顽固说“不”,明显是出于对石油、汽车等工业集团利益的保护。此外,美国政府近年来“单边主义”思潮占了上风,不愿意接受国际组织或协议的“约束”,也是它拒绝《京都议定书》的原因之一。

  欧盟:走在世界前列

  欧盟在环保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更是《京都议定书》的积极倡导者。为了议定书,许多欧洲国家甚至不惜与强大的盟友———美国唱反调,对议定书的不同态度甚至上升至外交高度。在《京都议定书》即将正式生效之际,欧盟轮值主席国卢森堡环境大臣吕西安·卢克斯14日代表欧盟发表声明,呼吁至今尚未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所有发达国家尽快作出相应努力,与全世界一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战胜气候升温这一严峻挑战。

  卢克斯强调说,近年来连续发生的洪灾、旱灾以及其他种种异常天气已经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是气候升温的直接影响。他借用专家的话说,有些人认为进行减排努力会影响经济发展,但实际上,用于预防气候升温的费用仅仅是因不行动造成气候升温导致灾害损失的十分之一。他呼吁全世界立即行动起来,以避免出现更大的甚至不可逆转的损失。(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