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侠客”金庸笑论英雄:我的一生都在学以致用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7日09:06 荆楚网-楚天金报 |
金庸,一个无需任何介绍的名字,一个与一大串豪侠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作为性情中人的作家,哪怕演绎过无数繁复跌宕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可能极为纯真,并且极度固守这份纯真。记者见到的金庸就是如此,尽管他已80高龄。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综合消息)一场请辞引发了一场争论,成为记者采访金庸的直接原因。处于风波中心的金庸,心情怎样?“我,一笑了之!”老人慨然,一脸慈祥。 集作家、学者、报人、出版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金庸本身就是一个神话,但他仍淡泊名利,“知识分子一定要有入世精神。我的一生,都在学以致用”,金庸如是说。 “英雄”也问出处 “府上哪里?”金庸问记者。 “江西吉安。” “那可是名人荟萃之地啊!文天祥、欧阳修、杨万里、刘辰翁、解缙……江西自古地灵人杰,唐宋八大家,江西占了三席。”金庸如数家珍,“我在浙江大学所带的博士生中,有一个就是专门研究宋朝政论性散文的,离不开研究江西大家。” “我和你算得上老乡———我的祖籍是江西婺源,后来才迁到浙江海宁的。”这是记者第一次听说,十分惊讶。金庸说,很想回江西看看。 一个念旧的人,自然讲情义。当初,正是难拂老友张浚生的情面,金庸出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兼博士生导师。“我当时与浙大党委书记张浚生达成了心照不宣的谅解:他何时离开浙大,我就什么时候辞职,共进退吧!”鉴于张浚生目前调离浙大,金庸此番请辞,完全是照计划进行,由此引发的风波,为老先生始料不及。 “我觉得很奇怪。不久前,浙大医学院院长也辞职了,又请了一位医学院士当院长,很正常啊,反应很平静呀。大概是我写小说出名了,所以,有人拿来做文章。”金庸很不解。 争论和风波的焦点是关于金庸人文学院院长及博士生导师的资格认定。当记者问及金庸如何看待这种质疑、以及某些人质问出处时,老人十分平静:“这只是个别学校、个别人的观点,我一笑了之!我的任职资格是经过教育部审批的,如果教育部觉得我的资格不够,不批准就是了!” 不以“资格”论英雄 “您怎样看待学者的学术资格?”记者问。金庸回答:“全世界的研究机构或学术部门、大专院校等都会有资格、级别的认定。资格的形成,除了学问、涵养,还有资历的积累。但不一定级别低,学问就差。” 对于某大学教授“金庸连副教授资格都不够”的说法,金庸说:“这个我不会生气。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副教授不一定比教授差。浙大有些副教授学问很好,我自认为很多地方不及他们。一个人学问的高低并非由职称来决定的。”他认为,这种观点正如北京一个教授指出的,是一种陈腐的“学术血统论”。 他还表示,“鲁迅和郭沫若都是学医出身,但却成了大文学家和大历史学家,大学者陈寅恪连正规的大学文凭都没有……这些都不很重要,衡量一个学者的资格关键看学问。”金庸感慨道:“现在的博士与以前的博士意义不同了,今天的博士研究学问的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窄,已经不‘博’了,越来越跟社会脱离关系了。” 谈及自己所带三女一男四个弟子,金庸很满意:“他们分别研究清朝李慈铭的日记,唐朝小说传奇,宋朝政论性散文等,学问都做得不错。” 金庸也对一些无端传闻予以澄清:“有人说我在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笑话百出。其实,那场演讲就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南京的历史地位,我提到南京是与台湾发生关系最早的大陆城市,早在三国时期,东吴就派几千人从南京出发前往琉球,也就是现在的台湾,这是一段重要历史;第二个问题是,从宋朝到明朝,南京和福建建阳同为中国雕版活字印刷的中心,是中国文化中心之一。我认为,历史上的南京作为中国海上交通的地位及文化中心的地位值得骄傲,南京大学学生应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个讲话可能出错吗?这怎么可能让学生笑话呢?实事求是很重要!” 剑胆琴心,学以致用 作为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名校荣誉学位获得者及牛津大学荣誉院士,金庸表示,一个真正优秀的学者,一定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没有学术贡献和发展,叫什么学者?”同时,还应关怀社会和人民,要学以致用,“学者应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对社会有贡献,应该有入世的精神”。 金庸说:“真正做个学者也不能完全坐在书房里,知识分子要有入世精神。我研究历史,也研究社会学。做学问一定要学以致用,这样的学问对社会才有贡献,才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