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渝中区重塑青白锁大江传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04:04 重庆晚报
渝中区重塑青白锁大江传说(组图)
渝中区重塑青白锁大江传说(组图)
  在老一辈人口中,流传着一个“青狮白象锁大江”的典故。据说在乾隆年间,重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为防止好风水不外流,就在长江两岸分别兴建有一座青狮、白象,把财富牢牢锁住、留住。青狮与白象隔着两岸遥相对峙,保佑重庆风调雨顺。

  究竟这是个传说,还是真有其物,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已渐渐淡忘了。前不久,有市民偶然在南岸滨江路的慈云寺发现,顺着寺门外的石狮往斜对岸瞧去,正是渝中区的白象街!这一发现激起了文物工作者对“青狮白象”的极大关注。青狮卧慈云

  慈云寺背倚涂山,正对朝天门广场。它始建于唐代,原为观音庙。清乾隆22年重新修葺,1927年由当时方丈主持云岩法师募资扩建,更名慈云寺,是当时全国唯一僧尼合庙的佛教寺院,香火极为旺盛。青狮就俯卧在寺门左侧。

  负责扶香烛的邹婆婆是1957年从成都迁来的,因为身体不好常生病就常来寺里走动。后归皈佛门专职在寺里服务,已干了14个年头了。据她介绍,原先的那座青狮自建庙以来就有,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狮子用整块青石打造,狮身站立,极为雄伟。可惜在‘文革’中期被捣毁。”

  “八十年代,由于往返弹子石与朝天门的轮渡经常出事故,为保平安,于是,人们又用水泥和油漆来重塑青狮,巧的是,此后果真没出现险情。因为它开过光,来烧香的人免不了要去摸它沾运气,所以涂在外面的那层漆掉得差不多了。”

  慈云寺的香火一直很旺,今年大年三十晚上,等着初一烧头香的车、人都已经在寺外排起了车水马龙。而每当祈完福的善男信女,在寺内烧完香后出来,总不忘给门前的青狮也添上香烛。在他们心中,青狮不再代表一头简单的狮子,也早已成佛了。白象今何在

  按照佛教典故“青狮献瑞,白象呈祥”,这蹲在佛门前的青狮,不能不让人联想到那白象到底在何方?从去年底起,渝中区文物保护管理组织人员开始走访收集“白象”的踪迹。

  现年73岁的余为国老人是白象街的老住户,据他称自己1948年到白象街一染房当学徒。解放后调至渝中区公安分局至退休,一直没有看见也没听说过“白象”。

  从小在白象街长大的陈春明现年51岁,他自己称小时候比较淘气,喜欢到处跑,附近有多少防空洞都了如指掌,甚至还能画出白象街的地形图,但也是从未看过和听说过有“白象”。

  市文史馆彭伯通老先生对于白象街名字的来历有所了解,也对“青狮白象锁大江”之说有所耳闻,但从未见过白象。据介绍,渝中区的白象街是一条比较古老的街道,因白象池得名。据乾隆旧《志》记载:“白象池,命名无考,在旧同知署后,白象街缘此得名,今废。”由此不难看出,白象池早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前就废了,而且命名在当时就不可考,可见时间之早。

  市博物馆冯庆豪先生介绍,白象早已消失,无从查考。复活历史传说

  白象街上是否有真白象?如果有它到底是什么模样?据文管所现在掌握的资料,只知道白象在白象街嘴上,靠河边,与青狮对望,应该是在清乾隆年间建成,用石材打制。“不能让青狮继续独自守望!”渝中区政府近日表示,“如果找不到,我们要重新打造‘白象’,让历史传说复活。”

  记者 田莉:“青狮白象”与佛教的渊源

  在佛教里素有“青狮献瑞,白象呈祥”的说法,象征此处为祥瑞之地。传说在佛教法会上,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台上向信徒讲经说法,左边侍文殊菩萨专司智慧,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一青狮表示智慧威武;右边侍普贤菩萨,骑一六牙白象,象征功德圆满。渝中区联合本报征集历史文物史话

  本报讯如果不是慈云寺门前偶然的一回眸,“青狮白象锁大江”也许再难以呈现于世人。为了重拾这些珍贵的历史,渝中区政府、区文广局将联合本报向市民征集渝中区的历史文物史话。

  据了解,渝中区现有文物(点)近百余处,为再现历史人文环境,打造“文化名区”,先后斥资重建了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湖广会馆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古迹,今年还将陆续对外开放一批文物景观。这一系列举措旨在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自己所在城市过去的光荣和未来的美好,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如果你知道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文物史话,欢迎通过本报热线966988参与征集活动,让我们共同来揭开隐藏在山城背街小巷历史的神秘面纱。

  网络编辑:甘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