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疫情为何越来越多? “传染病频发”有认识错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08:5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8日电今年年初中国部分地区出现流脑疫情,可能不少人心头会有这样的疑问: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2005年的流脑……这两年传染病怎么比以前越来越严重了呢?然而,记者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得到的数据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传染病总发病率和总死亡率一路走低,最近两年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

  为什么百姓对疫病的认识与科学监测结果之间会有一定程度的错位?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

  对疫病的认识应有科学依据

  曾光教授以最近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流脑疫情举例说,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曾暴发过大规模的流脑疫情,发病率一度高达400/10万,最近两年的发病率却只有0.2/10万,相差了大约2000倍。他说:那种笼统地认为近两年中国传染病疫情变得越来越严重的看法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合的。

  “错位”不应成为常态

  传染病防治不单是一个医学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多个方面。百姓认识上出现的“错位”也说明,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公众自身还需进一步讲究危机处置的艺术,增强抗御风险的心理承受力。

  曾光希望,政府更加注意发挥公共卫生专家的作用。同时,新闻媒体不要为了抢卖点,去做耸人听闻的宣传。

  作为新闻传播方面的专家,喻国明则提出,媒体应积极、正确地引导公众。而政府处于信息强势地位,也要主动负起责任。在疫情发布方面,不仅要公布何时、何地发生了何种传染病疫情,还应把这种传染病的危害程度、防治办法等信息通过媒体及时告诉给老百姓。信息的单一和模糊,反而会刺激公民自我保护意识的膨胀。

  郑杭生呼吁,全社会都应转变传统的安全观念,由注重事后处置、认定、总结的消极的社会安全机制,转变为注重超前预警的积极的社会安全机制。(霍小光 冯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