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技之谜: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发现过程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10:28 中国新闻网

  神秘的抚仙湖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位于云南玉溪。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水鬼的潜水爱好者———耿卫,在抚仙湖潜水时的一个惊人发现,让抚仙湖显得更加疑云重重。他发现在湖底有大量的人工建筑遗迹,遗迹的规模之大令人称奇。难道这里真有传说中的水下古城?如果是的话,它又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又是怎么沉到湖底的呢?

  ———上篇———水鬼发现神秘古建筑

  耿卫,一个从小就在湖边长大的年轻人,一名专业潜水员,因为天生水性极好被人称作“水鬼”。在一次潜水的过程中,抚仙湖东北岸的一大片水域下面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水下方石随处可见

  耿卫告诉记者:“我第一次潜下去的时候就发现很多累积的大石料,包括石板、石条,上面有非常厚的青苔。”出于潜水员特有的敏感,这个现象令耿卫非常奇怪,因为通过多年的潜水观察,抚仙湖底的地貌主要是以淤积的泥沙为主,怎么会在这个区域突然出现大量的散落石块呢?再接下来的发现更是让耿卫惊讶不已。

  耿卫说:“那些建筑都是高台式的,堆积都是一些非常大的石块,非常规整,一米二乘一米二,这种方方正正的石头,随处可见。”

  这些石头是浑然天成,还是人工所建呢?好奇心驱使着耿卫决定探个究竟。在进行仔细的观察后他发现,这些石头人工痕迹非常明显。

  是传说中的水下古城吗?

  在随后的几次探测中耿卫认为,从这些静躺在水底建筑石料上附着的厚厚的青苔来看,这些水下建筑的年代非常的久远,那么这些水下建筑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么到水里来的呢?满腹狐疑的耿卫不由得想到了一个关于抚仙湖的神秘传说。

  在云南澄江县,据当地人讲,平日天气晴好、风平浪静的时候,站在附近的山上,偶尔可以看到抚仙湖“水下古城”的墙基显影,但是由于湖水太深,始终没有发现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古城的存在。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水下古城吗?这一切成了耿卫心中的一个不解的谜团。为了进一步探明真相,耿卫先后38次潜入该水域进行探测并拍摄了大量的水下录像。随后把相关的资料写成专题报告,向云南省有关部门和相关的专家作了通报。

  ———下篇———水下考古拉开帷幕

  一时间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水下建筑是码头、水坝,有的认为是祭祀台、庙宇,还有的则认为是古城……

  这一切又为烟波浩渺的抚仙湖披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那么湖底的“水下遗迹”到底是什么?如果是传说中的古城,它又是历史上哪一座城市呢?

  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中国水下考古队正式进驻抚仙湖,一场声势浩大的水下考古就此拉开了帷幕……

  是水坝、庙宇还是古城?

  抚仙湖地形图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葫芦,水下遗址主要在湖的东北部区域,考古队重点要探测的位置也就是在这里。这次考古除了有专业的水下考古人员潜到湖底进行勘测之外,还动用了一个专门从事水下探测任务的潜水器“蓝鲸”号,对水位较深的区域进行探测。“蓝鲸”号潜水器,里面可以乘载4个人,上面装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最先进的声纳扫描仪,曾经多次执行深海目标的探测与定位的任务。那么这次考古能否解开抚仙湖下的重重谜团呢?

  潜水器进入遗址所在的水域。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散落在湖底的形状规整的石块。随着潜水器的推进,专家们在声纳显示器上发现了一堵南北走向的石墙。与此同时,考古队的潜水员在遗址的浅水域发现了一条石板铺就的类似于街道的建筑物。潜水员在通过一段开阔的平地以后,一座气势雄伟的带有台阶的高台式建筑映入眼帘,踏着布满青苔的石板拾阶而上,这座建筑曾经散发出的那种庄严、神圣感依然历历在目。

  工作人员发现,抚仙湖水下遗址的范围非常大,类似人工建筑的痕迹比比皆是。由于水下能见度较低,只靠普通的手段很难对遗址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因此专家们决定用声纳对遗址进行探测。声纳专家通过几天的努力,扫描的结果很快出来了,这个遗址的范围是2.4平方公里到2.7平方公里之间。根据实地勘测的情况和声纳的数据分析专家们认为,这个位置呢就是古城的中心建筑,那个高台建筑应该是个祭祀用的祭台。

  是什么原因沉入湖底?

  考古专家说,根据目前的探测情况来看,这座古城遗址的规模之大,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非常罕见的。那么如此规模巨大、布局讲究的一座建筑城市,它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而沉入湖底的呢?

  据云南的地质资料显示,抚仙湖属于地震断陷湖,与此同时受板块运动的影响,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界形成了一条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地震分布带,这就是著名的小江断裂带。据史料记载,仅公元1500年以来,小江断裂带上发生过38次破坏性地震,最大的震级达到8级。那么在抚仙湖底发现的古城遗址会不会是因为某次大地震而沉入湖底的呢?据专家们考察和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是由于地震引起的滑坡所造成的。

  毁灭前是历史上的哪个城市?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这个曾经坐落在抚仙湖畔的古城因为地震而沉入了深深的湖底。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古城曾经的繁华,然而这一切因为地震而不复存在。说到这个水下古城曾经的繁华,我们心里一定还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个古遗址在毁灭以前究竟是历史上的哪一个城市呢?

  有专家推测,这座水下古遗址很有可能是曾经在云南历史上神秘消失的古城———俞元。

  水下古城究竟是哪个年代的?

  云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李昆声告诉记者:“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抚仙湖在俞元城的南面,俞元城在抚仙湖的北面。”那么抚仙湖的水下古遗迹究竟是不是俞元古城呢?要确定这一点,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首先要确定这个水下古遗址的年代是否和史书的记载相符。那么这个水下古城究竟是什么年代的呢?

  在考古中如果要确定一个遗址的年代,就需要找到一些和遗址相关的人类所留下来的生活生产用具进行鉴定。由于水下的建筑坍塌严重,并淤积了大量泥沙,再加上受水下能见度的影响,这给寻找目标带来了一定难度。在近半个月的探测中,除了一些毫无生气的建筑石料以外,几乎没有发现和人类生活有关的器物。就在考古队员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希望的时候。一个陶罐形状的目标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中。

  专家们认为,从这件陶釜来看,抚仙湖水下遗址的年代,很可能是在战国到东汉这段时间范围内。但根据这件陶器所确定的年限误差较大,如果能够找到和遗址相关的,能够做碳十四测定的物件,就能更加准确地判断出遗址的年代。

  那么,考古队员能在坍塌严重的水下遗址中找到能够做碳十四测定的物质吗?

  古城是汉代掉下去的

  潜入水下的考古队员和“蓝鲸”号都在不停地小心翼翼地搜寻着,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发现”,又无数次的空喜之后,考古队员终于找到了一些附着在石块上的螺壳,专家在对这些螺壳进行了碳十四测定之后得出了结论。那个贝壳是距今1750年,有个误差,正负有一百年。这个时代正好也是跟陶釜的时代差不多,东汉到魏晋时期,也是汉晋时期的。

  碳十四测定的结果是距今1750年,由于贝壳是附着在建筑体上的,因此说明水下遗址的年代肯定是早于这个时期。那么水下古城遗址的年代通过打捞上来的陶釜和对贝壳所做的碳十四测定结果,被初步确定下来。这个结果就让部分专家对之前有关俞元古城的猜测产生了质疑。因为碳十四测定,明确古城是汉代掉下去的,汉代以后,它就不在陆地上,在水下,可是俞元古城在唐朝的书里还有记载,它在陆地上,所以根本不是俞元古城。那么,如果抚仙湖水下遗址并非俞元古城,它又会是什么呢?

  是古滇王国的都城吗?

  据记载,公元前276年,楚国将领庄桥在云南建立了一个文明程度非常高的古滇王国,但是到公元前86年后,史书上就再也没有任何关于古滇国的记载了,滇王国的都城也随之神秘“消失”,至今未能找到。那么,抚仙湖的水下遗址会不会就是古滇国的都城呢?

  有专家认为,从抚仙湖水下建筑构造来看,它都是采用石质,这与古滇国曾经存在的一些建筑风格十分相似,另外从这些建筑的加工工艺水平和建筑规模来看,说明当时这里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因此很有可能这里就是古滇王国都城的遗址。但是这个说法似乎也非无懈可击,也有专家对此持怀疑态度。

  那么,这座在水底沉寂了近两千年的中国“庞贝”古城究竟是一直未被发现的古滇国的都城,还是当年神秘消失的愈元古城呢?有专家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因为考古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工程,而对于抚仙湖的水下考古还只是刚刚开始,由于现在所掌握的信息还十分有限,很多问题还只能是停留在理论猜测与估计的阶段,要真正解开抚仙湖水下古城之谜,还有待将来进行更为艰苦细致、更长期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关于声纳

  声纳是利用超声波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它能够通过设备发射出超声波,在探测的过程中,超声波遇到前方的物体就被反射回来,再由接收设备接收。由于物体距离超声波发射装置的远近和本身形状的不同,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的强弱和快慢都有差别,这些数据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就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现出探测目标位置和形状。那么,像我们熟知的B超也就是这个原理。(张蕾)

  来源:科技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