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要多发稿 时评作者惟有批评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0日16:12 人民网

  网友:王攀

  总揽报章上的各类时评文章,发现里面批评居多,往往是一个地方出台了什么措施,或者有了什么动作,时评作者则必然会对其品头论足,非要找出其诸多的不妥和危害来。更有一些时评专业户,深得时评写作三味,牢记一条:文章要想多发,惟有批评和质疑。于是,时评作者成了不平作者,他们每天上网浏览各类新闻,如觉不妥,立刻十指飞舞、键盘噼啪作响,个把小时下来,一篇所谓的匕首、标枪便“狠狠”地投掷过去,哪管观点是否偏激,新闻是否属实。当然,众多时评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于事于世有拾遗补缺之功,但如果处处以质疑批评的笔锋来对待时事,整天骂字当头,却不见得好,因为这样很容易给被批评对象的工作带来羁绊。

  这使我想起来古代的谏官。谏官专门谏诤皇帝的过失,同时也是皇帝和宰相之间的传声筒。皇帝用谏官,宰相也用谏官。有时宰相有不便同皇帝直接讲的话,却可以通过谏官的口向皇帝讲。谏官讲的对,固然好,讲错了,也无妨大体。因为谏官本来就是要开口讲话的。唐以前谏官隶属于政府,由政府的头儿——宰相举荐,总的来说是和宰相站在一起的。但到了宋,谏官则从政府中分离出来,谏官不是由宰相荐举,而是由皇帝亲擢,宰相管不着了。这样,谏官由原来监督皇帝,逐渐变成了监督宰相。谏官本事以言为职,无论什么事什么地方他都可以讲话,不讲话就不尽职,讲错话不要紧。于是,谏官为了显示自己,就处处与宰相作对。宰相说东,他说西;宰相说西,他又说东。总是不附和,总是对政府表示异议。看上去他们是尽了职,却无形中替政府设立了一个只发空论不负实际责任的反对机关。他们尽爱发表发反对政府的言论,只要是谏官,人人都可以发表反对意见。政府却不能老不理他们的言论,这又叫清议。清议总是政府的对头,成了政府的擎肘。

  反观现在的时评,一些时评作者如同古代的“谏官”,而他们写的时评文章则犹如古代的“清议”。

  在古代,谏官有两个特点:一是官位低,权柄小,只是些清望之官;二是年轻有学问有名望有见识有胆量能开口的材料。他们讲话讲错话了,当然也要免职,可是免了职,声望反更高,反而更有升迁的机会。所以他们乐于讲话,乐于批评。现在一些时评作者呢,估计有官位的不多,权柄也不会大到哪去。到底有多少知识有多少学问有多少见识还不敢说,但至少是敢开口讲话。他们对所有的新闻时事,不管是否涉及自己的专业,不管是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均可发表看法,即便说错了,也无须承担责任。时评发表的多了反而成就了名气,成了言论专业户,名利双收。

  因此,现在的一些时评作者和古代谏官相比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而一些时评文章,则更跟古代的“清议”无甚差别。古时清议,指的是名流对当代政治和政治人物的议论,虽有坐而论道的意味,但至少这些名流还跟所批评的对象同朝为官,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便如此,清议也多是政府的擎肘。而现在的时评文章则更为了得,所评事件离自己十万八千,却说的煞有介事。不了解这个问题的具体情况,哪敢随便发言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希望诸位时评作者千万不要当不平者,俯下身子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