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不在耀眼处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00:23 红网 |
最近,全国各地各级党组织都在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关系到提高党员素质、树立党的形象、改善党群关系、增强执政能力和提高执政水乎的—件大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们党自身的历史特别是长期执政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先进性是一个党的政治本色的集中表现。也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区别于其它政治集团的主要标志。能不能在任何历史条件下和生存环境中都自觉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是我们这个半个多世纪以来—直处于执政地位的党保持永不枯竭的政治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乃千年大计也! 在学习中我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是:先进性表现在什么地方?看起来这个问题很简单,谁都知道它写在党的纲领与章程里,体现在党的根本宗旨上,还与每个党员的信念、理想和奋斗目标紧密地联系在—起。在艰苦的革命战争时期,则集中表现在对苦与乐、得与失、生与死的考验上。总之,它写在党的旗帜上,亮在社会生活的耀眼处。在电视、电影和戏剧舞台上有时则被具体化为:穿着红衣裳,站在高坡上,口唱红太阳,挥手指方向。 但我始终觉得,那样去表达先进性过于简单化、模式化、概念化,重形式而不重实质,常常使人有一种“两层皮”、“夹生饭”的感觉。这种“模式化”的教育往往是“轰轰烈烈走过场”,“雷声大,雨点小”,“雨过地皮湿”,收效甚微。 为此,我常常留心那些并不耀眼的地方,想从人们不经意处找出点不寻常的东西来。时间久了,看的多了,渐渐发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并非都显示在耀眼处,有时倒反隐在那些不显眼、不张扬的日常生活里。越是在这样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和日常生活里,才越能透出他们“先进”的本质,其先锋模范作用和榜样的力量也才能更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发挥潜移默化的感召力。 在这里,我想起了发生在“伟人”身上的几件“小事”: 毛泽东和杨开慧养了三个儿子,大革命失败后和妈妈一起被关进大牢。杨开慧牺牲后三个孤儿被地下党救到上海。党组织被破坏后又流落街头,一个被打伤脑子留下终身残疾,一个从此下落不明,健康活着的只有毛岸英一个,毛泽东能不视为命根子吗?当他从苏联学习回国后,毛泽东没把他留在身边,也不让他在机关里过舒服日子,而让他背上背包和干粮,到穷山沟住到贫苦农民家里接受教育,后又让他到山东直接参加土改,像普通工作人员一样在基层从事具体工作。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不顾中央其它领导的好心劝阻,毫不犹豫地让他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年仅28岁就为中朝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后来,毛泽东又强忍老年丧子的巨大悲痛,谢绝把岸英遗体运回国内安葬的建议,毅然决定把他的尸骨和在朝鲜战场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一起留在朝鲜。对此,毛泽东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啊!”毛泽东就是这样处理子女问题的,他不是用高谈阔论而是用实际行动给所有共产党人上了一堂“保持先进性”的政治课。 周恩来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直到1976年逝世止,当了我们这个十多亿人口大国的总理长达26年之久,可他除了—身正气,只剩两袖清风,是一个“彻底的无产者”。他—当总理之后,就和家属亲友订了一条很严的《家规》,不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利用他的地位和影响享受任何特权。他的故乡——江苏省淮安县的县长,为表达家乡人民对他的思念和敬意,带了几斤茶给他。他“笑纳”后如数给了钱,又严肃地批评他违反了党的规定,以后不准再这样做。当听说地方上要保留并维修他的故居时,态度更为坚决。责成地方政府把多余的房子分给无房的贫困户居住。自已亲属已住的如需维修则由他自己付钱,并不准外人参观或留作纪念,事后还几次让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检查贯彻落实的情况。还有—件小事,似乎不值一提,却几十年让当事人耿耿于怀。那是1958年7月,总理到广东新会县视察。县委书记党向明看到他日夜操劳,伙食又那样简单,心里很不忍,就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一天晚上,叫县委食堂的厨师弄了几个菜,给总理送行。总理笑着说:“向明同志,你—个月多少薪水我知道。这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来吧!立即叫秘书掏出300元钱交给食堂司务长。”党向明同志在几十年后提起这件小事还激动不已。 往事如烟。如果说以上提到的几件小事早已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中,说起来有“陈芝麻烂谷子”味,那么,发生在眼前的几件小事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今年春节,国家主席、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没呆在北京,而是冒着雨雪,踏着泥泞的山路,深入到贵州省最贫穷的黔西南山区,和当地各族同胞一齐欢度新春佳节。在那里,他走访劳模,慰问困难户,和少数民族同胞一起捣年糕,包饺子,亲如一家人。国务院温家宝,2005年元旦,刚在北京开完会就匆匆赶奔陕西铜川,看望遇难的矿工家属,了解事故查处情况。还到井下看望坚守在采煤第一线的矿工,和他们一起坐在坑道铁轨上吃馒头,喝开水。有人对他说“井下危险”。他反问:“矿工是人,我也是人。他们长年在井下工作,我为什么就不能到井下来?”在大年卅,他来到河南上蔡几个艾滋病村,看望正在和病魔作斗争的艾滋病人,紧紧握着他们的手,鼓励他们安心治病。他又去看望因艾滋病失去亲人的孤寡老人和孩子,和他们一起吃年夜饭。含着泪深情地告诉他们:“你们不幸失去亲人。但全国到处有你们的亲人,北京也有你们的亲人。我就是你们的亲人”。他还对他们说:“你们有困难可以找我,打电话、写信都可以。”一个失去亲人的农民怀着不安的心情给总理写了信,想不到总理在百忙中还亲笔给他们写了回信,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以上这些,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不像作报告、发指示那么耀眼,也似乎与“先进性”沾不上边。但却却是这些并不耀眼的小事,透出这些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上那种视人民如父母、甘当人民儿子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时时事事以民为本,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的高贵气质和无私品格,“先进性”不正深寓其中吗?这是无声的号召,榜样的力量,感人全在不言处,无论什么样的说教也不能收到如此效果。看来,保持共产党员无产阶级先进性的教育,既要认真学理论,弄清楚大道理,认清大方向,更要紧密联系实际,从不显眼处做起,不搞形式,少做表面文章,更不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装模做样、虚造声势、哗众取宠、有害无益的“政治秀”上。(稿源:红网)(作者:徐恒足)(编辑:杨国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