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六盘山:风展红旗奔富路(经典中国(77))(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04:44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六盘山:风展红旗奔富路(经典中国(77))(图)
六盘山一角。

  本报记者 周志忠

  编者的话

  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当年红军到此,风展红旗,是要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今天的六盘山依然红旗招展,那里的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努力,要缚住“贫困落后”这条“苍龙”。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生态移民、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六盘山人民的不懈努力一定会结下成功之果。

  2月17日,宁夏南部山区下了新年第一场大雪。登上海拔主峰2928米的六盘山,只见漫山银妆,分外妖娆。1986年为纪念红军翻越六盘山50周年修建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亭不见了踪影。六盘山旅游扶贫开发区常务副主任袁志安介绍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加强六盘山红色旅游开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出资重修纪念亭。

  1935年10月5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等率领红一方面军,从甘肃界石铺一路北上,经静宁来到单家集(现属宁夏西吉县)。红军宣传抗日、尊重民俗,赢得了回族群众的敬佩和爱戴。毛泽东在这里同陕义堂清真寺开学阿訇促膝而谈,当晚住到寺旁一户农家。次日,红军继续东进,于10月7日翻越六盘山。红军离开不到3个小时,敌人的飞机就到了,扔下7颗炸弹,其中4颗分别落入清真寺礼拜堂内、院里及寺后,在毛泽东曾住过的房门上,一共留下大小15个弹孔。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写下豪迈词章《清平乐·六盘山》。14年后的1949年,六盘山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将甘肃省河西、定西和宁夏南部六盘山周边西海固地区列为“三西”扶贫开发区域后,六盘山区迎来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地跨泾源、原州、隆德、彭阳、西吉等县(区)的六盘山地区总面积6.78万公顷,现有152万回汉人口。如今,六盘山生态区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70%以上,退耕还林草、生态移民等举措使六盘山披上了绿装。

  六盘山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生态移民。1986年起,开发式吊庄接纳了众多贫困农民走出大山到平原落户。在银川市郊南梁农场一处移民村,生活着从六盘山上搬迁下来的农民。72岁的杨忠俊老人是2003年8月20日来这里安家落户的。老人回忆说,那一天,浩浩荡荡的车队经过一天一夜400公里行程走出大山,燕家山村75户300口人随着这个车队来到平原。新村700多间新砖瓦房全部由政府出资建盖,3口以上之家每户60平方米3间房子,通电通自来水,每人分配2.5亩耕地,每户2亩枸杞地,娃娃们就近入学。杨忠俊说:“世代住在山上,最困难的要属喝水和交通。搬出大山,儿孙们到平原生活、上学,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作为我国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六盘山拥有“红色之旅”、“回乡风情”、“丝路古道”、“清凉世界”四大旅游品牌。1998年至2004年底,这里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4万多人,已成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

  如今,六盘山区各县(区)正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农民种草养畜,种植中草药材,开发经济果林,开发土豆资源,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2004年世界马铃薯年会上,中国特产组委会授予西吉县“中国马铃薯之乡”。西吉马铃薯是市场抢手货,所产粉丝粉条供不应求,全县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收入达到5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3。西吉还是宁夏劳务输出第一大县,2004年输出10万余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近1/4,人均劳务收入达到578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9%。

  《人民日报》 (2005年02月21日 第四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