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包机落幕,“三通”还有多远?(热点解读·头条新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04: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包机落幕,“三通”还有多远?(热点解读·头条新闻)(图)
本报记者 王尧

  2月20日21时28分,北京首都机场停机坪。海南航空公司HU7952号航班载着145名乘客从台北飞返北京,为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画上圆满句号。

  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落下帷幕,却留下许多珍贵的镜头可堪回味:

  难忘1月29日,在首都机场机库举行的首航送行仪式结束后,机库大门缓缓开启,东方曙光初露,飞行员整装待发的情形;

  难忘北京、上海、广州机场候机大厅内台胞们那一张张喜气洋洋的笑脸,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言;

  难忘大陆航空公司的飞机飞越56年的阻隔抵达台湾时,台湾民众热情欢迎的鲜花、美酒、掌声……

  承载着两岸人民无尽的期盼,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为农历乙酉年的春节平添了许多喜气,但此举能否成为两岸关系出现转机的新起点?包机落幕,“三通”还有多远?

  祖国大陆表现了最大诚意

  1月15日下午4时左右,澳门凯悦酒店。大陆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副理事长浦照洲、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乐大信向在场的50多名媒体记者宣布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的商谈结果:1月29日至2月20日,台商包机可以双向对飞、飞经香港不落地的方式往返两岸,飞行地点为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高雄;两岸各有6家航空公司对飞,各设24个航班。

  消息传来,一直担心包机协商“破局”的台商们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台商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台商春节包机虽曾于2003年成行,但2004年春节却因台湾当局的阻挠而中断。

  2002年10月,台湾知名人士章孝严提出了台商春节包机的建议,在岛内引起强烈反响,大陆方面也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愿意采取一切措施促成这一好事”,并希望包机采用“双向直行”的方式。然而,台湾当局却以“安全”等理由提出须经停港澳、祖国大陆的航空业者不能参与等苛刻条件。尽管最后包机变成了“单向曲行”,祖国大陆却表现出了最大的灵活和善意,为包机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和支持。2003年底,当春节包机又一次提上议事日程时,大陆民航部门根据通航惯例和公平原则提出了两岸航空业者“对飞、不经停第三地”的方案,台湾有关部门却仍然坚持必须经停第三地,并将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恢复商谈作为对飞的前提。但由于台湾当局领导人否认“九二共识”,两会协商无法恢复,2004年春节包机未能成行。

  2005年1月2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宣布:为满足广大台商返乡过年或接家人来祖国大陆团聚的愿望,我们愿意本着为台湾同胞做实实在在事情的精神,努力促成2005年春节包机的实现,并提出“共同参与、直接对飞、双向载客、多点飞行”的原则。为了避免两岸政治分歧干扰协商,大陆方面提出由民间业者就春节包机有关技术性、业务性安排直接沟通,达成共识,做出安排,各自执行。

  1月10日,台湾“推动台商春节包机参访团”一行来到北京,与国办台和国家民航总局负责人会面。参访团成员章孝严对大陆方面为推动春节包机所表现出的诚意和弹性大加赞扬,但碍于台湾当局阻挠两岸交流的一贯立场,他对包机能否最后成行仍语带保留。

  事实证明,台湾民进党当局也确实给春节包机增添了一些变数。但是,在内外各种压力下,台湾当局接受了两岸民航业者的协商结果,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得以成行。

  在欣喜与遗憾中前行

  2005年1月29日上午9时28分,由广州起飞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春节包机降落在台湾桃园中正机场,这是56年来大陆民航客机首次以正常途径降落在台湾的土地上。飞机在缓缓滑行中,驾驶舱的窗户打开了,飞行员探出头来,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这一幕,令许多人掉下泪来。

  广东的140多位台商是一群特殊的乘客,为了见证首班大陆客机降落台湾的历史性时刻,他们搭上了这班飞机,当天去、当天再随机返回广州。那一天,像这样专为见证历史而飞的乘客还有不少,用佛山市台商协会副会长潘家良的话说:“我是怀着喝喜酒的心情来的。”

  人们有理由欣喜:此次春节包机协商,较之2003年有三大突破,一是实现了海峡两岸的民航客机“双向对飞”;二是大陆方面的航点除上海外增加了广州、北京两地,范围有所扩大;三是由原来的中停香港变成飞经香港航管区,减少了一次起降,有利于飞行安全性的提高、飞行成本的降低,缩短了航程时间。

  但毋庸讳言,此次包机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遗憾,与全面的直接“三通”还有很大的距离:其一,仍需飞经第三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直航。其二,没有开放足够多的航点,使春节包机方便台商的目的大打折扣。第三,有资格搭乘包机的乘客仅限于台商和台商眷属,广大在大陆求学和旅游、探亲的台湾同胞被排除在外。

  两岸交流势不可挡

  尽管遗憾不少,两岸春节包机在中断一年之后重开,仍使盼“三通”“如大旱之望云霓”的台商们重燃希望。加之陈水扁当局近来在货运包机的问题上频频许诺,台商期望:两岸客运包机成为常态,货运包机成为现实,两岸“三通”尽快实现。

  对此,两岸多位专家学者指出,此次春节包机乃特例和个案,虽对两岸关系的缓和有正面意义,但不可过度评价,两岸形势依然严峻,“三通”前景在近期内仍不乐观。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徐博东认为:此次台商春节包机得以成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陆方面务实、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对推动两岸包机协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台湾岛内民意、“在野党”和国际社会的压力,迫使台湾当局一直坚持的以“公权力”介入的立场不得不有所收敛。

  但这并不代表陈水扁当局阻碍两岸交流、推行“台独”的立场有所改变。徐博东等专家认为:陈水扁仍在推行“台独时间表”,“一边一国”的立场依然顽固,“去中国化”的步伐愈走愈快。台湾方面对“三通”一再阻挠的原因,就是惧怕“台独”失去生存的土壤。两岸“三通”可以促进沟通,从经济上的交流进一步发展文化、政治上的交流,从而达到相互理解信任的目的。对这一点,李登辉认识得十分清楚:“两岸‘三通’的较劲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三通’一通,等于台湾‘投降’”。陈水扁也说过:“三通”是台湾的最后筹码,不到最后时刻不能开放。可以说,“三通”实现的那一天,就是“台独”走向没落的开始。所以,每当台商提出两岸应尽快直航的诉求,极端“台独”势力总要跳出来,叫嚷要提防大陆“以通促统”、不能“太过躁进、冒进”。“不过,陈水扁的算盘打得很精。”研究台湾问题的学者陈星说,“台湾当局对载客的包机百般阻挠,对两岸货运包机却是异常热心。台湾每年从大陆拿走数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祖国大陆市场对台湾经济的重要性有多大,台湾当局领导人嘴里虽然不说,但是都心知肚明。”

  台湾“陆委会”前主任委员苏起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陈水扁当局在春节包机问题上的态度,是一种战术上的退却,而不是战略上的改变。

  但两岸交流已势不可挡。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台湾居民来大陆368.6万人次,同比增长34.9%;大陆居民赴台14.5万人次,同比增长14.2%。据海关总署统计,2004年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达到783亿美元,同比增长34.2%。其中,大陆向台湾出口为130多亿美元,台湾向大陆出口达650多亿美元。

  春节前夕,国台办副主任王在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这些数字说明,2004年台湾通过两岸民间贸易,从大陆获取了52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对此,国家领导人很明确地讲了,和台湾同胞贸易不存在谁吃亏的问题,因为台湾同胞都是我们自己的骨肉兄弟,这个问题我们不必计较。但是,我看到台湾媒体有一个统计,由于两岸不能够直接“三通”,造成货运和人员往来的成本浪费达1000多亿元新台币,折合美金有30多亿元。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推动两岸直接“三通”,应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认为,此次春节包机的协商应该说为两岸以后直接“三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只要两岸有诚意,可以避开一些政治问题,可以通过民间机构、行业协会,直接进行沟通,从实际出发,务实地、灵活地从技术层面解决一些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包机对实现将来全面直接的“三通”有正面的意义。

  一直在为促成包机尽心尽力的上海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惠德的一席话代表了大多数台商的心声:“我觉得通航虽然困难,但可以透过春节包机一步一步走下去,大门敲不开先敲小门,小门敲不开先敲窗户,你看这次不是比上次更进步了吗?”

  链接

  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自1月29日首航到2月20日结束,历时23天,双方的6家航空公司48个航班均顺利完成飞航任务,接送台胞10767人次,其中,大陆6家航空公司运送5133人次;台湾6家航空公司运送5634人次。以上海航点5400余名为最多。这比仅有台湾航空公司16架次航班、客运量仅为2600余人次的2003年春节包机往前迈了一大步。

  上图:2月20日21时28分,海南航空公司HU7952航班从台北飞抵北京首都机场。至此,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所有航班全部执行完毕,两岸民航飞机56年来首次的双向对飞航程画下完美句点。图为台商及家属抵达首都机场。

  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摄

  《人民日报》 (2005年02月21日 第五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