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谢不起,以逝去女儿的名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08:53 解放日报

  一个感人的故事

  女儿手术后去世,母亲找到主刀医生,接下来的事,出人意料。

  跌跌撞撞走到医生面前,“扑通”一声,这位刚刚痛丧14岁爱女的母亲,居然双膝着地,跪下了。

  泣不成声,却长谢不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代她向您磕头了”

  这一幕,就发生在上海浦东的一家医院里。

  最初也是在那住院的一位病人的家属,给本报写来一封信,让记者获知这消息。

  写信的名叫符家文,家住江苏省扬州市长征西路。信中他这么写到:“这一幕,是我陪孙女去该院治病亲眼所见的场面,心脏病开刀去世的那个小女孩,从浙江桐乡来的,当时住在6病区26床,我孙女住29床。我虽活了60多岁,像这样子的场面还是第一次:一个死于手术刀下的人的家属去向‘杀手’磕头致谢,实属少有。”

  记者找到符家文,电话中,这位当事人详细描述了他看到的场景:“那个女孩手术后一直处于病危状态,第二天病情突变,终于还是走了。当时病房里,那位母亲悲痛欲绝,跪在主刀的赵医生面前,一边哭,一边说,谢谢你医生,女儿手术前对我说,如果手术成功了,今后长大有工作了,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就要再来一趟上海,磕头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如果手术不成功,也不怪你们,不怪任何人,还是要谢谢医生伯伯为救我的努力。真的,现在女儿走了,只有我代表她,向您磕头了,谢谢……”

  一番话,源自心底,真情朴素。“在场的陪医者哭了,来劝说的医生、护士哭了,那位赵医生,看上去60多岁,也哭了。”

  昨日,记者拨通这位家住浙江桐乡农村的母亲,电话那端语音沙哑:“女儿得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挺严重,3岁时,孩子他爸又不小心把别人给撞了,家里积蓄赔光,女儿开刀的最佳年龄也错过了,一直耽搁到去年14岁,才来上海做手术。现在虽然手术没成功,但医生也尽力了,真的谢谢他们,谢谢他们……”

  医生着实犯了难

  记者找到赵医生时,已是下午6点,早该下班的他却依然一身白大褂,忙碌在病房。

  提及这事,赵医生动情道出:小女孩的心脏先天伴有12种畸形,又早过了手术的最佳年龄,类似病症在国内尚属禁区,母女俩辗转各地医院,屡遭回绝。最后慕名到这里,开始医生们也是一致认为不宜手术,可母女俩急坏了。不做手术就没希望,做手术还有一线生机,母女俩哭着再三要求医生“帮忙”、“开恩”。母女俩把生的渴望托付,把满腔的信任倾注,万一失败,“我们不怪你”!

  可自己从医近40年,岂能不知个中风险,赵医生虽然答应再研究研究,心下却着实犯了难。

  3周过去,赵医生终于铁了心———放弃个人得失,冒一次医学风险,为少女闯万一生存之路。

  只是倾尽全力,最终依然无力回天。赵医生摇头对记者说:“面对手术的失败,这么些天了,说实话,我的心里还是不好受,沉甸甸的。但让我感动的,是这对母女的明理,其实,有了患者的信任,医学就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声无奈的叹息

  但是,也有少数不理解的患者及家属,把医患关系弄“紧张”。赵医生说,就在两个多月前,同样在他们医院,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护士给小孩打针时,因小孩不肯配合,扎了3针才成功,没想家属勃然大怒,一把将护士推倒在地,拳打脚踢,致使该护士血尿4个“+”。

  “有的小孩血管不好找,多扎了几针,家长埋怨几句,我们完全能理解,但没有一针见血,就拔出拳头,这也太野蛮了。我们渴望得到尊重。”

  赵医生一声叹息。

  照着右眼就一拳

  确实,在求医看病中,存在着一些医患矛盾,而当事的医护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去年4月,中山医院一医师因拒绝病人冒名开药,被打得颅脑外伤;7月,还在这家医院,一病人家属为一元投币电话没打通,照着护士右眼就是一拳;9月,普陀区中心医院一急诊医生被打致肾挫伤出现血尿;1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一护士,为婴儿注射未能一次扎针成功,被其家长殴打致急性肾挫伤……

  据市卫生局有关部门统计,上海一年的门急诊总量已高达9000万人次左右,收治住院病人140余万,手术病例40余万。为了患者生命健康,全市14万名医务工作者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然而与此相对应,却有这样的一组数据:从2002年9月1日到2004年8月31日的两年间,全市卫生系统就有69名医务人员被殴打;从2002年开始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至今,全市发生“群访”、“闹访”和冲击医疗机构的事件,高达110起……

  业内人士指出,这还只是“值得”上报卫生主管部门的较大事件,一些医护人员被揪扯、被辱骂,还不在其列。

  其实,这样的结果,对战胜病魔医治病人,毫无益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被袭医护人员,虽未造成特别严重的身体伤害,但心理上的负担不小。这样的负面效果,不但导致医护人员普遍高度紧张和提防,而且也不愿、不敢承担难度大、高风险的手术,其实质也最终损害了最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

  “我们医院就收治过这样一位脑溢血病人,如大胆采用创新手术,救活的可能还是存在的,可医生担心万一没抢救过来,一旦患者家属‘群情激愤’,谁也不敢为此承担风险。最后,还是按常规手段抢救,尽管都知道无济于事,但却没风险。可悲的是,病人去世后,家属反而觉得医生是尽力抢救了。”本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的张医生感慨良多:读书时医学院的老师教导我们,只要病人还有1%的生存希望,医生就要尽100%的努力去抢救,可现在,信任的缺乏扼杀了医学的创新和突破。

  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程蔚蔚教授说,医学上还有许多疑难杂症,但眼下很多医生对此退避三舍,尤其不愿收治处于生死边缘的重症病人,无非就是怕担风险,怕家属闹,其实,医生不敢大胆实践,不敢挑战高难度的治疗方法,到头来,受影响的还是患者。

  不妨学一学傅彪

  其实,医患之间只有和谐,才能更好地捍卫生命的康健。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构建这样的和谐?

  陈灏珠(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彪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他住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时,作为患者,傅彪对医生和护士给予了充分的信任,能叫得出他们所有人的名字,理解他们工作的艰辛。一次电视访谈节目里,他特别提到广大医务工作者节假日也不休息,常常日以继夜地工作,衷心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而他的主刀医生则真诚感谢,傅彪为其积累医疗经验所作出的贡献。可见,医患之间只有和谐,才能共同对付疾病。可见,面对疾病,医患本来就是合作关系,理应同舟共济。

  樊静平(华东政法学院法医学副教授):在我看来,医患矛盾是否激化为暴力行为,和双方当事人的个人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其实,如果医生用点心理学,能化解掉一些不满情绪。遗憾的是,有些医务人员只重视程序服务,而轻视人文关怀,“公事公办”,缺乏人情味,非但不能消除不满,反而火上浇油。我们的社会正在转型,医疗体制改革正在深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越来越集中到医院。医学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而应当是高科技与人文科学的结晶,对患者多一个笑容,多一句解释,对一个有爱心的人来说,应该不算难。

  邓伟志(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在我看来,按理,医患关系应成为人际间最和谐的关系。不是吗?过去把看病称作“求医”。你求人家看病,态度能不好吗?再换位思考一下,没有病人来找,你还能成其为医生吗?医生对病人态度能不好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有了互敬互爱,也就会互谅互让,目标一致,共同与疾病作斗争。

  欧以文(上海市清华正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平心而论,在患者遭受病痛折磨甚至失去生命时,其亲人心情之急切、理智之混乱可以理解,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侮辱、殴打医务人员,能超越法的约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上海市医疗机构治安防范暂行规定》,都对医患纠纷处理做出明确规定。但“医疗纠纷仅是医院和患者双方的事”这一模糊认识,在一些部门还有存在。相关执法部门措施不够果断到位,客观上助长了“小闹得小钱,大闹得大钱”的倾向。不论何种情况,“闹医院”都是一种违法活动,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孙剑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学院副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医患纠纷官司的“举证责任倒置”为医院方负责,这对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所以,病员及家属们,完全可以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动辄挥拳泄愤,增添新的不幸。

  金其林(杨浦区中心医院院长):还有一点,一些患者对疾病治疗也存在认识误区,常以为到了医院特别是大医院,所有的疾病马上就可确诊,不少患者还特别注重短期结果,盲目指望一针灵,对正规医院产生强烈不信任感。其实,生老病死是绝对的,医术精湛毕竟还是相对的,医院作为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之地,医务人员最希望、最高兴的,莫过于每位患者的康复。愿全社会对医学多一分理解,对医生多一分尊敬,对医疗风险多一分宽容,让医患双方和谐相处,共同托举健康和生命的希望。

  真诚希望,医患双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微笑,少一些猜忌与暴躁。

  这是一名现代公民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一座城市文明应有的表现与进步。

  本报记者张家琳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制作:解放日报网络部联系电话:(8621)63521111转网络部传真:63515783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