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警惕“痛斥”成为“官场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09:35 广州日报大洋网

  彭荣华

  关心时政新闻的读者不难发现,近来,不少官员面对媒体痛斥某一丑恶现象几乎成为一种新“官场时尚”。官员痛斥权钱交易、痛斥公车私用、痛斥瞒报安全事故、痛斥“机关病”……凡政治与社会领域中引人注目的丑恶现象几乎全都在“痛斥”之列。

  毋庸置疑,“痛斥”是政府公关特别是政府危机公关的一种特殊态度表达形式,其目的是表明政府的公正立场、以改善政府及其负责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官员对此青睐有加,乃是因为他们发现痛斥具有高收益低成本的特性。因下级、基层办事不力、失误、腐败而拍案“痛斥”,无疑会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但如果经常“拍案”、“痛斥”,见不到“痛究”、“痛改”,是不能有效铲除腐败现象和“机关病”的,即使能产生效果也只是“雨过地皮湿”的短期效应。尤其是那些泛泛而谈、不涉及具体人和事的“痛斥”,无异于隔靴搔痒,不但起不到震慑作用,甚至还会产生“抗体”,影响痼疾的医治,沦为一种“官场秀”。长此以往,难免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领导工作作风飘浮,信息不灵,办事缺乏预见性,易意气用事,在上演“官场秀”。

  尽管各级领导们痛斥得一次比一次严厉,但丑恶现象非但没有绝迹,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痛斥安全生产监管不力之后,公众看到的却是一场又一场矿难悲剧接踵而至;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某些痛斥者也被他们所痛斥的丑恶行径俘虏,最后沦为别人痛斥的对象———看看那些“落马”的贪官污吏,哪一个没有过“严厉痛斥腐败行为”的记录?

  自然,“痛斥”就算再“激烈”也只是“痛斥”。不管什么时候,“痛斥”都不如真刀实枪的照章处理来得“狠”,甚至有时候“痛斥”还能起到减缓部分“压力”的微妙作用。而公众也很可能在一场自作多情的心理满足之后从此“放它一马”,将此事件逐渐淡忘。痛斥怒斥之后可能一时一地有一阵子会好一点,但痛斥怒斥最多余音绕梁三日,三日之后又依旧了;痛斥怒斥最多声波震荡三里,三里之外就找不到感觉了。当然,一般也有一些被痛斥怒斥的声波震落的官员,但经验告诉我们:东山再起、换一个地方照样做官的事情,也还存在。这是关于“人”,那么,关于“事”的呢,经验也告诉我们,像火灾矿难这些“事”,一般来说在被痛斥怒斥之后,结果是“此伏”而“彼起”,就是这么简单。所以,虽然“痛斥”来得“痛快”,但却远不如遵照法律法规彻底查清真相“有用”。

  如果有关政府部门及其领导没有撼动不良利益格局与官场秩序的勇气,不能采取积极果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无法真正遏止丑恶现象的泛滥,那么那些义正词严的“痛斥”只会成为人民反感的“官场秀”。(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