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访前童“制灯世家”(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13:00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 ||
传统的手艺在现代的工业中显得越来越举步维艰,却也越来越弥足珍贵了。昨晚,记者专程驱车到宁海县前童镇梁皇村,探访了做灯笼的老艺人王乘中。 记者蔡铁锋/文徐佳伟/摄 前童镇是个古镇,这里大多还是老式的平房,街上熙熙攘攘,热闹中透着历史的沧桑。王乘中的家位于村东南处。今年77岁的王乘中扎灯笼已扎了整整60年。 当记者走进他那挂满一串串灯笼的屋子,这位个头高高的老人兴奋地告诉我们,前几天一位温州人向他订做了500只灯笼,刚把货发出去。每年腊月到正月十五,是扎灯的旺季。儿子削竹篾片、编织灯笼胚、糊灯笼纸,他号字,老伴晒灯笼、漆灯笼……一家子既分工又合作,把一根根青竹变成一盏盏红灯笼。 老王最拿手的绝活是扎竹丝灯笼,这种外蒙绵纸、内点蜡烛的灯笼,过去是百姓的主要照明工具。王乘中从小爱看灯,一到元宵节就跑到街上逛灯会。17岁那年起,他跟父亲学起了扎灯笼。“那时,跟在父亲旁边递递刀子,刷刷浆糊,锯锯做底盘用的木头饼。”他说,“桌上、地上、柜子上堆满了做灯的材料、工具,还有各式各样的灯笼胚,长的、短的、圆的、扁的、鹅蛋形的……”老王仿佛回到了童年。 扎灯过程让人回味 对他来说,最享受的就是扎灯的过程。一把笨重的“厚刀”在他手中变得十分轻巧、听话,不一会儿便削出一大捆薄薄的竹篾片来。 灯的制作要经过扎、糊、刻、了(装饰)、绘多道工序。要选竹节间距特长的四季竹篾青,竹丝要剖得像线一样细。用这种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篾丝编成椭圆形灯笼壳子后,再用柔韧的绵纸将壳子团团蒙上,还要用刷子把绵纸糊得挺括而舒展。然后上清漆,使其均匀而透亮。最后是号字,穿烛台。 号字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老人随手挑出一个中号灯笼,左手握住灯笼脚,右手捻着毛笔,只见他笔毫顺行,灯笼逆转,不到10分钟,“风调雨顺”、“财喜登门”等字句便跃然纸上。“这种灯主要是写些吉利的话就行了,做得多了,也就熟练了。”老王说。王师傅指着一对刚用红漆号上“太阳正照”四字的灯笼说,这是农村造房上梁用的。老王没读过几年书,但大半辈子的制灯经历,使他练就了一手颇见功力的行楷。 如果是制作大灯,那就比较麻烦了。大灯的支架是老王自己编的,要选用好的竹条,剖开切齐,再用铁丝将竹条逐根绑好固定,做成一个长桶状。要糊纸的时候,再用四根结实的铁丝作为支柱,将原来直立的竹条拱开,形成一个灯球状。一个一米见高的大灯,老王得忙上一天。 他们做的灯笼是抢手货,但“一般不上街去卖,客人会上门来订。”儿子底气十足地说。过去,每年腊月廿七的黄洋市———宁海西乡最大的集市,周边天台、三门、新昌等县市的人也来赶集。老王便在集上用一根竹竿把灯笼高高挂起来兜售。 儿子继承父业 他说,现在使用老式灯笼的人少了,灯笼的主要市场还是农村,一有喜事,无论是婚庆嫁娶、生子添孙,还是新房入住等,人们都喜欢点点新灯。 到了上灯夜,各村的鼓亭抬到街上,一杠鼓亭要挂六七十盏灯笼。元宵一结束,鼓亭上挂的灯笼就会被人们一抢而空。 现在很多民间手艺渐渐都失传了,逢年过节街上吊着的多是制作精良、五花八门的塑料灯笼。“看灯的人不少,会扎灯的人不多了。”老王的心情有些沉重。现在,老王的二儿子跟着他学扎灯笼。 他儿子说:如果能把传统的技艺揉进现代的工艺里,让更加精美、更加漂亮的灯笼挂满大街小巷,人们的生活岂不更加美丽灿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