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实”兴市看漳州(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02:02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吴沿

  2004年市财政总收入跨越40亿元大关,规模企业突破1000家———新春伊始,福建省漳州市“两会”传出的这组数字,虽然在经济活跃的福建并不显眼,但对于漳州人而言,其意义非同一般。市委书记袁荣祥评价说,这是漳州全市上下求实、务实、落实的结晶。

  在直面短长中求实

  翻看漳州市近几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有一组数据令人不解:漳州财政总收入2001年是30.11亿元,而2002年却只有27.82亿元。

  原来,2003年初,刚到任的漳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在调研中发现,2002年全市财政收入中有6亿元不应列入预算。尽管有了这6亿元,身处福建经济发展第一层面的漳州会显得“脸上好看些”,但市领导仍然迅速达成共识:漳州要争先,但绝不要“打肿脸充胖子”的发展。

  挤掉这6亿元,无疑是需要勇气的。在此后两年多的发展历程中,漳州人把这种勇气诠释为直面漳州长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妄自菲薄,实事求是谋发展。

  求实,让发展一度缓慢的漳州找到了切入点和着力点,实实在在的发展更激活了漳州上下务实、落实求发展的智慧和热情。

  在开放借力中务实

  漳州人开始踏踏实实审视自我,努力寻找自己的独特性优势,并谋求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发展强势。

  漳州与海峡对面的台湾有着难以割舍的亲缘。台湾现有人口中,有13祖籍漳州。目前,漳州合同利用台资总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实际利用台资占福建省的38%,引进的农业台资项目占全省的110。看到了这一层优势,漳州给自己的第一个定位是“打造两岸经贸合作基地”。

  长泰,是漳州西部山区县之一,属于在全市发展规划中稍晚起步的片区。长泰瞄准自身毗邻厦门特区的优势,主动开放、甘当配角,坚持每年在厦门举办一次投资说明会、项目推介会,持续多年努力建起两地协作互动机制,选派干部到厦门对口学习,推动政府、企业和民间多层次、多渠道对接交流。统计表明,近年来长泰县新批办的85家外资企业中,从厦门引进的内外资项目就达52个。同时,长泰发挥国家生态示范县的生态优势,建设厦门的“后花园”,主动与厦门的旅游线路进行链接。2004年,长泰先后接待以厦门为主的游客21.6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4200多万元。

  地处福建南大门的诏安县,充分发挥地处闽粤交界的地缘优势,以珠三角和潮汕地区为主要招商平台,近百名干部作为招商助理员分驻深圳、广州等地。近年来,该县仅与广东协作建立的企业就达2500多家,引进培育了大新电子、嘉达光电、东瀚烤鳗、天立食品、邦领乳业、英德林塑钢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开发了食品冷冻、烤鳗和光碟等20多个技术含量高的拳头产品。

  在开拓创新中落实

  几十年来,农业一直是漳州引以为荣的传统产业。在确立“工业立市”为新一轮发展主战略后,漳州没有顾此失彼,而是千方百计引入现代工业理念,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食品加工业链条中的原材料生产环节。“打造世界厨房”的定位,为漳州农业明确了有所作为的方向,重新挺直了腰杆。

  在工业立市中,11个县(市、区)都铆足了劲,各显其能。与东部对接厦门湾、中部依托漳州市区、南部联系广东的其他各县区比起来,南靖县地处漳州西部,可谓要风没风,要雨没雨。然而,经过冷静分析,他们发现南靖有民营经济基础。县委书记吴景辉的“围墙理论”给人印象深刻:企业围墙内的事,政府不干预,围墙外、企业办不了的事,政府全力办。

  在南靖,“政府创造平台,企业创造财富”,绝不是停留在文件里的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承诺。对年纳税800万元以上企业,由南靖县政府授予“经济建设特别突出贡献奖”;年纳税超千万元者,奖励轿车一部。为保证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40条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县里每两个月派人走访企业进行督查。

  近年来,针对部分率先获得发展的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的意识,南靖又通过政策引导、典型促进等措施,鼓励企业二次创业热情。2004年,全县在建的220个项目中,由现有民营企业新上、扩建项目就达100多个。为鼓励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南靖县除实施“民企十强工程”外,还分别实施了“品牌创优工程”和“科技兴企工程”。同时,加快申报一批条件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研发中心,建设1万平方米的民营科技孵化基地,以吸引更多合作者与南靖携手发展。

  《华东新闻》 (2005年02月22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