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展规划编制应力避五个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08:34 光明日报

  顾海兵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正在编制“十一五”规划及其他中长期规划。这些规划的价值如何,首先取决于其科学性如何。编制规划重要的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出发,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力求科学、合理、可行、有针对性。这里,笔者以一个副省级城市、二个沿海省辖市、一个中部省辖市的“十五”规划的亲历调研为例,谈谈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应力避的一些现象。

  1.拼盘式规划。有些地区的规划编制过程是:市计委(现部分改为发改委)担当规划编制牵头单位,由其列出规划中的各个子课题(涉及的各方面),然后由其以市政府名义布置给各委办局(如研究室、统计局、国资局、体改办等),各委办局完成初稿后交给市计委,由市计委合成,最后经市政府研究定稿,再交给市人大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市计委确实能把各委办局的初稿加以有机合成,则规划的质量应该说是有保证的。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市计委并没有进行有机合成,而是搞了大拼盘。这样,规划的各个部分之间就缺少了内在联系,很不协调。还有一种情况是,计委不仅是牵头单位,而且是承包单位,即由计委(或另外一个机构)基本独立地编制规划,中间可能抽调一些本部门及其他部门的人员介入规划编制。这样的规划表面上不是拼盘,但实质上仍是拼盘,为什么?因为这样的规划由于其他部委局介入不深,仅凭本部门力量,因而规划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仍停留于表面,深度不够。因此,为了使规划不成为拼盘,应该是计委与其他部门两个轮子一起转,既不可过度依赖其他部委,又不可计委大包大揽。这些都需要制定具体协作规划与流程,需要专家干预。

  2.修辞式规划。规划是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不是文学创作。但有些规划为了读起来上口、看起来规整,过度使用修辞手法。如某市的规划中有这样的内容:“不利因素———一个挑战、二个压力、三个矛盾”———为什么是一二三,怎么这么巧?“三个一百———重点扶持100个优质企业,发展100个骨干企业,保留100个一般企业”———为什么是三个一百而不是90、100、110或110、90、100?全市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壮大8大支柱行业,鼓励8类新兴导向产品,提高8类传统优势产品”———现实中真的是3个8?“合理开发港、渔、油、景、涂优势资源”———这里的油、景、涂不知何意?“重点建设好200万亩公益林、200万亩经济林、200万亩用材林”———为什么都是200,多一点少一点不行吗?这种“秀才式规划”编制方式显然不符合实事求是原则。

  3.全能式规划。规划本应抓大事,但是有些地区的规划面面俱到,抓得太细。在一部规划中,把所有经济社会问题不管是否迫切、地位如何都说一遍,把所有党政军机构的工作都说一遍,“一个都不能少”,惟恐遗漏了哪个部门、哪个地区,使得规划变成了“四不像”。有的规划细到把一个企业的规划也放了进来,有的规划在列主攻方向时,一下子就列出了6大方向,这哪里是什么主攻?有的规划细到这样的程度:巩固和扩大110KV及以下的通用和特种变压器、箱式成套变电站、干式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断路器等;扩大立式钢琴、三角钢琴生产规模,开发研制数码钢琴、建设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游泳健身中心、美术馆、群众艺术中心、科技馆、时代文化广场、音乐厅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继续加强与中科院、兵科院、××大学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合作。———作为一个省辖市,人口超过500万人,GDP超过1000亿元,制定如此之细的政府规划,是不是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了呢?

  4.空泛式规划。不少地区规划通篇是说大话、放空炮,比如“大发展”、“大提高”、“大突破”、“大产业”、“大园区”、“大企业”等,使规划脱离实际,不着边际,不具有严密性、可操作性。例如,有一个地区规划中说:深入开展城市“心连心”、农村“手拉手”社会互助活动,确保社会帮扶率达到95%以上。———何谓心连心、手拉手?何谓帮扶?如何统计帮扶?谁应该得到帮扶?谁监督?没有切实措施作保证,不是大话是什么!有的规划在讲到挑战时也仅限于泛泛而论,比如有的规划说:从我市情况看,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层次人才紧缺,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地方财力不足,体制创新能力和企业经营活力不强,经济发展软环境有待改善,等等。说实话,这样的规划让人看了确实是一头雾水,泛泛罗列问题而没有分析!有的规划说,协调发展是“十一五”计划的主要目标,要用新的发展观编制规划,要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统筹考虑城乡的协调发展,要统筹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统筹考虑发展与改革。———笔者不解,像这样的几乎永远正确而没有阶段特征的东西置于我们的规划,究竟有多大针对性、实效性呢?

  5.模仿式规划。主要表现为规划编制不能突出创新,不能体现特色。较为常见的是模仿上一级规划,模仿左邻右舍的规划。比如前些年,当我国“十五”规划纲要经全国人大通过后,不少地方甚至企业纷纷快速模仿推出自己的规划。曾有人戏言:地方的“十五”规划除了没有外交、国防,其他的与国家十五规划纲要完全一样。这显然是有违科学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