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沧桑风雨难掩红色记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09:09 海南日报
  1927年12月16日,琼崖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

  它犹如黑夜中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一段撼动世人的红色岁月

  今天,一道锈迹斑斑的红栅栏,把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连同昔日岁月静静阻隔在闹市之外。栅栏外,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们从栅栏前匆匆而过或静静守候,却很少再回望一眼
沧桑风雨难掩红色记忆(组图)
历经时光磨洗的旧址,折射出令人景仰的光芒

  夜残欲曙唱雄鸡,

  陵水红场第一旗。

  今日登楼无限意,

  椰林深处鹧鸪啼。

  ———杨朔《陵水即兴》

  往事星星点点,连成记忆的链条。在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里,每一段都是历史,或即将是历史。

  1927年,在激荡岁月的革命硝烟中,琼崖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犹如黑夜中的星星之火,把“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但匆匆转瞬间,历史难抹的悲剧色彩,仍给后人以强大的心灵震憾。风雨沧桑,那段红色风暴已经远去,对某些人和事的记忆却不会随时间湮灭。

  美国历史学家柯文说:“尽管历史事实俱在,但它们数量无穷,照例沉默不语……”无数革命岁月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中国历史因此得以延续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散落的文化和记忆正等着我们去拾起。
沧桑风雨难掩红色记忆(组图)
一道栅栏隔开了一段历史

  【革命旧址坐看风云】

  春节前,一个阳光灿烂的周六午后,怀着对历史的景仰与好奇,我穿越数条小城特有的窄窄街道,走近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中山东路22号———琼崖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旧址,今日的陵水博物馆。

  旧址的震憾力,是从它的落寞开始的。这里位于热闹的中心城区,却依山傍水,西南有陵水“旧八景”之一的“笔峰吐秀”笔架山,东北有陵水河汩汩流入南海,西依解放路,北临中山东路。因放假闭馆,一道锈迹斑斑的红栅栏,闪烁着冰冷的光,把旧址连同昔日岁月静静阻隔在闹市之外。栅栏外,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无论卖货的、购置年货的,还是骑三轮车等客的,脸上都燃烧着过年的喜悦与激情,他们打红栅栏前匆匆而过或静默守候,都没有过多地向它回望一眼。

  旧址的前身是琼山会馆。当时,依托新村港与黎安港,陵水曾繁华一时,成为各地商贾云集之地。当年的中山东路,是陵城最繁华的街道,文昌、琼山、顺德和潮汕等地商人在此开了很多商号和建造会馆。1921年,在一个外号叫“黑豆仔”的琼山陈姓商人牵头下,几个琼山商人出资合盖了这座琼山会馆。据说,会馆落成后,曾寓客云集,鼎盛一时。

  这是一幢祠堂式的多进式院落,共有前、中、后三进建筑,一进为单层,二、三进均为二层楼,每进建筑之间有天井分隔。第一进前,是一座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欧式抱厦,青砖砌筑,圆弧顶部,以卷草造型作为脊饰,脊下彩塑双凤;券形拱门下,四根方柱伟立,柱顶佩以狮饰。走入第一进,明间内有张隔扇式的巨屏,门顶上镶嵌一块石匾,匾上朱红的“琼山会馆”字样依然鲜亮。鎏金彩绘的木照壁,雕刻精致的窗棂,白墙上的浮雕花饰,尽显当年琼山商人的奢华之气。

  县博物馆馆长陈奋飞说,琼山会馆现占地面积1127平方米,外形采用了西洋建筑手法,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窗,丰富的檐口装饰、彩色剪瓷贴塑屋脊装饰等手段,二者结合自然天成,朴实中见细腻,实用又不显奢华。
沧桑风雨难掩红色记忆(组图)
  陵水苏维埃政权的星星之火,点燃一段红色历史。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张杰摄

  1926年9月,陵水县农民运动训练所在琼山会馆开办,这里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十载的红色记忆。

  1927年,琼崖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在此成立。

  解放后,旧址曾一度成为椰林乡人民公社和陵水县工商局的办公地址。

  197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其作为革命旧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

  1983年,广东省文化厅、陵水县政府拨出专款,对旧址进行全面维修,成立县博物馆。

  悠悠80载,旧址见证了多少古城沧桑、如烟往事?岁月已斑驳了它昔日的精美与奢华,暗乌色的青苔密密麻麻爬遍白色墙面,房顶上的琉璃瓦已显得黯淡无光,曾经承载的荣耀也在日渐一日地淡化。然而,这一切并不能妨碍它成为陵水的标志。在当地街市,我几次随口说去“苏维埃”或“凤凰树下”,每一个三轮车司机都能心领神会,准确无误地将我送达;每一个小摊贩都比比划划,热心肠地为我指路。

  哪怕不懂得历史,凝眸昔日华舍的凋零,心底也会莫名涌出一种凝重的震憾。院内不知何时从新村港挪移来两门古炮,一棵300多年的凤凰树在几年前的暴风雨中倒下了,另一株千年红椤傲立依然,簇簇松柏青翠欲滴,墙外扶桑花含艳怒放。旧址有如一位龙钟老人,日日在庭院里晒着太阳,坐看云起云落,荣辱不惊。
沧桑风雨难掩红色记忆(组图)
昔日旧址,成为今天的县博物馆

  【三次攻城鏖战】

  陵水海岸线迂回曲折,山温水软,四季常绿,素有“福地”之称。远古以来,黎族人民就在这里结茅而居,从事捕捞和牧耕。据史料记载,1927年,黎族聚居与散居的地域,约占陵水总面积的60%。

  上世纪20年代的陵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全县5万多亩稻田,多半被地主占据,大部分农民被迫沦为游民和佃户。农民租种地主土地,除缴交“押田金”、“牛脚金”、“书田金”和七八成地租外,还要负担各种无偿劳役和20多种苛捐杂税。当时,陵城镇上有4个地主年剥削租谷都在千担以上,另8个地主每年租谷也在500担以上,被农民讥讽为“四大碗,八小碟”。

  1925年,陵水遭遇旱灾,田园荒芜,饿殍遍野。当时有一首民谣这样唱道:“一年到晚天都旱,亻赤家种田不够吃,一日到晚流大汗,回家无米下饭锅;肚又饿来口又渴,吃口生水又上山,上山觅山薯菜籽,煮给父母与仔吃。”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26年2月28日,在陵城文明路的一座小楼里,陵水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成立了。黎族党员黄振士被选为小组长,到会党员有13人。从此,阴云蔽空的陵水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而后,工会、农会和农军相继成立,被压迫的陵城农民、手工业者、黎族各峒开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
沧桑风雨难掩红色记忆(组图)
旧址外面的喧闹和里面的寂寥令人慨叹

  在陵水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武装斗争中,有三次可歌可泣的攻城鏖战。

  1927年7月,中共陵水县委在坡村成立,黄振士任书记。陵水农民自卫军改为琼崖讨逆军第八路军,准备武装起义夺取县城,创建工农民主政权。7月11日,讨逆军振臂呼应了七八百人,浩浩荡荡从坡村出发,第一次对县城发起试探性进攻。当时,国民党正规军进驻县城,防守严密。讨逆军久攻不下,被迫撤回坡村据点。

  7月17日,国民党正规军调往万宁,城内只有保安队和民团300多人留守。当夜,讨逆军再次向县城发起总攻,激战2小时后,毙敌10余人,国民党县长邱海云率300多残兵弃城逃窜。7月21日,陵水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陵城上空扬起了红色旗帜。但当时,武汉国民党政府发动“7·15”反革命政变的消息还没有传到琼崖,陵水县人民政府仍然执行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三大政策,政权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5天之后,国民党军队疯狂反扑,因实力悬殊,讨逆军再次撤回坡村。

  1927年11月25日,在琼崖各地武装总暴动形势的鼓舞下,陵水县委指挥革命军再次攻打陵水县城。在工农革命军东路军总司令徐成章驰援下,革命军当天下午占领了陵城。消息传来,男女老幼涌上街头,打鼓舞狮迎接革命队伍。11月28日,陵水县宣布恢复农民协会。当时,“一切权力归农会”,农会既是土地革命的领导机关,也是政权机关。

  革命者攻打陵城的硝烟散尽,以工农利益为先的民主脚步紧跟而来。12月16日,中共陵水县委在琼山会馆门前,隆重召开工农兵大会,宣布琼崖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

  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向人民庄严宣布:对外打倒帝国主义,对内打倒封建军阀,实行土地革命。当时的恶霸地主“四大碗”,也被处决掉了3个。陵水苏维埃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参加建设、参与执政的县苏维埃政权,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汉族和少数民族团结奋斗、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的历史,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
沧桑风雨难掩红色记忆(组图)
旧址内的建筑颇为气派

  诗人芦荻曾著诗《陵水游》,遥忆当年那段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历史岁月———

  晓岗妆点远岸,城外绿水萦洄;

  第一个苏维埃,诞生在此陵水。

  阳光照着行人,个个容颜光彩;

  满城翎毛鹿角,各族挨肩往来。

  红军当年南下,城门不攻自开;

  敌人慌忙逃遁,野狼躲入山隈。

  陵水源流长远,融融革命友爱;

  短棹乌蓬三五,歌声水上飘来。

  【琼崖的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继陵水县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琼崖相继建立了乐会、万宁、琼东、澄迈、琼山等苏维埃政权,红色风暴在琼崖大地涌动。

  1927年11月,琼崖讨逆军改为工农革命军,分设东、中、西三路总指挥。东路军辖区为乐会、万宁、陵水、崖县,协助陵水创建了革命政权。东路军在陵水创办了红军干部学校,从地方武装、农军、社会青年和在校学生中挑选500多人,进行军事训练。还在新村港建立一支海上赤卫队,配备帆船、长枪、大炮,日夜在海上巡逻,防止国民党军队从海上袭击新政权。同年12月,东路军解放了新村港。1928年1月中旬,东路军及黎族地方武装2000多人,向崖县发起进攻,仅用一天时间就占领了崖县,使陵崖连成一片红色区域。

  革命斗争局势逐渐稳定之时,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开始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显示出政权强大的凝聚力。

  据史料记载,陵水苏维埃政府管辖着全县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共5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约10万多人。苏维埃政府下设宣传、军事、妇女、土地、民运、交通和财粮等7个科,以及县经济委员会。1928年1月25日,苏维埃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土地革命。

  除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鼓励农民耕种外,陵水苏维埃的经济工作主要是征收税款和组织贸易。他们组建了一支拥有5艘帆船的海上运输队,把盐、木料、海味等丰富的土特产运到乐会、万宁、广州、北海等地出售。这样不仅可以为革命筹措资金,支援其他苏区,又可以从广州等地购回军需用品。

  1928年,广东省委要求琼崖特委提供经济援助。琼崖特委在报告中说,“省委情况困难,特委已经洞悉,自当努力筹措供给省委,不过在暴动时期,用款浩繁,在可靠的乐会、万宁两县反动派财产几乎没收清光,不能再筹,各县又勉强自给,所靠者只有陵水一县,能筹大宗款项,特委及工农革命军饷项及购弹资,又大靠该县来供给……”由此可见,在那个特殊红色年代,陵水的星星之火已经点亮了琼崖革命斗争的暗夜。

  【彭谷园的战斗悲歌】

  历史风云变幻,半年后,气势汹汹的反革命势力开始反扑苏维埃政权,白色恐怖的阴霾再次笼罩着陵城天空。

  1928年3月,国民党加紧对琼崖苏区进行围剿扫荡。4月初,为保存革命力量,陵水县委、苏维埃政府及农军500多人主动撤离县城,主要力量集结在彭谷园村。

  彭谷园距离县城10多里,村子北面是一片深山密林,四周有刺竹壕沟,整个村庄只有东西南北四个出入口。村内有几十户人家,十多间瓦房排列成行,还有几个用砖砌的古炮楼耸立村中,成为防御外敌入侵的重要屏障。当时,琼崖特委答复随后即派遣武装力量前来增援。之后,陵水县委决定“死守待援”,大家誓死保住根据地,与敌人战斗到底。

  6月15日,国民党部队和民团1300多人进攻彭谷园前沿据点马村。激战一天后,马村农军利用暗沟、土堡和丛林掩护抗敌,歼灭数十团丁后趁着夜色撤回彭谷园。不料,国民党军队发现后,连夜包围了彭谷园。16日早晨,一场悲壮的血肉激战打响了。这一天,英雄血泪流成河,陵城处处是悲歌。300多名农军战士壮烈牺牲,陈继姚、黄有造等50多人受伤被捕,被送往县城当众砍头剖腹,英勇就义。

  在彭谷园战斗的悲歌中,一个历史画面就此定格,陵水革命进入腥风血雨的艰苦岁月。如今的彭谷园村,依旧青青覆地,男耕女作,生机盎然。人们在享受安宁与平和之时,可曾在历史门前有过片刻的驻足与张望?

  距离政权旧址不远处的老街上,有一座白色小楼,50多岁的陈艳仕一家已在小楼里居住了三代人。陈艳仕的爷爷,就是当年陵水县苏维埃政府中区区委书记陈继姚。陈艳仕说,彭谷园战斗中,爷爷不幸受伤被捕牺牲。

  几十年后,陈家这段战火记忆并未就此嘎然中止。从小聆听父辈讲革命故事长大的陈艳仕,如今又将这段历史传承给自己的一双儿女。在这些年轻声音的讲述中,我仿佛被带进了几十年前那个火红而悲情的年代。

  时空悠悠,然而,对陈氏家族而言,那段红色记忆已深深融入家族血脉中,在传承中凝固成永恒的记忆乐章,成为激励后人热爱生命、感悟生活的一种天然原动力。

  (本文采写得到陵水黎族自治县史志办胡学智先生鼎力协助,在此鸣谢)

  作者:高虹

  (来源:海南日报)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