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网游”系列谈:“网瘾”——触目惊心的现实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0:27 红网 |
如今,食品,依“安全性”之不同,大体上似可分为“黑色”和“绿色”两大类。黑色食品,如“毒奶粉”、“霉月饼”、“注水猪肉”等等,皆是。绿色食品,包装上有特殊标志,绿色图标,无污染,是也。 “物质产品”是这样,“精神产品”何曾不是这样?不也是可以明显地划分出不同“颜色”的吗? 譬如,“网络游戏”,就是如此。 我曾不止一次地走进“网吧”。最初是因为居民区停电或自家电脑出现故障,不能“发送”邮件或浏览网页,所以只好“误入歧途”,走进网吧……一看,一排排电脑前,一个个稚嫩的面孔,眉飞色舞地青少年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玩“游戏”。 看吧,很多网络游戏,充斥凶杀、暴力、色情等内容,而孩子们却看得那么认真,那么津津有味,那么兴高采烈,这不是“黑色”是什么?我特别观察一下,浏览新闻网站的,没有几个;“聊天”者,大约在20%左右,其余80%几乎都是玩游戏。 2005年1月26日晚上。天气阴冷。“ⅩⅩ网吧”。人气旺盛。一高中男生,他说,夜间不回家了。 另一家,“ⅩⅩ网友俱乐部”,353台电脑。“包夜”(从夜间11时至次日7时),价格优惠。1月26日晚9:50,某大学男生,提前购买了《包夜卡》(晚了买不到),6元/晚上通宵。座无虚席。学校已放假。问之,则曰:家在柳州,买的是1月29日的火车票,说再早的“买不到”(我不太相信)。次日(1月27日)凌晨6:45分,我再去观察,男男女女,络绎不绝,从楼上慢步下来,不无倦意,我大略地数了一下,除已经走散在大街上的以外,足足还有200多人。火爆局面可想而知矣。 个人观察或许有某种片面性,还是让数字与事实说话吧。 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3%,其次是18岁以下的网民(16.4%)。如果把这两项加在一起,那就是:35.3%+16.4%=51.7%。全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9400万。那么,9400×51.7%=4859,接近5000万! 青少年“上网”人数多,不是好事吗?怕什么?——怕倒是不怕,只是说,好事弄得不好,也可能变成坏事。这就是辩证法。 “上网”干什么?根据观察,青少年当中,相当大的多数,不是废寝忘食地“聊天”,就是不眠不休地“玩游戏”。 只要面对现实而不是回避现实,现实生活会告诉你这里的一切。“网瘾”已经成为专有名词。受“网瘾”毒害的青少年,不计其数。惨痛的例证,已经为数不少。 2004年5月5日,《武汉晚报》报道,武汉一所名校高中生曲倩因为沉溺网吧而面临休学的危险,她的母亲流泪向社会呼救:“谁能帮我救救女儿?”(注:后在美籍社会学者、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的直接帮助下,曲表示同意认真上学、远离网吧)。 类似的情形不是个别的。中央电视台之“东方时空”特别报道、“焦点访谈”、“现代教育”、“新闻会客厅”、“面对面”等节目都有专门性的报道,除文字报道,还有“视频”,当事人及其家长直接面对观众,现身说法。 人民网、新华网等各路媒体纷纷报道,好些情况令人触目惊心。 2004年12月27日清晨6点,闹钟准点响过,家住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8号楼21层的张潇艺起床洗漱后,上了最高层24层,然后攀登铁梯推开天窗爬到楼顶,悄然写下了4页遗书,然后,这个13岁少年以最极端的方式——飞跃而下,结束了一个小小的生命,从而也就与困扰他的“网络游戏”永久地“决裂”了。人们发现,正在读初二的他生前还根据网络游戏情节写下了近8万字的笔记,其中内容大多以“第一人称”述说,情节充满了游戏中的魔幻色彩。他在遗书里写道,“我崇拜的是SHE、守望者,他们让我享受到了一种快乐的感觉。我有三个知心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注:“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都是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中的角色。) 沉湎于“网游”,还可能衍生出其他种种难以预料的后果。 在北京,一位姓张的中学生父亲1月24日带着绝望的心情给一家报社打电话诉苦时,说道,“孩子一天要打十来个小时游戏,我们一管,他还急,对我们非打即骂,甚至抡起菜刀”。这位父亲痛心疾首地说,他们报过警,更是无数次地劝说,可是一点用都没有,心灰意冷之下他们甚至找到法院想“断绝父子关系”,但最终还是舍不得孩子,更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堕落下去。他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将他那个在“网络游戏”中已沉迷三载的儿子唤回来。 中学生这样,大学生呢? 在西安,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沉湎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2005年1月5日晚,当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走出网吧时,竟然萌生了“抢劫”的念头,在其得手后逃跑时,被巡警和群众当场抓获。 没有必要再多举例了,至少那些惶惶然不可终日的中小学学生家长们心中是有数的。 谁都得承认,电脑的普及是好事,网民数量的增加更是好事,网民年龄的趋于“低龄化”也不能说是坏事。问题在于,许多未成年人在接触网络之后,有些孩子很快地就沉浸在网络世界的“虚幻空间”当中,在虚幻的世界里“漫游”而不能自拔,上瘾,入迷,甚至得了“网络依赖症”。显而易见,这其中,“网络游戏”占了极大的空间。 如何引导或者说是“挽救”这些未成年人,使他们从“网瘾”中摆脱出来,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迫切课题。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稿源:红网)(作者:王克安)(编辑:杨国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