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中毕业会考论坛(二):落实课程标准与会考的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0:28 大江网-江西日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替代多年来教师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指导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将课程目标与评价密切结合,以评价为重要手段,检查和促进课程目标的落实。我国课程标准的实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配合以相应的检验和评价系统,一方面专门组织调查性的质量检验评价,另一方面还应当用好现有评价机制。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作为大规模的学业质量水平测试,测量的考生面最广,数据最为完整,如果在命题和分数的分析使用上加以完善和改造,对于高中课程标准的实现可以起到特殊的作用。

  思想观念的差异需要会考保障课程标准的实施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只有部分教师通过培训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标准在设计时力求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而执行者由于理解上的差距不能较好体现出来,尤其是大面积实施课程标准,教师的思想观念还难以跟上改革的要求。课程标准的执行尚缺乏教师的自觉性基础,而又不可能等待教师观念转变后再实施,这势必要依靠某些制约机制来落实。尽管会考不可能解决理解和观念上的问题,但可以从结果检验上引导教学,力求操作环节不出现方向上的偏差。按照会考的规定,课程结束一门考一门,从时间上贴近教学过程;由省级机构组织命题考试,对课程目标的理解会比较到位,国家教育部门也易于把握;在功能上,会考作为基础教育的证书考试,具有较好的权威性。因此,如果教师对课程标准一时难以理解,会考不失为一种比较稳妥的调控形式。当然,其他水平考试理论上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但基础教育大规模的水平考试只有会考,学校自己组织的考试和区县级考试的短期目的性比较强,硬性要求比较多,一旦命题者对新课程标准缺乏理解,就有可能带来大的操作偏差。

  为超越过去经验的束缚,需要会考促进教师与新课程标准的互动

  对于教师而言,落实课程标准不是一个简单的执行过程,而是互动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师以往的经验,教师依据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修改、补充、完善了课程标准,这就是互动。实现互动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加深理解课程标准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的再创造过程。但如果教师在行为上缺乏互动的积极性,在角色上只是被动执行者,那么课程标准的落实只能是表面化的,其深层的实质内容被丢弃了。新的课程标准调整了教学的侧重点,又以建议形式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不仅是教学思想的不同,课堂形式和课堂秩序的要求都可能有所不同。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熟悉了原来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步骤,要实现新课程标准所建议的学习方式,就必须对以往有所超越。接纳新课程标准,超越以往的经验,实际上也是互动的过程。实现互动就要有动因和动力,在新课程标准的操作中,会考可以作为促进互动的重要动因。高中毕业会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检验和评价教学,科学的、有效的会考可以从评价的角度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在思考会考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同课程标准结合起来,切合教学实际,调整以往的经验,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尤其当教师依赖以往的经验,对课程改革提出质疑,甚至抵制时,会考的矫正作用就更为突出。

  学校、地区的差异需要会考协调课程标准的实施

  国家课程标准是对每一所学校教学的限定和要求。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都存在着较大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差距。可以说,统一的课程标准需要在不同层面、不同水平的地区和学校实施。课程标准强调共性,而学校间的差异最终将以个性的形式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高中办学体制更加多样化发展,不同水平、不同体制的学校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能否一致?由此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提出了切实要求,必须配合以相应的检查和管理手段。没有验收,往往在关键问题上标准形同虚设。课程标准必然既有统一性、也有灵活性,即在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有层次的选择。各学校的层次侧重有所不同,学生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但在各个“不同”的背后有一个基本要求作为保证,这个基本要求是不分层次的,对所有学校、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为制定教学策略和诊断教学问题服务的,评价的不是基本要求,应当由学校和教师自己把握,而对基本要求进行检查验收的评价一般在学习结束后进行,通常由国家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会考是大规模的、地区性覆盖的考试,具有统一的尺度,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为主,能够立足于课程的原初基点,引导学生自觉沿课程指向的轨道和目标努力。从根本上说,会考的要求与课程标准有着共同的价值指向,二者在目标和导向上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会考促进教育的外部环境有利于课程标准的实施

  相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目前社会观念滞后,以升学率评价学校、评价学生的观念和做法还相当突出。因此,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有赖于教育和社会的大环境。高考改革中,要求加强能力考查,其方向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但高考的综合能力考试带来了如何保障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问题。高中课程主要以分科为主,而高考具有综合性,如果教学跟从高考指挥棒,将会架空课程标准。这样的“架空”也并非是高考的错误,因为高考和课程标准都有各自的指向和任务,高考选拔新生的任务不可能改变,同样也没有理由要课程标准按照综合的思路制定,二者之间必然要有一个协调和平衡机制,这就是会考。目前高考改革在试点社会化报名的方法,使高考与高中教学脱钩,以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全面落实。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以怎样的方式方法进行?高中的办学水平如何?总要给社会一个交待,如果说学校自行组织毕业考试,以学生的毕业证书为合格的证明,学校间没有横向对比,将会缺乏可信度和权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大规模水平测试是建立课程改革社会环境的基础,高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出口,会考在出口处的最后把关验收,将会起到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会考说到底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落实课程标准应当是会考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会考的目的。当然,就普通高中会考的性质和评价的功能而言,对课程标准的实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不等于说现行的会考就一定具有这样的功能。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也规定了会考。目前,各省会考的形式、内容、标准和考试质量上还存有较大的差异,新的课程标准对于会考来说也有一个理解和落实的任务。如何从课程标准上考虑会考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当是会考近一段时间内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作者系国家督学、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大江网-江西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