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300公里生死速递“活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2:03 京华时报
  作者: 卢亭来源:
300公里生死速递“活肺”(图)
手术后的老赵恢复得非常快。

  中日友好医院成功实施国内首例远距肺移植手术

  6个小时,这是肺器官离开人体后的极限存活时间。300公里,这是由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创造的国内肺器官最远移植距离。2004年12月28日,为了从300公里外的异地抢运回一个仍能够呼吸的肺,医务人员与时间赛跑,成功的将一个健康的右肺及时送到手术台。昨天,院方正式对外宣布,移植患者老赵顺利度过了1个多月的术后感染和急性排异期等危险难关。这意味着老赵在他52岁的时候又获得了一次新生。

  肺患

  医生预言只有1年生命

  昨天上午,老赵自己走到记者面前,脸色红润,呼吸正常。除了体格较瘦之外,其它方面看上去一如常人。

  “我的右肺现在只有21岁!”他笑着,做了一个深呼吸的动作。

  但是当他4个月前因严重肺气肿住进医院时,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每说一句话都要喘上好几次,胸腔隆起如水桶状,走路遇上稍陡一点儿的坡都走上不去,令他痛不欲生。医生的预言是,他最多只有1年的生存时间。

  换肺

  存活时间短成最大难度

  为了让老赵能像正常人一样呼吸,中日友好医院的大夫们开始考虑一个艰难但是最有成效的治疗手段———换肺。

  据该院胸外科主任刘德若介绍,肺移植之所以不像肾、肝移植那样被普遍地应用于临床,是因为肺是由空泡组成的器官,它在体外存活的时间极短,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供肺缺血时间不能超过4-6小时,否则肺器官就会受到损坏,即使移植到人体里也难以成活,反而会危及移植者的生命。

  正是由于留给肺移植患者的时间太短,所以在目前内脏器官源普遍紧缺的情况下,肺移植一直在国内被视为脏器移植的“珠穆朗玛峰”。此前我国开展的肺移植手术总共不超过40例,其中大部分没有成功。上世纪90年代,一些医院在异地寻找到肺源后,甚至采取将患者转移到距离肺源最近医院的办法,以争取时间,提高成功率。但受到地方医院硬件条件的限制,患者很容易出现术后排异或感染等情况,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老赵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的支持下,胸外科专门成立了肺移植组,详细分析了肺器官的获取、运输、手术的各环节衔接,并讨论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最终制定出手术方案。

  现在只剩下等待,等待合适的肺源。

  运肺

  医务人员与时间赛跑

  终于,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医院获悉在300公里外的河北某地有合适的肺源。听到这个消息,整个胸外科都为之忙碌起来。

  为试验走完这300公里的距离需要多长时间,医院派出专车熟悉路线,跑了四五趟来回,看看哪条路路程最短,哪条路线最畅通。而由于缺少肺移植的经验,专家们在一趟趟来回中带上了动物的肺器官,研究如何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肺器官的功能。

  2004年12月28日上午11时06分,一个健康的右肺被放进恒温5摄氏度的保温箱中,由包括刘德若在内的6名医护人员分乘2辆轿车从河北返京。留给他们的只有6个小时的时间。

  为防备路上可能发生的车辆故障,他们专门带上了一辆备用车,主车的司机是医院车队的队长———一个有着数十年驾龄的老司机。同时,北京的手术室已经接到他们出发的消息,开始对老赵进行麻醉准备工作。

  汽车在马路上以超过100公里的时速行驶。不巧的事还是发生了:他们昨天来时还经过的一段路挂上了“修路,车辆绕行”的标志。

  “立即绕行第二条路线!”刘德若果断下令。车辆拐上另一条高速路,一路畅通。进入北京地界,前方的车辆就排起了长队,一步步往前蹭。20分钟后,车速总算快了起来。为抢回损失的时间,老司机使出浑身解数,不断超车,再超车。

  还有数十分钟路程时,刘德若立即通知医院,开始对老赵实施肺切除手术。

  市区一路畅通,医院里准备接应的一辆摩托车和一辆自行车也没派上用场。进入医院大门,刘德若和车上的人才算松了一口气。拎着保温箱跳下车,几名医护人员连电梯都没敢等,直接爬楼梯冲上了4楼手术室。看到他们出现,手术室里甚至响起一阵低声的欢呼。

  在接下来的95分钟里,完好的右肺经过修整,顺利地移植到老赵的胸腔里。当肺器官恢复供血时,距离它被取出时间刚好5小时30分。本报记者卢亭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