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传统绘画色彩之魅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5:00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中国画是世界绘画中的奇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最强烈的人文精神表现和人文精神底蕴。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倡导人的本性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其核心的内涵就是人类所固有的自由创造精神。

  这种人文精神在传统水墨画的淋漓挥洒中,表现得最为透彻。如众所知,中国画素有“形”随“意”,即用“形”表述对物体的认识和联想,挥发画家的思想和情绪,赋“形”以精神含义。画家感叹人生际会的心情,常代替对自然的详尽考察,从未以客观摹写为能事。久之,形成了“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的创作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型文化与西方绘画以表现客观真实的科学型文化相比较,是一种内在的、含蓄的、更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当代中国画创作在经历了几次“革命”的曲折后,对传统中国画造型的人文精神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理解,但对于中国画色彩的魅力却始终沉迷于“运墨而五色具”,甚至搬出古代画论中的一些“经典”,诸如“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无色而五色成焉”、“五色乱目”、“著色之法贵于淡”等,来否定中国画色彩的发挥与创造。虽然,也有一些中国画画家力图丰富中国画的色彩,却常常把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和色彩的技巧,简单化地直接搬到中国画创作中来,忽视了中国画色彩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创造的人文精神。

  其实,中国传统绘画在竭尽墨色表现力的同时,从来没有终止过色与墨的结合与映照。无论是遗存的汉唐壁画,还是传承至今的金碧青绿山水、工笔重彩,都在色与墨的结合与映照中不断求索。古训虽然不重色彩,却也有“色不碍墨”、“设色即用笔墨,所以补笔墨之不足,显笔墨之妙处”、“著色之法贵于淡,非为赋彩暄目,亦取气也”之说,从来没有否定过用色,只是规定了用色的“度”,即“不碍墨”、不影响笔墨精神“气”的发挥。可见,历代画家一直在做丰富中国画色彩的努力。近代岭南画派在“折中东西,融汇古今”的口号下所作的色彩努力,早已被画界所认可,当代一些画家以西画的光色感,用中国传统绘画观念去表现,也有一些成功的作品。吸收西方绘画的色彩理念,光大本民族绘画色彩的人文创造精神,这是中国画走向世界,走向现代的必需与必然的趋势。时代需要我们再造中国画的色彩魅力。

  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魅力来自意境,西方绘画的色彩魅力来自感觉,这是中西绘画色彩理念的泾渭之别。中国画用色的本质,与它的造型一样,不看重自然物象的色彩描绘,而旨在“释义”,赋予色彩以精神含义。传统中国画画论把“敷色”名之为“赋彩”,就是否定状貌客观自然物象而摹,而是把主观认识与想象归纳后的“给予”,它从物象内部领会色彩,把动态的万物色相经归“类”、定“性”、随“形”走向释“义”、达“意”的目的,即所谓“随类赋彩”,或称“意象用色”,即“色随意行”,以情定色,以遐想定色;或仅取色的某一因子加以夸张,营造“过犹及”的色彩氛围,达到以色释义的境界,避开错综的光色而以固有色或大色调摄取大貌,且使观察不仅于一蝓,以此争得充裕的精神空间,供创意驱使。

  传统绘画的色彩魅力还来自于色彩的传神。讲随类赋彩的同时还讲随势赋彩、随神赋彩、随节奏赋彩,都是意在传神。画家的视点很宽,抓住总体神态,体现“大象无形”的深厚。这既是外貌的神态印象又是对本质与全貌的综合快速直觉,是“心领神会”的一瞥,一如诗词中“白人练”的形容。

  传统绘画的色彩魅力还来自成熟的用笔之道。用色如同造型与笔墨的运作,讲究“骨力”的表现,但色究竟是色,它不是形,必须以笔意、神意等语言手段,从宏观而非具体造型上去达到“力”的高度,达到“神完意足”的境界。历代画家经过反复体验和实践,终见诸神韵相谐的笔端毫末,更实实在在地在色的浓淡、明暗、厚薄、沉浮、寒燥、净浊,画法的平涂、渲染、加墨、笔致、水韵等方面用力营造,大胆想象,先是下笔算数,看中笔迹色痕的庄重,进而从笔锋内涵到用笔的塞流、顺逆、拙巧,再升华到笔无定法、形无定形、色无定色的至境都属于笔致。

  可以这样说,传统绘画的色彩在意念上的魅力与西方表现自然真实感觉的深度同具震撼力。

  在当代人们多向思维的大背景下,中国画的色彩理当体现中西绘画思想的铰链和互动,体现色彩化的多元风格。我们当从本质上去理解传统绘画色彩的人文精神,解放思想,迸发积蓄已久的感悟与思考,以色彩自由铺设来表现奔突的主观意念,再造与时俱进的传统色彩思维的生命力。丁薇李晖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