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球媒体通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5:09 青年参考

  1 中国中新网2月17日

  关注《京都议定书》

  中国:履行议定书的承诺义务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江2月17日在庆祝《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的活动中发表讲话,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履行在《京都议定书》中所承诺的义务,亦希望国际社会在技术及资金等方面继续提供合作。刘江表示,中国将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继续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中国在承诺继续履行议定书规定义务的同时,亦希望国际社会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提供合作。

  2 美国《今日美国》2月16日

  关注《京都议定书》

  美国:我们不走寻常路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1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为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辩解说,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美国走的是一条与《京都议定书》成员国“不同的道路”。

  美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但对签署《京都议定书》却一直持消极态度。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克林顿政府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布什上台后,于2001年3月以过多环保可能抑制经济增长等原因宣布退出。

  3 英国BBC2月16日

  关注《京都议定书》

  澳大利亚:签署议定书会影响澳经济发展

  作为人均排放温室气体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因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遭到各方责难。

  对于选择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澳政府辩解称,一方面议定书将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签署该议定书将会使澳大利亚在与发展中国家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影响澳经济发展。

  尽管澳政府不准备签署《京都议定书》,但澳政府承诺,在5年中拨款20亿澳元用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4 日本共同社2月16日

  关注《京都议定书》

  日本:议定书诞生地勇于承担义务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细田博之16日会见记者时表示,作为《京都议定书》的问世之地,日本在遵守《京都议定书》方面承担着无法回避的义务。

  对于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3年度不降反升,细田博之解释说这是由于2004年和2003年关东地区核能发电叫停所致。他同时强调,日本到2012年达成有关指标的可能性仍很高。细田博之表示,为了表明日本的决心,日本除了大力推广家用燃料电池、风力发电和太阳能等技术手段外,还将出台各类有关环境税费的征收法规。

  5 英国路透社2月14日

  关注《京都议定书》

  欧盟:早日行动避免更大损失

  欧盟轮值主席国卢森堡环境大臣吕西安·卢克斯2月14日代表欧盟发表声明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是人类在与气候变暖进行斗争中迈出的第一步。卢克斯强调说,近年来连续发生的洪灾、旱灾以及其他种种异常气候灾难已经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是气候变暖的直接影响。他呼吁全世界立即行动起来,以避免出现更大的、甚至不可逆转的损失。

  6 美国VOA 2月17日

  关注《京都议定书》

  安南:议定书生效只是第一步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6日在日本京都市的庆祝仪式上说,《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是人类朝着应对气候变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议定书的生效只是控制废气排放的第一步。安南同时呼吁更多的工业国家在议定书上签字,共同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

  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从2008年到2012年5年间,发达国家要限制或减少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7 美国美联社2月21日

  以10年来首度大规模释放巴籍囚犯

  以色列内阁在20日批准了总理沙龙从加沙撤军的计划,随后从21日起释放第一批共计500名在押的巴勒斯坦籍囚犯,这是近10年来以色列做出的规模最大的一次释放行动。据分析,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需要这样的大规模的释放行动,以此劝说巴武装组织正式认可阿巴斯与以色列总理沙龙在2月8日的会晤中达成的停火协议。

  据悉,在释放的500名囚犯中,没有任何人被指控曾参与攻击或杀害以色列公民,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已服满了至少2/3的刑期。预计在未来几周还有400名巴籍囚犯将被释放。

  8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2月20日

  哈里里遇刺案调查初见端倪

  领导调查哈里里遇刺案的黎巴嫩法官、黎巴嫩军事法庭高级调查人员拉奇德·梅泽尔2月19日称,杀害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的凶手是从伊拉克经叙利亚来到黎巴嫩并实施此次袭击的。梅泽尔表示,调查尚未发现叙利亚政府与袭击事件有直接联系,但暗示有间接证据对叙利亚政府不利。

  调查显示,凶手是此次事件的策划者从与叙利亚有联系的伊斯兰组织雇佣来的。目前,犯罪嫌疑主要集中于一个名叫“大叙利亚胜利和圣战”的组织。此前,一个自称为阿布·阿达斯的狂热分子曾在录像带中称袭击事件是这个组织的“杰作”。

  与此同时,叙利亚政府否认参与了此次袭击事件,并拒绝黎巴嫩和美国方面呼吁其从黎巴嫩撤出1.5万军队的要求。但一位驻贝鲁特的叙利亚情报官员坦言:“黎巴嫩在安全方面存在漏洞,结果被恐怖分子们加以利用。这种犯罪行为对叙利亚的打击会同它对黎巴嫩的打击一样严重。我们必须调查清楚他们的恐怖网络。”

  9 俄罗斯RIA novosti通讯社2月19日

  美议员提议制裁俄罗斯

  美国总统布什18日表示,他将在本月24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时,要求普京对最近一系列被认定为“独裁”的决定作出解释。这些事情包括对俄罗斯尤科斯公司的处理以及介入乌克兰总统大选等。布什称在与普京会晤时,他将强调“法治透明的重要性,人民表达意见的权利以及政府各机关之间的相互制衡”,同时还将敦促普京保证“政府任一部门的权力不能逾越这一系统中其他部门”。

  事实上,美国国内对普京的反对之声一直不绝于耳,美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和乔·利伯曼就在最近提出一项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的议案。议案要求美国总统布什联合其他国家暂停俄罗斯在G8集团的成员资格,直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答应大幅度推进他原先承诺的民主改革进程。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利伯曼说:“普京总统打击民主的做法违背了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违反了俄罗斯在八国集团中所承诺的相应义务。我们必须向俄罗斯的这种倒退行为宣战。”

  据悉,麦凯恩与利伯曼的最新制裁议案得到了俄罗斯国内一些反对派人士的赞同,其中包括一些车臣官员。这些反对人士称,以俄罗斯目前的表现来看,它没有资格再担当G8集团成员。

  10 法国法新社2月19日

  联大禁止任何形式克隆人

  第59届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2月18日以71票赞成、35票反对、4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以决议的形式通过一项宣言,要求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行为。

  宣言要求联合国所有成员国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只要这种做法违反人类尊严和保护人生命的原则”。宣言还要求各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在应用生命科学方面充分保护人类生命,并防止在应用科学方面剥削女性。对此投赞成票的国家包括美国、德国、荷兰和巴西。这项宣言还需得到联大批准。

  对于宣言中禁令涵盖的范围,反对国认为禁令既涵盖了生殖性克隆,也包括了治疗性克隆。赞成国则认为,宣言中“只要这种做法违反人类尊严和保护人生命的原则”的说法,仍给治疗性克隆研究留下了空间。

  比利时、中国、英国、瑞典、日本和新加坡等赞成治疗性克隆的国家代表在表决后发言,强调他们的国家将不受上述宣言约束,继续允许治疗性克隆研究。很多科学家指出,如果禁止治疗性克隆,全球大约有1亿的早老性痴呆症者、癌症患者、糖尿病患者和脊髓疾病患者将失去治愈的希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