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补课”禁与行的反复博弈 谁“克扣”了孩子们的假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8:08 沈阳晚报
“补课”禁与行的反复博弈谁“克扣”了孩子们的假期(图)
  春节黄金周刚刚过去,就有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大年初六一大早就开始了补课,而在春节之前,从寒假开始补课几乎就没停过。这些没过几天寒假轻松日子的孩子们陡然之间又回到了课堂,他们的心中将做何感想?到底是谁“克扣”了孩子们的假期?是什么促使家长在“禁”字当头之下也心甘情愿为孩子“增负”?

  不补课=上不了大学?

  “现在要是不好好学习,你就上不了大学。”“上不了大学,就甭想找到好工作。”

  于是乎,“不补课=上不了大学=找不好工作=过不上好日子”,这样一种畸形的逻辑关系已经深入家长心,并成为家长主动为孩子“增负”的根本原因,补课就名正言顺地成了为将来打基础的必由之路。

  在这种前提下,这份调查结果也显得不那么令人吃惊:前不久,沈阳一家媒体向数十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发放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8%的被调查学生表示,他们的寒假是在家里和补课班或托管班的“两点一线”中度过;93%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在寒假中参加补课班学习。

  如此不约而同的答案,结合当下“黑补课班”的盆满钵满、红火非常,就连许多教育界人士也不得不承认,补课是有旺盛的市场需求的。

  正如那条畸形的逻辑顺序一样,升学压力无疑是滋生补课市场需求的最主要原因。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在教育的等级制度和学生评价体系没有明显改变的今天,学生和家长只能被动地面对和承受择校、分数决定升学和就业难等现实压力,家长寄希望于通过补课来提高学习成绩,增加学生未来升学的竞争力和就业机会。

  在心疼孩子的同时,家长们更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不补课,但其他的孩子却没闲着,而升学要看考试成绩。在现实社会中,教育要在“率”的支配下产生名额,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最起码的入学条件就是分数,否则无法升学或花高价钱升学,这种情况下,家长怎能不急?于是乎,教育版的“囚徒困境”一幕在中小学生补课上屡试不爽。

  对于补课,家长思想非常复杂,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能轻松些,另一方面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现实中后一种思想往往占了上风。

  拔苗助长还是成才心切?补课是不是真的一补就灵呢?

  沈阳市一位重点中学副校长表示,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但书本上的内容却很多,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只能剥夺学生们的休息时间进行补习。尤其是初三学生,今年又增加了历史与社会、政治等考试科目,不补课行吗?一旦不补课导致学生成绩差,学校没法向家长交代。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孙浩哲却指出,“补课”成为假期主旋律反映了部分家长的急功近利心态,孩子学习中等的想力争上游,本来能考上辽宁大学的想再进一步上清华;衡量孩子的进步就是用成绩说话,看见孩子拿着书本才安心……而事实上这种比上课还累的“补课”,往往事与愿违,在做“无用功”。

  孙浩哲说,不讲效率,只讲时间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误区。一般而言,低年级的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在15分钟-25分钟之间;初中、高中生的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大约是1个小时-2个小时。长时间的学习,孩子极容易出现厌学的情绪,补课就必定得不偿失。

  孙浩哲指出,因为缺乏正确引导,在家长花钱图安心的思想指导下,无论学习好坏,初中生基本全员投入了补课的行列中,这不但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还剥夺了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甚至自学的时间,脑力劳动趋于体力化,使学生主动性、自觉性减弱,同时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关荣玺指出,补课要分层次,因人而异。对成绩好的学生而言,因为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给他们补课无疑是浪费时间。而对于学习相对差的学生,就要有针对性地补,要对症下药,这种补课才有效。而现在很多补课,都是在恶性循环。学生们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地补课,无法保证正常休息,到了正常上课时就会打瞌睡,影响听课效果,这种补课对学生自身和对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

  同时,补课看起来是家长、老师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关他人的事情。但记者了解到,个别学校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到自己的补课班来上课,竟然在正常上课的时候对讲课内容有所保留,只有在补课的时间才讲出知识的精髓内容。补课彻底沦为了这些老师“创收”的手段。

  在沈阳,一些教师平时每天晚上给学生补一节课,再加上双休日、寒暑假,一年的补课收入高达十几万元,一些“名校”教师一节课的收入就能达到上千元。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师不顾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禁止,加入到补课黑班的队伍中。

  补课禁与行的博弈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尽管教育局三令五申严禁补课,但完全按此规定执行的学校并不多。从初中二年级起,一些学校就已经开设晚自习,周六也要到校。

  更难以控制的是那些地下补课“黑班”。对于它们,教育行政部门在打击时深感无奈。沈阳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坦言,现在的“黑班”隐蔽性越来越强,部门人手有限,实在无从抓起。此外,社会力量管理部门对补课“黑班”没有处罚权,对于一些违规办班者,即使抓个“现行”也只能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教育局的人前脚走,办班者随后就大张旗鼓地招生上课。所以绝大部分“黑班”基本处于“民不举、官不究”的真空状态。“黑补课班”问题如何解决?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课题组组长、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王加绵教授指出,目前中小学生的补课现象是中国教育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一个产物。他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的渴望与学校和教师想“业余”创收的愿望不谋而合,从而形成了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市场需求。否认也好,杜绝也罢,都变得越来越不现实。目前,最重要的是得从这一“存在”中寻找出“合理”的出路。

  这首先需要家长转变观念,因为分数不是评定学生素质的惟一标准,上大学也不是学生成才的惟一出路。其次,打破目前“重点中学”的现状,实施师资力量、校园资源均衡化,加快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进程,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王加绵建议,当前应在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前提下,适当补课,规范管理。否则,既“管”不住、又无“规矩”的现实还得继续“存在”下去。最终,挨骂的总是学校,经济吃亏的总是家长,而受损失更多的则还是国家。

  在南方某些城市,采取的是社会力量办学管理部门统一聘请教师,统一价格招生补课的做法。沈阳有关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如由学校按中考科目开设补课班,规范价格,学生自愿参加的做法。在招生上,除了本校学生外还可以招收别的学校学生,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的自愿性和选择可比性,也形成了教师资源的“补课共享”。

  2月18日,一份关于整治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的特急通知再次从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往全省各地。据了解,这已经是自今年以来辽宁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中小学教师参与有偿补课问题连续发出的第四个“红头禁令”了。究竟效果如何,大家还将拭目以待。新华社记者王莹徐扬新华社沈阳2月22日电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