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秦大河:难忘南极(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8:36 人民网
  秦大河:难忘南极 人民网记者 董宏君
秦大河:难忘南极(图)
秦大河近影

  鸡年春节刚过,2月17日,我在中国气象局见到了秦大河。脑海中当年那个身着探险服,举着国旗,一脸严峻的瘦削中年人,“换”成了眼前这位神情温和、语调平稳的中国气象局局长。

  把感情留在心里

  记者:提起“秦大河”这个名字,无法不提南极。1989年12月12日考察队到达南极。那天的日记里竟然没看到“兴奋”、“自豪”一类的字眼,您当时是怎样的感受?

  秦大河:当然非常高兴了!但心潮澎湃呀什么的,这样的感情都是留在了心里。我当时最重要的任务是科学考察,重要的是怎样获得更多的科学资料。(打开身边的电脑图片库,一一点开在南极时的照片)你看看这张我在南极展开国旗的照片。还有,在官方正式发表的照片中,中国的国旗是放在中间的。

  终生难忘南极的日落

  记者:在一般人看来,科学家的工作就是实验室呀、数据呀、论文什么的,您能给我们通俗地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徒步横穿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研究吗?

  秦大河:南极冰盖在形成过程中,记录了很多地球环境气候变化的细节。徒步横穿南极的考察中,要观测南极内陆冰面地形、地貌,表层雪的堆积情况,雪的密度、力度,晶体的形状,等等。而更多的工作是沿途采集雪样,通过对雪样微量成分的分析,可以反演出诸如大气环流的路径等物质迁移、堆积特征,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地球环境科学基础性工作,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记者:南极大陆到底有多冷?

  秦大河:我经历的最低温度是零下49.5摄氏度,帐篷内的温度是零下39.5摄氏度。因为走路要出汗,汗水结成的冰块都挂在绒衫与外套之间的绒上,每天外套脱下来一刮,就有一小盆儿冰块!

  记者:在南极大陆,您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大地是什么样的?

  秦大河:(开始兴奋起来,有些回味地)那里的日落让我终生难忘,霞光映着云朵,五彩缤纷,非常绚丽。大地是白茫茫一片无尽的雪野。你想象一下,那是什么样的景色!

  艰苦与快乐是同义语

  记者:从照片上看,您那时挺瘦的。

  秦大河:非常瘦,我们是边滑雪边走路,走了220天,还有一大堆野外工作。皮下脂肪在路途中几乎消耗殆尽。进去的时候我的体重是75公斤,回来是59公斤。寒冷、疲乏,别说是人,就连给我们拉雪橇运物资、食物的北极狗都瘦得小了很多。

  记者:据说在北美集训时,为了参与南极探险考察,您一次就拔掉了10颗牙?

  秦大河:(大声地笑)这你也知道?因为南极内陆没有医疗条件,在寒冷的南极获得热量完全靠食物。一旦牙齿出了问题,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所以对牙齿的要求就格外高。我的牙齿不是很好,为了防止万一,美国医生建议拔掉所有有“嫌疑”的牙齿。就这样,拔了。

  记者:从日记中我感受到了一位科学家实地考察的艰辛。当探险队被迫轻装前进时,您把所有的衣服都精简了,而将雪样保存了下来……您几次写到“十分十分疲惫”、“疲乏之极”的字眼。您怎么看南极之旅的艰辛?

  秦大河:艰苦与快乐是同义语!这是我的工作。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要是你的工作,就必须尽全力做好它。

  记者:如果要打个比喻,您会把南极比喻成什么呢?

  秦大河:(沉吟)真是比不好。那里是科学家的乐园、科学的殿堂。人们都向往南极,因为那里是世界上最清洁的地方,是地球上目前唯一的一片净土,让人体会到对大自然真实的热爱。

  记者:如果用几句简单的话来概括或总结您的南极之旅,您会说什么?

  秦大河: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一段。既磨练了意志,又获得了珍贵的科学资料。

  锁定目标去挑战

  记者:您的成功似乎与冒险相伴。生活中您是喜欢冒险的人吗?

  秦大河:不是冒险,是探险。探险考察要“沉着、勇敢、机智、安全”。生活中我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而是一个规规矩矩的人。但只要有机会,看到值得一做的事情时,我会锁定目标向它挑战。我觉得我是一个沉着、冷静分析之后才去挑战的人。

  记者:探险就难免遇险。在您的科考生涯中,有没有碰到过有生命危险的事?

  秦大河:以前碰到过。上珠峰时遇到过一次。第一次去南极时(1983年),差点让大风卷走,最后让南极站的人把我救回来了。

  记者:这几年大学里自发组织登山探险队的热情很高。您愿意对那些喜欢探险的年轻人说点什么吗?

  秦大河:我很欣赏也很敬佩喜欢探险的年轻朋友。但我要告诉他们,要做好非常详细、周到的准备工作,还要注意掌握相当的专业地理知识。要有勇有谋,不要蛮干,头脑一定要冷静,要千方百计避免事故的发生。探险一定要讲究科学。

  秦大河小传

  1947年1月生于甘肃兰州。徒步横穿南极洲的第一位中国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地理学博士、冰川学家。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之气候与冻圈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科学家。世界气象组织中国常任代表、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气象局局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2月23日 第二版) 发布时间:2005年02月23日08:46 (责任编辑:赵颖)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